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一观察|习近平倡议“万物和谐”意涵深远

来源:新华社 作者:霍小光 等 发布:2020-10-01 10:27:5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这一重大倡议。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思考世界运行的规律,体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今天,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讲坛上阐述“万物和谐”理念,体现的不仅仅是对生物多样性的观照,更传递出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深邃思考。

云南昆明水杉湿地冬日一景(2019年1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多样性是世界的本来面貌。不仅生物界、自然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人类社会、人类文明也应该是多元多样的。

“万物和谐”,正是中国人对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多样共存的哲学和诗意表达。

今天的人类,正面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挑战。联合国不久前公布的一份报告令人忧心: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20个目标多数未能达成。生态环境的退化正以种种惨痛方式向人类敲响警钟。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质朴而通俗的语言阐述他对生态文明系统的认识。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今天,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习近平主席又精妙地道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今天的人类,同样面临着发展道路、生活方式、文化文明等领域多样性遭遇挑战的危机。个别大国信仰“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冷战思维、零和逻辑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涌动……

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生态环境的恶化,根源在于人的自私与短视。以邻为壑、“退群”“毁约”……当前国际上出现的种种乱象,同样与一些人的短视和自私密切相关。

这是2020年5月28日在中国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拍摄的与海葵共生的小丑鱼。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坐标审视当今世界,站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思考人类未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讲坛阐释的“万物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它首先是物种与物种的和谐,勾画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良好生态图景;

它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出人类赖以生存、永续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

它还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作出的论断微言大义。

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十字路口。无论是应对生态环境危机,还是解开国际关系症结,都需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超越传统思维,寻求新理念、新方案。

“万物和谐”,是中国的思考与答案。它不仅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更是关乎人类存在的智慧。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刘华

主笔:杨依军

视觉 | 编辑:郝晓静 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刘秋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