搜索 解放军报

第一观察·瞬间 |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相约北京见,携手向未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12-16 09:06:04

北京时间12月1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

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今年以来第二次视频会晤。上次是6月28日,距现在恰好将近半年时间。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两位老朋友通过视频连线,“面对面”亲切交流的生动场景——

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这次会晤有哪些看点?传递出什么重要信号?

有这样四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元首外交为中俄关系把舵领航。

元首外交在国与国交往中起着把方向、管大局的战略引领作用,这一点在中俄关系上表现尤为明显。此次视频会晤,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以来,两位领导人的第37次会晤。这样的交往频次,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

“意气相投”“很谈得来”……近9年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在常来常往中结下深厚友谊,留下许多交往佳话。两人一起观球赛、一起过生日、一起坐高铁的情景,已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难忘记忆。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中俄关系要在高水平上继续前进,继续成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一组大国关系,在全球战略稳定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两国元首保持经常性联系,就双边和国际重大议题密切沟通和协调至关重要。

岁末年初,无疑是这样一个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适宜时机。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第二,“冬奥之约”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体育外交尤其是“冬奥外交”,已成为近年来中俄两国元首交往的一个亮点。

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专程赴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那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也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种“点穴式外交”的新模式。

在索契,习近平主席对普京总统说,索契冬奥会是普京总统领导俄罗斯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一个象征。“按照中国习俗,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分享喜庆。”

时隔8年,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行。作为很早就表示将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外国元首,普京总统把北京冬奥会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表示“在国际体育合作上,我们一贯彼此支持”,“包括反对任何将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政治化的企图”。

在个别国家炒作“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妄图给北京冬奥会蒙上阴影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元首在视频会晤中“相约明年2月北京见”,携手“一起向未来”,具有标杆性重要正向意义。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第三,坚定支持彼此走好各自发展振兴之路。

除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外,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的交往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坦诚深入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是这次会晤中谈到的话题之一。习近平主席说:“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推己及人,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俄方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所作的努力”。

两位元首还谈到了大国关系和最近国际上比较“热”的民主问题,就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等重要议题达成广泛共识。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2013年3月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中,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留下至理名言。在国际上某些势力打着“民主”“人权”幌子对中俄两国内政横加干涉的今天,更感其强烈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如何更好实现民主,只能由本国人民来评判。”

新华社记者 刘彬 摄

第四,在世界变局中携手“一起向未来”。

再过一个多月,习近平主席就将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近两年来首次线下会晤。共同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反复和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两位领导人都对再次线下会面期待已久。

当今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中俄元首通过“面对面”的会晤,推进两国“背靠背”的战略协作和全方位务实合作,“肩并肩”携手“一起向未来”,对两国、对世界、对整个人类未来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俄罗斯文学巨匠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写道:“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段话,并深刻指出,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在这次视频会晤的北京举办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一幅见证了无数重要历史时刻的《幽燕金秋图》引人注目——雄峰壁立千仞,青松巍然林立,长城磅礴逶迤,一派壮阔雄浑的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