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综述

来源:新华社作者:丁小溪、范思翔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9-28 00:57

放权松绑 激发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放权、松绑”为核心,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速,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2016年2月,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出台的我国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随后,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政策140余项,各省区市出台改革政策700多项,体制机制改革呈现密集创新突破态势。

——改革人才管理体制,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国务院连续7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33项,累计取消70%以上。北京探索在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预算的新型管理体制。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更好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不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搞“一刀切”。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对各类科技评价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改。中组部牵头开展人才计划优化整合,建立同层级人才计划申报互斥机制,防止和纠正对同一人才重复支持甚至各类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评价简单与“帽子”挂钩、人才工作成效直接与“帽子”衔接等问题。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从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入手,推广完善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以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修订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就提高科技人员奖励比例作出规定。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推行“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累计孵化企业1248家。

——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人才使用机制。《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剑指科研经费管理的痛点堵点问题,从下放预算调剂权限、提高间接费用比重、加大人才绩效激励力度等方面给出硬招实招,为科研人员松绑,赢得科研人员纷纷点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单位推进放权改革,赋予领衔科技专家、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

……

改到真痛处,催生新活力。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破除人才发展的桎梏,强大的人才引擎为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