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山河经纬帷幄中: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眼中的战场环境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放 董建君 张倩 责任编辑:杨红
2021-08-04 02:31:03

小世界与大世界

■解放军报记者 张 放

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执行测绘任务。周步宇 摄

孙子曰:“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图,作为“知地”的重要工具,在军事斗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子·地图》中专门论述了地图与军事行动及山川、地形、关隘、城池、地利之间的关系。秦汉以来的历次战争中,军事地图都得到充分运用。西汉初年,汉朝赴长沙国南部征伐南越国的战争中,就绘制有《驻军图》,表现汉军和长沙国军的布防形式。

近代以来,国人对地图有着深刻而惨痛的记忆。1937年8月,南口战役打得正激烈,晋绥军陈长捷奉命率部增援。但他手上的地图由于大量标注错误,导致军队误入歧途,贻误战机。后来,陈长捷缴获了一份日军作战地图,发现其绘制非常精确,各种标注也非常详细,甚至连长城上的雕刻都有注明。在自己的国土上,因为对地形的掌握不如入侵者,反而被牵着鼻子走,陈长捷不由长叹:“这仗没法打。”

刘伯承、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对地图格外重视。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解放战争挺进中原发动战略反攻等关键时刻,指挥员都要求首先绘制军事地形图,掌握地形后再进攻。可以说,地图标绘的不仅是山川河流、人文地物,更关系着战场走势、战争胜负。

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测绘事业进入大发展的新阶段。1958年2月,近千名测绘官兵挺进大西北,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苦寒之地开展测绘工作。官兵们顶风沙,忍干渴,战酷暑,斗严寒,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高质量测绘出试验场近21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形图,为科学确定试验区和指挥区提供了可靠设计依据,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中程导弹发射试验成功立下大功。

进入信息化时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信息数据诞生,新的承载方式不断出现。在传统纸质地图的基础上,大大拓展了地理信息的服务范围和作用,也向军事测绘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在履行地理信息导航保障使命任务中,主动迎接行业信息化变革带来的挑战。伴随着战区联合作战体制的确立运行,他们立足联合作战需求,丰富地理数据,改进保障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正在成为联合制胜中的关键一环。

他们的世界很小。斗室之内,一张图有时就够一群人忙上一两个月;几根线条的走向,就需要几名专家多次论证确认;一个数值的取舍,可能就得经过多次测量求准。联合作战指挥所内,他们只在不起眼的角落,占有一席之地。

他们的世界又很大。西部广袤土地,到处都有他们测绘的足迹;信息海洋,时常有他们驰骋的身影。一张图浓缩的是山川大河,一颗心装着的是未来战场。他们一笔一画牵动着千军万马,一字一句关系着战役筹划。他们,是联合制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小是客观的展现,大是价值的呈现。一大一小间,体现的是新时代测绘人的执着与追求,激情与梦想。

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眼中的战场环境服务保障——

山河经纬帷幄中

■解放军报记者 张 放 通讯员 董建君 张 倩

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执行测绘任务。王 竞摄

在图里,先得在心里

登上108级台阶,需要多少时间?1分钟,3分钟,还是5分钟?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第一次上高原的25岁助理工程师庞鹏怎么也不会相信,登上108级台阶竟要半个小时。

那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神仙湾边防连,西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到一个哨楼采集点位数据。从连队出发需要向上攀登一段台阶。出发前连长李鹏飞特地安排两名士兵帮他们扛设备,说是不能让战友累着。

“我们是来执行任务的,没那么娇气。”面对主人的热情,庞鹏并不领情,反而有种被轻视的感觉。他和战友扛着设备就出发,不想爬了10多级台阶就开始心跳加速,大口喘气;爬到20多级台阶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息。

知道高原苦,却没想到如此之苦!连长赶紧安慰他们:“这里海拔已经达到5380米,比珠峰大本营还高了近200米,你们又负重,登一级台阶,相当于在平原陡升100米,累是自然的。”

在庞鹏的坚持下,保障队官兵最终还是靠自己把设备扛上山顶。

这样的艰难体验,几乎每名测绘官兵都曾经历过。作为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单位,现地测量必不可少。那些人迹罕至的高原无人区,往往是信息的空白地带。这些地方却恰恰是测绘人的主战场。

恶劣环境是完成测绘任务要面临的第一个难关。一次,保障队官兵到海拔5000多米的一处点位开展测绘工作。原本晴好的天空突然狂风大作。

小一点的石头被吹得到处乱滚,尘土刮上半空,遮蔽了阳光。大家只能捂住脑袋原地坐下,等待风停。

就在这时,士官杜林颖用眼睛的余光发现,不远处架设在三脚架上的两台设备,似乎快要被刮走。他赶紧起身,用身体压住设备,死死趴在地上。

风,终于停了。设备,完好无损。杜林颖耳朵里、鼻腔里、头发里全是尘土,“还好,滚石没有砸到头,要不然我得热血洒高原了。”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难免有些后怕。

身处荒野,人是脆弱的。该队工程师郭全一到河尾滩边防连,就收到边防官兵的善意提醒:多吸氧,少逞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就是老高原也容易出意外。

两年前,该连一名士兵在巡逻中因缺氧患上肺水肿,靠直升机紧急送医,才捡回一条命。

每当听到这样的事,测绘官兵都久久不能平静。野外征战,危险时刻相伴,但每次出征抽组,保障队人人奋勇力争。落选者,还得专门做思想工作。

保障队政委屈波给记者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一次,他们在某边境地区作业时,发现一个现象:当地村庄只要出现陌生人员,村民就会自发组织力量上前盘问,如果情况可疑立即上报。

“虽然边地艰苦,但是村民们世代在此扎根。他们的心属于祖国,他们的心里装着这片土地。”屈波感慨道。

“要把祖国的山河收录进图里,首先就得把它装进自己的心里。只有真正地深爱着脚下的土地,才能成功应对野外复杂条件的挑战。”保障队党委把野外作业和高原官兵、边地群众的故事作为生动教材,因地制宜开展主题教育。官兵学用相长,争先恐后参加风险作业,越险越苦越向前。

这两年,保障队官兵征战戈壁荒漠,穿越高山峡谷,攀登雪海冰原,挑战热带雨林,行程数万公里,填补了一大批地理信息空白。全军最高的连队、全军最高的哨所、全军最高的兵站,都曾留下他们坚实的脚印。

绘地图,更是绘蓝图

那晚,总工程师斯顺杰失眠了。

战区组建后,首次组织演习,斯顺杰作为测绘专家,被抽调进入保障要素。

这是斯顺杰入伍16年来参加的第18次演习。虽说轻车熟路,他还是进行了充分准备。

保障指挥所里,斯顺杰按照演习想定,结合地图,快速准确完成了沙盘作业。本以为大功告成,不想指挥员指着一个地图点位问他:“这个高地的极限通视距离是多少?对方能不能发现我方的机动过程?”

这个问题超出了传统地图信息的涵盖范畴,斯顺杰毫无准备,一时无法回答。他赶紧和助手联系单位的相关技术室,后方人员用地理信息软件,综合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因素影响,准确计算出极限通视距离。

虽然给出了答案,但因为耗时过长,还是影响了指挥员决策效率。作为信息服务保障席位,这一仗可以说是败了。

此事让斯顺杰和战友们意识到:现代战争,对战场的认知维度不一样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维,标图、测绘、堆沙盘等熟练掌握的“传统手艺”,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保障需求。

和斯顺杰一样,保障队几乎人人具有标图、测绘、堆沙盘的“传统手艺”。改革前,不少人都认为,只要熟练掌握“一图一沙盘”,就可以在新成立的保障队立足。

谁都没有想到,联合作战的“初体验”竟打破了约定俗成的成长路径。

演习归来,斯顺杰找到保障队领导,主动要求给战友们讲上一课,谈谈感受。

“信息化条件下,指挥员对战场的认识维度不一样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维,传统的地图和沙盘已经跟不上打仗需求。”

“联合作战中,每个要素都是制胜的重要一环,一个要素甚至可以牵引一场演习。”

“直面战区首长,表面上是战位的变化,实质上是新型能力素质的呼唤。”

……

斯顺杰和大家分享了那次演习中体会到的“切肤之痛”,也道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一些想法。

“改革前,咱们单位更像一个科研机构,任务比较单一,大家主要是围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转,干好常态化例行性工作就行,现在看来不行了。”斯顺杰的话引起了助理工程师张武的共鸣。

2015年,张武毕业后分配到该队。没多久,他就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阵痛”。

“当时保障队接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勘测任务,按过去的习惯,根本不会派我这样的新人去。没想到,那次我不仅去了,而且一待就是3个多月……”改革的“靴子”刚落地,张武来不及慢慢适应,就被推上了一线。按他的话说,“苦是苦了点,但感觉有股巨大的力量推着人往前走”。

对此,保障队队长邓永兴感触更深,“与其被推着走,不如主动行动。我们要引领测绘导航保障向精细化、多样化决策支撑的更高层次发展!”

一场全面的自我革新由此开启,他们科学规划战斗力建设蓝图,效果很快显现——

针对部队现用地图产品自动化程度不高、数据集成度低的问题,他们展开创新攻关,研发出一套联合作战指挥保障系统。这套系统涵盖各类地理信息,可以根据指挥员需求,自动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进行筛选、调取、计算,给出结果。

有了这套保障系统,在提升信息保障准确度的同时,反应时间也大幅缩短。之前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并在战区组织的多项演习中经受住了“战火”检验。

出成品,必须是精品

保障队文职人员陈科润有个职业习惯:每次带家人外出旅游到了一个新城市,先研究当地地图。用他的话说:掌握了地图,心里才有底。

一次,游览某地后,陈科润发现景区地图有一处错误:一条道路在同等比例尺下的长度远小于实际值。

“这样的地图容易给游客游览途中体力分配造成误导。”陈科润找到景区管理处反应情况,并拿出他的计算依据。

管理处负责人听后连连点头:“这地图用了这么多年,能发现错误并向我们指出的,您还是第一个!我们马上改。”

对地图的执着,已经镌刻进保障队官兵的血脉,“完全还原”已成为他们近乎条件反射般的追求目标。

“地图是世界的浓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做出的成品必须是精品,绝不能有一点差错。”保障队队长邓永兴时常提醒官兵,要以万无一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数字、每一帧图像。

先进保障平台的诞生,改进了数据采集和成果呈现的方式。与此同时,原始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量却大大增加。为了达到极致的效果,官兵们在数据加工中要经历选材、分类、融合等数十道工序。

曾经战高原、斗风雪的官兵,化身为信息海洋中的“数据工匠”。他们用一道又一道精确工序,形成囊括地理、气象、水文、态势等要素的多元信息成品,成为支撑联合作战的重要数据。

不久前,一次演训活动中,担任要素值班的参谋何云忠发现一个漏洞:同一点位的数据,在两个席位上竟然不一致。

“这样的差错,对作战的影响难以估量。”何云忠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当即与队里的战友核对数据,细致检查相关系统。

最后通过查询软件的数据库,他们发现,几台电脑的数据更新时间不一致是造成数据紊乱的主要原因。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时间统一问题,他们采取双管齐下的解决方案:一边把数据的更新时间显示到软件界面上,统一发布更新数据包,以解应急应战之急;一边重写代码,建立服务器。

1个月通宵达旦攻关后,漏洞终于补上了!

从成品到精品,一字之差,对战斗力的贡献却能产生质的飞越。这背后,也蕴含着保障队官兵对于高标准的不懈追求与努力。

2020年9月,执行野外测绘任务的保障队官兵在自主研发改装的采集车上,通过卫星通信系统,向营区作战室里的战友汇报野外测绘的战果。视频通话的同时,野外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信息也通过同一渠道源源不断传回单位。

成功了!这标志着采集车搭载的通信系统实现了实战化运用。在极端条件下,这一系统可以实时保证传输测绘数据、视频等信息,极大提高保障队的无依托应急保障能力。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近年来,保障队向着练兵备战的数据高地发起冲锋,参与完成了上百次重大任务保障,创办的某战场环境专刊,被誉为西部战区版“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