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别名老姜,1899年出生于山东省掖县一个贫苦家庭。为维持生计,寻找出路,他到工厂做苦工,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了争取做人的权利,他积极地参加了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并很快结识了共产党人。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党派他去苏联学习,使他在军事技术和革命理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九一八事变后,党调他回国,到东北参加抗日斗争。1933年6月,任抗日救国军参谋长。同年末,被调到中共密山县委工作。
1934年初,张奎按照党的指示,以当炊事员为掩护,打入伪军骑兵第四旅机枪连,进行瓦解敌人的工作。经过张奎的宣传教育,许多士兵提高了觉悟,决心一致抗日,弃暗投明。机枪连的25名士兵参加了抗日队伍,在他们的影响下,伪骑兵第四旅第一、第八、第九、第十一连都相继哗变。
同年7月,党组织决定调张奎任密山游击队队长。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8月间,他率队攻打日军在哈达河地区活动的据点——张家大院,取得了胜利。
1934年10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密山游击队改编为第四军第一师第二团,张奎任团长。第一师第二团是第四军中战斗力强,具有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作风的一支过硬队伍。张奎率领第二团转战于密山、穆棱、林口、依兰、勃利、方正一带,同日伪军进行英勇顽强的战斗,给了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战士们称他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1935年秋,张奎率第二团在林口稗子沟与日本守备队相遇,他坚定沉着地指挥全团战士狠狠地打击敌人,击毙敌人50多名,缴获步枪16支。战斗结束后,抗日同盟军胜利转移。
张奎待人诚恳,善于团结和帮助同志。在艰苦的行军作战中,他经常找干部、战士谈心,关心他们的进步,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行军中,他帮助体弱多病的战士扛枪、背行装;宿营时,他给战士们打水做饭,总是自己睡在地上,而把热炕让给战士。他把分得的物品送给战士用,而自己的衣服却打满了补丁。他这种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大家。同志们都称赞他“既是思想工作的能手,又是爱兵的模范”。
1936年4月,张奎率队活动在牡丹江东岸,得知日本“讨伐队”要来“围剿”的消息,决定连夜转移,从依兰的莲花泡横渡牡丹江。张奎亲自在江东岸指挥,战士们按顺序乘坐当时仅有的一只小船,顺利渡江。当全团战士安全渡过江之后,天已拂晓。这时,日军追击上来,张奎等三名同志最后上船,向对岸急速划去。但因风大浪急,加上划得太快,行至江心时,小船突然倾翻,张奎等不幸坠江牺牲。
张奎牺牲时年仅37岁。全团战士悲痛万分,决心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烈士的遗志,勇往直前,高举抗日战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