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中国边关|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董云杰 胡世坚 黄宗兴 发布:2021-08-09 03:01:0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少年的感动。

这段距离很远。

4000公里,乌鲁木齐与广州之间的距离。跨越万水千山,直飞两地的航班最快也要6个小时。

这段距离很近。

83封书信,83颗真心与一个远方哨所的距离。一封封温暖信笺从83位少年手中寄出,跨越了千山万水,将情谊和感动悄悄投递,给寒冷孤寂的边陲哨所带来欢乐祥和、带来希冀期待。

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的远方,因为心与心的情感交融变得近如咫尺。当83封中学生的亲笔信,飞上海拔5000多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手捧着信笺的哨所官兵们笑了,喀喇昆仑高原的风暖了,那个枯黄单调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了,那个遥远的地方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远方了。

“收件人——致最可爱的人,落款——广铁一中铁英中学。”

一封封信笺,就像一座座心桥,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跨越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情感边界,让戍守西陲的边防军人与成长于东南沿海的少年之间多了一份牵挂。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个故事,走进一个哨所和83封远方的来信。

——编 者

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董云杰 胡世坚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黄宗兴

83封云端书信。

空气中飘荡着清新的气息,远处传来琅琅读书声,更远处的操场上,依稀可见孩子们嬉戏欢笑的身影。

雨后的广铁一中铁英中学校园,阳光清澈,一位陆军上尉军官被少年们簇拥着,有说有笑地交流着。

这名上尉军官是新疆军区某团连长叶添科。

这天,回到广东探亲的他,带着领导的嘱托和秋迪俭革拉哨所官兵的回信来到广州。见到铁英中学的学子,叶添科太高兴了——“给哨所写信的这群少年, 我们终于相见了”。

戍边战士读信

一群少年与83封信

坡陡弯急、一路颠簸,风沙弥漫、尘土飞扬。

历经了几十个回头弯,83封书信终于“飞”上云端哨所。

海拔5000多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守哨的是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从连队到哨所8公里,书信乘坐的汽车却走了一个多小时。

在这里,遥远不只是数字。

当新疆军区某部干事张虎喘着粗气从背包中取出书信,他发现装书信的拉链文件袋竟也出现了“高原反应”——出发时还是平整的,现在倒像个充了气的球。

飞上高原,书信都会“水土不服”。守望高原,年轻的士兵却坚毅顽强。

接过书信,哨所排长徐澎把书信分发到战友手上。打开信,迫不及待地读着信,围坐一起互相看对方手里的信,聆听着从唇齿间情不自禁读出的温暖话语,大家脸上的表情有惊喜,有感动。

每一个信封,都被画上了稚嫩鲜艳的图案。徐澎一封封看着信,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时光回溯到几个月前。铁英中学教室的玻璃窗,倒映着一张张认真的脸庞。讲台上,教务处老师黄磊明正给大家讲述边防军人的巡逻经历。

巡逻路上危险重重,高原反应袭来咬牙坚持……边防线上,军人就是山。台下鸦雀无声,黄磊明的讲述让孩子们流下眼泪。

从云端孤哨到南国校园,从年轻战士到莘莘学子,相同的青春却有不同的色彩。42岁的黄磊明多次被边防军人的故事感动,他觉得他和边防军人的心彼此相通。

“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是因为远方有一群人守护。”黄磊明动员初一年级6班和4班全体学生,给边防军人写信,“用最深的情最真的意”。

黄磊明的大学同学是一位军嫂,通过这位同学,他联系上了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拿到了秋迪俭革拉哨所所在团队的通信地址。新疆军区某部一名干部告诉他,孩子们的信要先寄到山下团部,再由团队战友送上哨所。

坚守云端是一种荣耀。把书信送上哨所,在这群少年和他们的老师看来,同样是一种荣耀。

“看到你们伫立边疆国界,用信念坚守岗位,我对你们的敬佩油然而生。不知远方的你们还好吗?”13岁的杨梦婷,在写信前让母亲搜索边防军人巡逻的视频,母女二人一边流泪一边写信。

那天,杨梦婷的母亲给黄磊明打来电话:“谢谢老师,这是我和孩子一起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

生命禁区,荒芜的世界,坚守的人生并不荒芜。一群少年和他们的温暖文字,给哨所官兵带来了无尽感动。

那天傍晚,哨所战士巡逻归来,走进宿舍就看到了摆在桌上的信。读着信,信中流淌的情谊仿佛为他们洗去了一路风尘,那一身寒意也瞬间被驱散。

坐在桌前,四级军士长曹立峰的目光停留在一个精致的信封上。

那是一张费尽心思手绘的信封,背面画着一个卡通军人,做着敬礼的动作;正面绘着一朵七彩花,图案旁还写着:“以此表达对解放军叔叔的敬意,为您送上一朵花,相信这朵花会捎去幸运和健康。”

摩挲着信封上的七彩花,曹立峰的内心柔软了许多。他想起了自己7岁的女儿。一周前,女儿刚刚过生日,小姑娘特别喜欢给父亲画画,小溪、阳光、猫咪、海豚,孩子眼中一切美好事物,她都要画给父亲看。

此刻,看着同样也是亲手绘制的信封,这位父亲、老兵已然读懂了写信少年的真诚和情谊。一瞬间,他的泪水涌了出来,内心千言万语……

手里拿着署名是“杨梦婷”的信,下士吴促一边读一边笑,欣慰却又有些不好意思。

吴促是个大学生士兵,家在西北,曾在成都上大学。大学还没毕业就到了哨所,初上高原的他也曾觉得,理想与现实隔着万重山。

“一封信也许不能改变什么,但信中的关爱却让人收获一种衡量价值的标准。”吴促懂得,因为责任和使命,军人奉献付出超乎常人想象。但责任和使命,也让军人收获更多荣誉和幸福,“还有比为祖国站岗放哨更光荣的事吗?当我们站在雪山之巅,我们已经拥有一切。”

在连长任志盛看来,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新时代边防军人为国站岗的收获。

“没有任何奖励、任何荣誉,能比得上人民对边防军人的关注和认可,为了守护祖国、为了远方的妈妈,我不怕苦不怕累!”上等兵高小虎把书信叠好,压在叠好的军装下面。

日记本里,高小虎一天天记录着成长。他还不知道,这封信和他经历的故事将成为人生的一笔财富。

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

这就是坚守的意义

文字是情感的流淌,真挚的话语总能引人共鸣。“透过电视屏幕,喀喇昆仑的皑皑白雪透着寒冷。看到你们坚毅的脸庞,感到你们心是热的。”这封署名是“廖梓贝”的信,在表达钦佩的同时,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是个家庭条件优越的13岁少年。一次偶然机会,廖梓贝了解到“清澈的爱,只为祖国”这个故事。深受触动的大男孩,开始缠着母亲联系在部队的朋友,想利用这个暑假到边防部队看一看。

“尊敬你,更想成为你。”读到这里,上等兵张雨晨被感动了。这个家在上海的20岁大学生士兵,特别想告诉“小学弟”廖梓贝:坚守高原很苦,但有了这段人生经历,一辈子不会后悔。

从张雨晨上海家中的卧室窗口望出去,外滩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繁华与喧嚣是他曾经的生活。

从上海到喀喇昆仑,恍如隔世。每次站在哨楼执勤,望着窗外的群山,张雨晨觉得置身另一个“平行世界”。

高原的生活是单调的。与城市的节奏有所不同,张雨晨刚到哨所常感到时间过得很慢。看惯了都市夜晚的霓虹,他又觉得哨所夜晚的星空格外梦幻。

一切悠然闲适,在他第一次攀登皑皑雪峰时发生了改变。

那次,张雨晨随队给驻守山顶哨位的战友运送物资给养。山顶的那个哨位,从山下就能看到,但他们的队伍在天蒙蒙亮时就出发了。

沿着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山路越来越陡峭,脚下全是乱石,张雨晨第一次感到一种“绝望的疲惫”、一种“力不从心”。3个小时后,哨位就在不远的前方了。带队的班长用北斗导航仪定位,告诉他:“这里海拔是5468米。”

“5468米。”这个海拔高度,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了整整5000米。

听到这个数字,张雨晨感到说不出的自豪。班长告诉他:“这就是坚守的意义。”越往上走,体能消耗越大,张雨晨却觉得身上特别有力量。

“不抛弃,不放弃!”曾经,因为喜欢军旅影视人物许三多,张雨晨选择了军营。如今成为一名攀登雪山的边防军人,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成为“许三多”。

攀上山顶哨位时,张雨晨用力地拥抱了在哨点坚守的战友。他说,那个拥抱,他想送给驻守山顶的战友,更要送给自己。

张雨晨记得,廖梓贝曾在信中问道:“解放军叔叔们有没有最难忘的事?是什么经历让你们那么坚强?”

张雨晨说,他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完成任务后大家一起在山顶休息,一起吹着风,一起啃压缩干粮。也是一次次在任务中超越自我的拼搏,让他收获了战友情谊、收获了坚毅品格……

他说,这些话他一定会写到回信里。这是他和少年的“约定”。

巡逻间隙的时光

真正值得被追捧的“明星”在山上

廖梓贝没想到,能收到解放军叔叔的回信。

听说哨所来人了,廖梓贝和同学们一下课就来到操场,盯着叶添科身上的军装上下打量,又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听解放军叔叔说话。

教室里,聆听着叶添科给大家读信,廖梓贝觉得“幸福无比”。

时间回拨到年初开学伊始。铁英中学教室里,电视上播放着“开学第一课”——那天,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的报道,深深打动了学子们。

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紧盯屏幕。看到官兵在雪山下展开五星红旗宣誓,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看到边防官兵脱皮的脸庞、干裂的嘴唇和凹陷的指甲,好几个女生都流泪了……

教务处老师黄磊明发现,正是这堂课,让学生们开始认识边防军人,想了解他们的故事。

黄磊明趁热打铁,结合学习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展“见字如面,致最可爱的人”活动,组织学生给喀喇昆仑的军人写信。

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热情,让黄磊明和许多老师感动。14岁的游诗婷,信写得极为认真。她在信纸上画好线条,用专用笔描边,马克笔上色,再一笔一画誊抄终稿。

这个眼神晶亮的小姑娘,笑起来特别甜:“当笔尖触碰到信纸,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觉便从心底弥漫开来,我要写一封最真的信。”

和游诗婷一样,许多同学们都说,这是迄今为止他们完成得最认真、也是最满意的一次“作业”。

“我曾四处找寻最可爱的人,终于,在巍巍昆仑的皑皑白雪中找到了。亲爱的叔叔,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有没有比喀喇昆仑更高的山?你瞧,你们的背影就是更高的山”;

“你们的脚印,是祖国版图上一枚枚鲜红的印章;你们的汗水,是标绘国界的一条条浓墨彩线;你们的身影,是祖国边疆一座座精神丰碑”;

“你们在雪山之巅铺开的国旗,就像一抹暖阳,温暖我心”;

……

那天和同学们交流,叶添科问道:“在你们心里,边防军人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廖梓贝第一个举手,回答得不假思索:军人才是真正值得被我们追捧的“明星”。

这种认识,不仅属于廖梓贝和他的同学们。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风离不开雪/雨离不开云/祖国离不开你们/心中怀着祖国/肩上担着责任/为祖国保驾护航……”那天,新疆军区某微信公众号报道了这个故事,网友的跟帖如雪片般飞来,学生们专门写了这首诗,作为对热心网友的回复。

火热的故事,火热的情怀,但遥远的喀喇昆仑,寒冷依旧,坚守依旧。

深夜,刚下哨的四级军士长赵龙,小心翼翼地从枕下掏出珍藏的书信。

借着小手电的微弱亮光,赵龙静静地看完信,朝着窗外发了一会儿呆,又小心翼翼地装起信,放回枕下。

每隔一段时间,这位老兵就会把信拿出来读一读。老兵说,孩子们的信,写得真,写得暖。

这些温暖文字来自远方,来自一个个送来了“春天”的“有心人”。今天,更多人把目光投向边防哨所,为遥远的地方送去一个又一个“春天”,给戍守远方的边防军人捎去温暖。

官兵们幸福着感动着。坚守哨位上的他们,站得笔挺,就像哨所官兵们说的那样:“坚守需要动力,坚守更有了动力。”

军人与祖国

责任编辑:杨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