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两弹一星精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杨 悦、李 忠责任编辑:尚晓敏
2021-08-26 06:38
 

东方巨响,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

 

大地,在爆裂声中震颤,空气在升腾的火光中形成强大的冲击波。罗布泊,大漠深处的试验场上,铁轨被拗断,桥梁被烧焦,高塔被摧折……蘑菇云升起时,试验场的一切目标物全部化为乌有。

炙热泛白的光焰从浓烟缝隙中溢出,映亮人们眼底的期冀。

当那朵蘑菇云在戈壁上拔地而起,欣喜若狂的工作人员蜂拥着跑出来,一顶顶帽子在响彻天际的欢呼声中被抛上天空……

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上永远铭记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在东风航天城试验场上发射成功。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携着耀眼的火光,将核弹头从甘肃和内蒙古交界的巴丹吉林沙漠打到了新疆罗布泊,在靶标上空精确爆炸。“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结束了“有弹无枪”的历史时期。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那枚反射着金属光泽的卫星以神州大地为起点,飞入遥远的太空,在星辰间奏响了《东方红》温暖的旋律。

研制“两弹一星”的光辉岁月里,一声声东方巨响,支撑起华夏脊梁,凝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隐姓埋名”的青春年华。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8年,朝鲜战场上的硝烟悄然弥散。

刚刚凯旋的志愿军第20兵团,从西方“情报网”中神秘地消失了。

不知道自己去干什么,不能告诉家人去向何方……历经战火洗礼的将军和士兵,携着满身征尘,义无反顾地钻进大漠荒原的滚滚黄沙。在他们坚定无畏的背影里,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段崭新而艰辛的征程——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

走进青海省原子城纪念馆,在记录原子弹研制的时间线之前,一张张抗美援朝的黑白照片铺满展厅墙面。

当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将士,在与使用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军浴血战斗时,美国倚仗着核武器,时刻威慑着新中国的安全。

“一旦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将会‘使用各种武器对中共的空军和其他设施实施决定性打击’,尽管这‘可能动用美国很大一部分核武器’。”展厅墙上记录下这句傲慢的话语,出自1953年《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该如何捍卫国土的安全,不再重蹈近代被欺压、被侵略的屈辱历史?沿着展厅向前走过,记者看到了答案——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在祖国召唤下,四散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科学家们,舍弃了汽车洋房、优渥生活,漂洋过海、拼尽全力地回到了这片一穷二白的热土。

展厅里,一张张留学生归国合影中,留下了许多在新中国崛起之路上举足轻重的名字: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罗时钧、彭桓武……

邮轮在海上飘荡,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满溢憧憬和希望。正如朱光亚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所写的那样,祖国在等待他们,要去把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

后来,这些留学生中的许多人都背负起研究“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这一神圣使命,打起包裹,挥别家人,离开城市,赶赴西北。

他们之中,有的年富力强、前景灿烂,有的已声名赫赫、享誉国际。可当国家需要时,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入荒芜的戈壁草原,隐姓埋名,将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伟大的事业。

1955年,钱学森耗费5年时光,终于踏上归国的渡轮。他高兴地说:“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祖国,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半个多世纪过去,“钱学森们”已实现了当初的诺言。

“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长空浩荡,如茵绿毯覆盖着连绵的山脉,星点粉白的野花点缀着绿茸茸的草地。

7月,记者踏足青海金银滩草原,这里风光正好。草原的风经年吹拂,昔日总是热火朝天、被称作青海二二一厂的西北核试验工业基地,如今已沉寂在历史的深处。生产研制过原子弹的机械和厂房,慢慢布满了锈迹和青苔。

专属于二二一厂的500号信箱已被封存。这座收藏了无数喜悲与思念的信箱,历史上一直承担着替代二二一厂通信地址的使命。在这里工作的人们,通信内容中连“草原”“海拔”等透露地理信息的词汇都不能出现。

原子城纪念馆,讲解员讲述了这样一段爱情故事——

一对刚刚新婚的年轻夫妇同时接到原子弹研制的相关任务。按照保密规定,他们不能向彼此透露任何信息,分别匆匆收拾行囊,踏上金银滩,来到二二一厂。

数年的任务时间,他们不知晓彼此真实的通信地址。一封封信件寄托着牵挂的心,从500号信箱飞出,往北京绕过一圈,又回到同一个地方。直到原子弹发射成功,在庆功宴上,分别数年的他们才见到彼此。两人所在的车间,竟仅仅相隔几公里。

在“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里,在这群幕后英雄中,有关家与国的抉择总是出奇地一致。无论是功勋卓著的将军、皓首穷经的科学家,还是平凡普通的工人、战士,都只有一个选项。

1958年,接到任务的邓稼先一夜未眠,平静而歉意地对妻子许鹿希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从那天起,许鹿希没想到,曾经那个体贴的丈夫、关爱孩子的父亲几乎消失在她的生活中,偶尔出现也只是匆匆见一面。她不知道邓稼先在做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能再随便找他,也找不到他。

年华逝去。当许鹿希再次能够长久地陪伴在邓稼先身边时,已是在他的癌症病房里。

生命告终之际,邓稼先对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两弹已成,群星灿烂,航天路远。今日再访金银滩时,二二一厂早已“功成身退”,被时间尘封于草原一隅。

时值青海的旅游旺季,藏族朋友又为游客唱起了那首诞生于金银滩草原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悠扬的旋律仿佛穿透数十年岁月,携着劲吹的朔风、弥漫的尘沙、思念的云翳拂面而来。

当年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奉献半生的人们,不知是否也曾在这片草原上哼唱同样的曲调思念爱人——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

原子城纪念馆,两张合影标记着不同的年代——

一张是来时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一张是离去时鬓发已苍的老人。

正如这两张照片所示,那段为“两弹一星”奋斗的岁月,隐匿了许多人的大半人生,抑或整个生命。

突遇飞机失事,郭永怀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把两人烧焦的遗体分开才发现,一个存放了重要数据的保密公文包被他们夹在胸膛中央,完好无损。

用尽生命余力,林俊德在病床前完成最后的工作。他用虚弱的话语留下最后一个愿望——“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在朱光亚题写的“马兰烈士陵园”里,安葬了400多名烈士,当中有科技界元勋,有将军,有普通士兵和职工,还有几十位无名英雄。

朱光亚,当年那个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挥斥方遒的年轻人,如今自己也安眠在这座陵园中,用一生践行了曾经意气风发的誓言。

一个个名字、一块块墓碑,讲述着一段段用生命书写的光辉岁月,那是“祖国脊梁里最坚硬的部分”。而“两弹一星”事业背后的每个人,都将他们一生的炙热写进了这首歌: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光辉融进,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俯视那幅雄鸡昂首的中国地图,若是问起哪些地方标记了中国强盛的足迹,很多人或许会将目光投向北京、上海、深圳等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

然而,在荒凉的西北,还有青海苍茫的金银滩草原,东风航天城的戈壁荒漠,罗布泊的马兰基地……是这些地方孕育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奠定了中国国防事业、航天事业的基础。

这些曾隐藏于地图一隅、不能标记名字的地方,就像祖国的“丹田”,在无声的岁月里积蓄着、释放着民族复兴的底气。

今天,“嫦娥”奔向月球,“天问”着陆火星,“东风”捍卫和平,“北斗”导航全球……每一项成就都镌刻着“两弹一星”的精神,每一道足迹都传承着“两弹一星”的力量。

2021年6月,还是在东风航天城,在那个曾经成功完成了“两弹结合”试验,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戈壁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飞向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飞天之前,航天员聂海胜感慨道:“是祖国把我送上了太空,我为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到幸福,也因为国出征感到自豪。”

东风澎湃,时光荏苒。“两弹一星”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仍在创造奇迹。

半个多世纪前那些激昂的岁月、壮阔的故事从未远去。曾经年轻的科研者们虽已垂垂老去,却有一代代更年轻的后来人接过薪火,肩负使命,带着中国的名字奔向更遥远的太空。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

大山里的“继承者们”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通讯员 李 忠

每当进入不见天日的导弹阵地时,火箭军某旅的王栋栋总会想起在原子城遗址参观过的那个地下指挥中心——

空气憋闷而浑浊,排风扇“嗡嗡”地响个不停;密闭的地下,没有炊事班,没有厕所……这样对比一下,如今阵地里见不到阳光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难熬。

今年,该旅带领官兵到“两弹一星”纪念碑下举行了入党仪式,组织官兵参观了原子城纪念馆——在这片草原上曾经发生的那些伟大的故事,每件都跟他们手中的导弹息息相关。

“感觉像是一种继承,我们在做跟当年‘两弹一星’先辈们相同的事情。”三级军士长李鹏飞说。

虽然他们的武器已经是数代之后的“东风”,工作的模式却跟当年如出一辙:李鹏飞跟家里说的最多的是“不要问我在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在家人心中,他经常是“失踪人士”。当兵20年了,父母一直以为他“是个炮兵”。

“家属习惯了我的来电总是‘未知号码’。”王栋栋说,因为他总是转战神州,家人不敢错过任何一个陌生电话。

作为大国长剑的“执剑人”,隐姓埋名,藏于深山。这群导弹兵今日的军旅轨迹,和当年“两弹一星”的先辈们悄然重合。

导弹战车穿梭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时,李鹏飞的脑海里偶然闪念:他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也走过了先辈当年托举“两弹一星”走过的路线。

一代代人在荒凉的戈壁草原扎根,一代代人为了撑起国家的脊梁奉献一生、死而后已。站在威风凛凛的新型导弹前,李鹏飞仿佛看到了无数先辈凝结于其上的心血和生命。

“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尽好自己的职责,守好自己的战位,努力为部队培养更多的新人、骨干,坚持到退休的那一天。”李鹏飞说。

一茬茬火箭军官兵将无悔的青春投注于守护、执掌大国长剑的伟大事业,一如半个多世纪以前为“两弹一星”鞠躬尽瘁的一代代先辈——

那年,该旅在接装仅54天的情况下,打出了某型导弹最佳精度,实现了当年换型、当年成功发射、当年初步形成战斗力。那年,在某型导弹发射任务中,该旅创造了该型导弹发射史上“六个第一”和“最佳发射精度”的优异成绩。在该旅奋斗历程中,先后10余次成功驭神剑破苍穹,先后有近百个单位和个人受到全军以上表彰,7个单位和个人荣立一等功,40余个单位和个人荣立二等功。

那些为了让所有中国人能挺直腰杆而义无反顾忠诚奉献的人们,那些为了“两弹一星”事业勠力同心的人们,那些在今日传承薪火、接续奋斗的火箭军官兵们,都将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添上自己的光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