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在全军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陈小菁、罗金沐等责任编辑:杨凡凡
2020-09-13 06:24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习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在全军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解放军报北京9月12日电 “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军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军队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部队官兵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向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冲锋,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应有贡献。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正在加速推进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的陈薇院士团队倍感振奋。该团队成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利华表示,科技创新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一定牢记统帅嘱托,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融入工作,力争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为科技强国、科技强军作出贡献。

“我们有大批科学家、院士,有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要有一批帅才型科学家,发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作用。”学习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来自全军各军兵种科研院所的军队科学家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大家一致表示,必须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

八一前夕,习主席签署通令,为国防大学某学院正高级工程师胡晓峰记三等功。“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胡晓峰表示,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必须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推动人才培养直通战场、贴近部队、对接岗位,尽快将科研成果延伸到部队战斗力生成最前沿。

在空军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甘晓华带领研究团队,瞄准新的科研目标奋战;在海军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创新中心研究员邱志明奔赴演训一线,加紧牵头组织试验;在火箭军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某研究所研究员肖龙旭带领团队深入阵地展开课题攻关;在陆军研究院,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某研究所研究员韩珺礼加紧开展某型火箭炮试验,力争让每一项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战斗力。

“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习主席重要讲话在全军院校引起强烈共鸣。来自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工程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海军航空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空军航空大学和火箭军指挥学院的广大教员群体一致表示,要把国防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争当勇攀科技高峰的领头雁和先行者。

科技兴则军队兴,创新追赶一刻不停。长江之畔,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何琳教授带领团队埋头苦干,开展技术攻关;黄海之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姜宁带领团队深入调研,聚焦实战需求大胆创新;白鹿原下,空军工程大学教授魏瑞轩聚焦学术前沿课题,带领团队协同攻关;大漠戈壁,空军预警学院教授方其庆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对研发成果进行试验;大山深处,火箭军工程大学教授胡昌华带领团队矢志攻关,勇攀科研高峰。9月12日,陆军装甲兵学院副教授魏曙光带领团队奔赴演训场,他说:“我们一定紧盯新质战斗力建设发展方向,瞄准未来作战释放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对战斗力建设的贡献率。”

放眼全军演训场,科技创新已成为战斗力提升助推器。辽北某地,北部战区空军某旅官兵奔赴战位,运用自主研发的数据传输平台,实现情报数据快速交换。南沙某岛礁,助理工程师吴井泉带领战友展开新的科研试验。第79集团军某旅成立基层科研革新团队,向科技要战斗力。第72集团军某旅在基层成立“创新工作室”,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助力练兵备战。

(记者陈小菁、罗金沐、赖文湧、韩成,特约记者叶海松、周怀平、王秦、章世森、陈卓、王泽锋、吴继宏、李洋、黎明宇、熊峰、钟福明、黎友陶、海洋,通讯员王静怡、王静、黄小桐、仲崇岭、王学峰、李争涛、杜黎鑫、肖阳、刘任丰、赵焕斌、姚冠辰等采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