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先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09 09:36

王庚先,字协三,1866年出生在河南省邓州谷社寨村。幼时因家境贫寒,弟兄多,父母把他过继给伯父王德纯抚养。王德纯是前清廪膳秀才,为人耿直,靠教书为生。王庚先随伯父长大,深受其影响。他勤奋好学,于1903年中了秀才。

王庚先进学后,伯父本意让他继续读书,求取功名。但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庚先觉得,自1840年以后,满清政府政治腐败日甚一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闹剧愈演愈烈,不断地割地赔款,有作为的年轻人不能困守在书房里。他朝思暮想,要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就在这时,清政府要保举一批年轻学子出国深造。王庚先得知后,立即报名去日本留学。

1905年初秋的一天,王庚先踏上了一艘开往日本的客轮。在东京,靠友人帮助,王庚先初入巢鸦弘文学院师范班学习,后又改入高等警监学校。他给自己制订了时间表,每天清晨4点钟起床,晚上11点休息,他要把在这里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一个星期天,同学们大多到街上玩耍去了,王庚先则独自一人在宿舍里苦读。一个河南老乡轻轻走到跟前,拍着他的肩头说:“协三兄,你这样埋头读书,为的什么?”

“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呀!”

“救国!”老乡坐到他的对面,接着说,“我想问你,如果有棵老树,根已经死了,我们是该挖掉它呢,还是继续给他浇水?”

“当然应该挖掉它。”

“那么,有人正在组织人们挖掉这棵老树,你怎么想?”

“这个人是谁?”王庚先急问。

“孙中山先生。”同乡说,“他正在组织一个叫同盟会的组织,为彻底推翻满清政府作准备。”

“嗵!”王庚先的拳头一下子擂到桌子上,“我们中华民族有希望了!”

“你参加吗?”对方问。

“我当然要参加!”王庚先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久,王庚先参加了同盟会。这年冬天,王庚先活跃起来,他经常奔走于河南同乡中间,宣传革命,发展会员。

第二年,王庚先从日本毕业回到邓州。一到家乡,他立刻投入地方革命事业。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他受任邓州师范学堂的堂长兼教育会会长,打算从教育入手,启发人民觉悟。为了筹措资金,他经常进出官府,拜会乡绅,不久就开办了100多所初级学堂。

1907年,邓州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灾。湍河两次泛滥,瘟疫到处流行,大旱未已,蝗虫又来,老百姓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可是,知府温绍良一点也不顾民众死活,反借“庚子赔款”之名,大肆搜刮民财,中饱私囊。他巧立名目,搞什么大户捐、特别捐、房捐、树捐,甚至连人们卖儿卖女也得出人头税,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连中小地主也难以应付。

不料,温绍良又以倡办新学为名,大派牛捐,规定每头牛不论大小,交款400文。王庚先对此十分愤慨,便联合江湖会,试图抗捐。一些地方绅士却认为应谨慎行事,他们主张按大清刑律,先到上司衙门控告。众人还推举王庚先为代表,他并不推辞,很快写了诉状,分别呈送到府衙和巡抚衙门里去。他们原以为府衙会治罪温绍良,不料竟官官相护,反把消息透露给温绍良。温绍良早就对王庚先回国后的激进行为不满,得到这个消息十分恼火,便诬蔑王庚先为“乱党”,串通府衙,以“干扰州政,串谋造反”的罪名将王庚先逮捕下狱,判刑10年,并授意狱卒伺机将其暗杀掉。

这个阴谋被狱吏戴天玺知道了。戴天玺觉得王庚先的行为全是为老百姓着想,却遭了冤狱,很是不平,就把这个密谋悄悄透露给谷社寨王庚先的亲人。谷社寨的百姓听说王庚先要遭毒手,再也忍耐不住了。6月18日,谷社寨男女老少聚集了二三百人,人们拿着杈耙、扫帚、长矛、铡刀,高呼着“打倒温绍良,还我王庚先”的口号,浩浩荡荡往州衙来。沿途民众纷纷响应,一路上集聚1000多人。愤怒的群众冲进州城,拥向州衙,吓得温绍良翻墙逃跑。群众找不到温绍良,又拥到监狱前。衙差和狱吏们见群众声势浩大,躲的躲,藏的藏,不敢近前。

民众砸开狱门,放王庚先出狱。王庚先却说:“你们先回去,让我慢慢跟温官说理。”众人说:“不行,他要害死你的,还是快走吧!”王庚先说:“我不能走,不然,他再行诬告,必然要累及乡亲。我宁可死在狱中,也不能连累了大家。”民众们只好忍泪告别。

这件事在邓州历史上被称为“杈衙门”事件。要求释放王庚先的斗争一直延续到7月初,最后惊动了巡抚衙门。当时,民主革命运动在南方不断高涨,抗粮、抢米,推行新政,此起彼伏。河南新上任的巡抚林绍年深恐民众暴动影响大局,只好罢了温绍良的官,释放了王庚先。

王庚先出狱后,见到乡亲的第一句话就是:“清政府腐败如此,我们不能再等待下去。”王庚先在家没有久停,便到杞县、开封一带从事反清活动。1908年,在日本的同盟会河南支部派杜潜秘密回到开封,组织同盟会分部。王庚先马上与杜潜取得联系,串联同盟会会员,并在开封南关中州中学设立了秘密机关。

武昌起义后,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各省应邀派代表到南京参加会议。当时河南因未独立,没有受到邀请,王庚先感到异常羞惭,对自己说:“我这个七尺男儿,在日的同盟会员,辛亥举义,本应一马当先,如今却落在他人后边,如不迎头赶上,我王庚先还有何面目再见河南的父老乡亲!”他立即东去归德(今商丘),西走洛阳,秘密与大侠王天纵、志士张仲端联络,并成立河南革命军司令部。众人推举张仲端为司令,王庚先为副司令,并在开封优级师范设立秘密联络处。王庚先又只身到河南巡防营与统领柴德贵联系,争取清兵支持。

一天夜里,革命军司令部人员正在优级师范商讨举义事宜,不料遭到清军包围。原来,他们的行动被柴德贵告了密。清兵突然而至,与会人员来不及转移,当场被捕21人。王庚先趁混乱之机,摸了块半截砖,“咚”一声撂到后寨外,清兵以为有人越窗逃走,几个清兵就到屋后去追捕。王庚先跟随清兵从屋里逃出来,又一蹿翻过院墙,才得逃脱。不久,张仲端等11人在开封南关慷慨就义。

脱身后的王庚先立即赶到武汉,拜见都督黎元洪,详述了河南辛亥举义的挫折。时值革命军出师北伐,黎元洪便委任他为北伐军左军粮台帮办,随军抵南阳,被任命为新野县知事。南北议和成功后,王庚先被推举为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出任嵩县知事。

袁世凯窃国后,引起全国反对,河南也成立了共和激进会,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有人问王庚先愿不愿加入这个组织,他说:“为推翻满清统治,我中华有多少仁人志士甘洒热血,为国捐躯。今恶狼刚除,凶虎又来,此贼如不早除,谈何共和,谈何民权?”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组织,并当上了会长。袁世凯遂以重金悬赏捉拿他。王庚先被迫出走陕西,往来于清涧、绥德之间达3年之久,直到袁世凯死后才回到开封。在开封,他先后办了爱国毛纺织厂、省立第四工厂,并创设国货市场,力求实业救国。

1933年秋天,王庚先因缅怀张仲端等11名烈士,呈请河南省政府在开封南关修建烈士公墓。省政府同意了他的呈请,并授命他为全权代表完成此事。王庚先高兴异常,到处游说,筹募资金。这年春节,他回到邓县老家,计划过了春节就到南京、武汉等地募捐。

家乡人听说王庚先回来了,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缙绅名流前来拜访的络绎不绝。大年初三,王庚先正在家里闲坐,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这人30来岁,进屋“扑嗵”往地上一跪,说:“王老伯父在上,侄儿戴焕璋特来给老伯父拜年。”

听说是戴天玺的儿子,王庚先急令家人搬座泡茶,因为一来戴天玺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二来戴焕璋为反对内乡别廷芳势力控制邓县,据守回龙寺与内乡民团战斗了20多天,曾惊动省府出面调解,这件事轰动了全河南。王庚先对这个不畏强暴的戴焕璋早有所闻,也十分钦佩,不想就是面前这个年轻人。他格外高兴,就问:“快说说别廷芳攻打回龙寺的经过。”

“是这么回事……”戴焕璋一语未了,声泪俱下,接着就把别廷芳以地方自治为名,为了控制邓县,如何在邓县培埴亲信,自己如何反对,别廷芳如何报复,自己又如何流亡到湖北的经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王庚先听后,把桌子拍得啪啪响,说道:“混帐!他内乡自治,怎么治到我们邓县来了?”又鼓励戴焕璋说,“你干得对,就是要顶住他。队伍垮了算什么,只要人在,垮了还可重新组织。你现在还能聚集多少人马?”

“主要力量垮了,樊潭等寨还有百十个人。”戴焕璋回答。

“这就行,晚点儿我要去给大家讲讲。”

戴焕璋走后,家人劝王庚先说:“老先生,你久在省城,不了解地方情况,这种事还是少管为好。”

王庚先说:“怕啥,他内乡的蝗虫吃过了界,我王庚先要是不管不问,还算是邓县人吗?”

初五刚过,亲别派田子约和内乡民团支队长杨捷三在汲滩街置备酒宴,两次派人来请王庚先,都被他拒绝了。第三天又派王庚先的老表来请,家里人说:“敬人无恶意,去吧,别搁了亲戚的面子。”王庚先才勉强去了汲滩街。

中午,对方果然设了丰盛的酒宴招待王庚先。开宴前,田子约说:“今天请王老先生不为别的,一是为了给你接风洗尘,二是听说老先生正在为烈士公墓奔波,别司令对老先生此举十分钦佩,愿献重金支持。”王庚先坐在首席上,一言不发,停了好久,他指着满桌子的酒肉说:“这肴,百姓之肉,我不能食也;酒,百姓之血,我不能饮也!”又说,“什么别司令,我还没听说过哩。”说罢掀翻桌子,起身就走。

当晚,王庚先住在樊潭寺寨戴焕璋的一个朋友家里。深夜,王庚先被人喊醒,说汲滩街民团包围了村子,声言他“通匪”,要捉拿他。来人要他快走,王庚先坦然说道:“我是省议员,看他们敢把我怎样。”一语未了,一个大汉冲进屋里,对准他开了枪。王庚先当场倒下。第二天,人们看见汲滩街寨门上挂着王庚先血淋淋的人头。这年,他67岁。

王庚先生性耿直,勇于革命,对中华民族的进步事业孜孜以求,并以他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尊重。1950年,邓县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赵金镶、张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