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连线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某型登陆艇:两岸灯火 一江牵挂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杨 悦  于正兴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2-26 06:52:09

连线战位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某型登陆艇

两岸灯火 一江牵挂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特约记者 于正兴

清晨,起床号鸣响,惊起枝头的雀鸟。上士王衡翻身起床,如往常般利索地穿好迷彩服,准备出早操。

大年初四,新年的氛围悄然淡去,这座属于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的军港恢复了平静。身为船艇教练大队机电班班长,王衡登上停泊在码头的某型登陆艇,进入底层机电舱。

冬天的机电舱比夏日舒适许多。虽然还有轰鸣的噪音和刺鼻的机油味,但此刻封闭舱室里的温度,不会让汗水把身上的迷彩服湿透。

从军港往北300多公里,连云港罗阳镇的一座村庄中,冬日阳光沿屋墙,洒满一户农家小院。

给3岁的儿子穿戴好,王衡的妻子董文平来到楼下,跟公婆一起忙活着。王衡的妹妹春节后就要出嫁,他们一家要准备好陪嫁的各色用品,给新娘布置房间。

今年是王衡入伍的第11年,也是他第10次不在家过春节。

入伍前的这个时候,王衡通常正在亲戚家聚餐。家家户户的客厅摆着甜蜜的米糕,饭桌上不会少了鱼和红烧狮子头,它们寓意着新一年的红火团圆。

王衡挺惦记那滋味。小时候,母亲炸狮子头时,他和妹妹会守在厨房,看着肉丸在油花中翻滚,表面泛起香酥的金黄。母亲深谙两只“馋猫”的习性,一定会先炸几个火头足的让他们分尝,剩下的再放进蒸笼慢慢烹调……

休假回家时,王衡习惯自己下厨。傍晚夕阳西坠,妻子董文平在一旁切菜,母亲坐在厨房门口择菜,父亲关上院门,以防疯跑的孙儿窜出院子。温暖的气息顺着厨房的烟火气汩汩流淌,包裹住久未团圆的小家。

父母一年年地变老。白发多了起来,腰也变得佝偻。父亲的脑血栓更加严重,右手颤巍巍的,抬不得重物。以前吃饭时他总管不住酒瘾,被王衡说过几次,才会不情愿地放下酒杯。现在父亲却“学乖”了,知道除了儿子,儿媳和孙子也盯着他,喝完两杯就会老实停下来。

家里有许多牵挂。可另一头的设备,王衡同样放心不下。王衡始终记得班长丁宜的话:机电设备要么不出问题,一旦发生就是大问题。

2012年,王衡在专业比武中考了98分,却迎来丁宜暴风骤雨般的批评:“这两分为什么被扣掉?扣掉的两分,可能只是工作中忽略的两个细节,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此,王衡开始理解对机电设备的敬畏。他不记得自己排除过多少故障、多少次赤手触碰滚烫的油管,却熟悉设备里每个零件,牢记着表盘上每个指数的正常范围。

“治愈”,成了王衡的习惯。休假时听到设备出了什么问题,他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回去把它修好。

初四上午,阳光泼洒在静静涌流的水面。不见天日的机电舱里进行着一场教学,王衡如往常般给学员们讲述设备的运转维修。“一定要注意细节!一个小问题,就可能造成大事故。”他不厌其烦地强调,就像当年班长教导他时一样。

机电兵的日常生活枯燥乏味。他们看不见船艇劈波斩浪,也看不见舷窗外的江海流淌。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用沉默的守候,保障着陆军船艇部队每次航行的平安。

王衡守候着他的战位,妻子董文平也习惯了守候他。

新婚那年,王衡归队,董文平送他上车。分别前,妻子终于忍不住流泪:“别人结婚都是有人陪了,为什么我结婚,觉得自己好像还是一个人?”王衡没法回答。因为那个艰苦逼仄的机电舱里有他的战位,有他不能推卸的职责。

成为军人,成为军属,就注定要习惯分离。对于王衡的家人来说,不能在新年团圆,就把他每次回家都当作过年。

每次休假回家,王衡的日程总会填得满满的:拜访亲友,陪妻儿逛街购物,准备丰盛的饭菜……有时间也会跟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曾经饺子包得歪歪扭扭的少年,如今技艺已非常娴熟。

母亲坚持着她的仪式感:王衡离家归队时,为了保佑他旅途顺利,一定要让他吃顿饺子,在家门口放一串鞭炮。碎红的纸屑在喧嚣声中飞扬,填满了王衡的视野。那一瞬,他恍惚又在家中过了次年。

大年初四晚,月明星稀。王衡穿过夜色,来到岗哨执勤。营区灯光一片片熄灭,只留下码头边炽白的路灯光束,打在他和战友脸上。

往常,船艇在江上航行,晚上抛锚休息时,王衡会在甲板上站哨。他见过两岸城市的灯火随夜色一盏盏苏醒,然后渐次安眠。那个场景,就像儿时的元宵灯会,父母在身后温柔注视,他跟妹妹托起孔明灯,让它随着漫天灯海飞向天际。

灿烂的光景隔着时间两端重合——脚下的坚守,心中的牵挂,化为同样璀璨的灯火,温暖着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