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相娥,1913年4月生于江西省宜春县(现宜春市)慈化乡(现慈化镇)伯塘上彭村一个农民家庭。随着岁月流逝,曾相娥日渐长大。父亲曾立堂虽是一位农民却也开通,在贫苦困难的条件下,送女儿在附近私塾里读了一年书。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路过慈化,播下了革命火种。1928年底,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派员到慈化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发展农会会员,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1929年春,在慈化建立了中共宜春特别区委;1930年2月,又建立了中共宜春临时县委,并于同年6月正式成立县委。在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中,曾相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时,她才17岁。
1930年2月,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指示宜春、万载、浏阳等县于3月18日统一行动,举行武装暴动。宜春县暴动委员会随即在慈化成立。曾相娥的父亲担任了慈化区第十二乡赤卫队队长,曾相娥也积极参加少年儿童团和慰问队的工作,并担任了乡妇女委员和宣传委员。
3月18日,慈化上万名劳苦工农扛着梭镖、大刀、鸟铳、松树炮汇集在慈化寺广场,处决了8名土豪劣绅,并捣毁了镇上的反动政权。此后,慈化各地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宜春县苏维埃政府也于当年8月在慈化建立。曾相娥因工作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0月,她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不久,党组织就选送曾相娥进入宜春县苏维埃女子职业学校学习,使她在政治上、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习结业后,曾相娥担任了宜萍县劳动妇女联合会主任。她带领苏区妇女,组织慰问队、歌舞队、补衣队、摊铺队、扫地队,为红军送茶送水,洗衣补衣,竭尽全力做好拥军扩红工作。在1933年5月至8月短短的4个月时间里,宜萍县妇女共动员了670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制作军鞋近2000双,有力地支援了苏区武装斗争,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也提高了广大妇女的觉悟和社会地位。
1933年夏,蒋介石在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的同时,加紧了对湘鄂赣苏区的“围剿”。1934年1月,由于敌人实行碉堡围攻和经济封锁,宜萍苏区形势日趋恶化,苏区工作遇到极大困难,宜春县境内苏区大部分地方被敌占领,曾相娥随中共宜萍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转移到万载县的白水苏区开展工作。3月,国民党军进攻白水苏区,宜萍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遭受严重破坏。4月,曾相娥调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部长,随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傅秋涛领导的浏、宜、万工作团到3县边境地区开展工作。不久,她与傅秋涛结为夫妻。
1934年6月,湘鄂赣苏区形势危急,遂转入游击战,曾相娥被编入游击一中队。她和男同志一道,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不畏艰险,坚持斗争。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转战于江西省的铜鼓县、万载县及湖南省平江县一带,多次与敌激战。她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其间曾两次立功。
1935年6月,敌调集国民党军汤恩伯、何键部主力及湘、鄂、赣三省保安团,向红十六师和中共湘鄂赣省委机关驻地平江县虹桥长庆一带大举进攻。因敌强我弱,力量悬殊,为保存实力,傅秋涛率省苏维埃机关及特务团突围至幕阜山时,又被敌人包围在平江三眼桥一带。为了冲破敌人的包围,傅秋涛又精心组织了一次突围。当时曾相娥身怀有孕,行走非常困难,只好骑马,快到杨信河边时,不幸中弹坠地。傅秋涛急忙将曾相娥扶上马,疾行数里后准备进行抢救。曾相娥深知自己伤势严重,而且敌军追兵逼近,唯恐拖累组织和战友,遂对傅秋涛说:“我不行了,你责任重大,不要管我,快带领同志们走吧!”说毕,毅然跳入旁边的河里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
曾相娥牺牲后,当地群众将其遗体就地安葬。为纪念曾相娥烈士,湖南省平江县三市乡改名为“相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