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乐:苏州为党捐躯第一人

来源:苏州日报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1-13 09:06

穷乏不易志 临难不苟免

——记苏州为党捐躯第一人汪伯乐烈士

■杨润磊

寒雾笼罩的南京小营刑场,由远及近的铁镣声打破死寂。军阀士兵和看守押来三位身穿长袍的男子。其中一位年轻人面容憔悴,神色却泰然自若。临刑前,刽子手要捆绑他。他嘲讽道:“像我这样的病人,还用得着捆绑吗?”刽子手又剥去那人的长袍,只见里面仅剩一件毛线衣。冬至将近,病人穿得如此单薄,这种不畏严寒、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是动天地、泣鬼神。而那位从容不迫到敌人都钦佩的,便是苏州为党捐躯第一人——汪伯乐。

苦学·立志

汪伯乐原名德琪,祖籍安徽怀宁,1900年生于苏州。他幼年时父母双亡,叔父利用监护权荡尽他家产业,在汪伯乐8岁那年把他送进了苏州苦儿院。半工半读的生活,练就了汪伯乐好学励志的精神。他做皮鞋勤快精准,学习主动聪慧,赢得了院长的青睐。在院长推荐下,他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省立一师素来要求学生“不以艰苦贫乏丧其志”,以“自力研究为修学不可少之要素”。汪伯乐自小养成的意志品质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据同学和同志王芝九回忆,他为苦练双语演说,“天天跑到应接室的着衣镜前,矫正自己的姿势”;又“天天清早跑到碧霞池旁边去练习发音”。1921年6月,汪伯乐赴沪参加竞辩会,为省立一师争得优胜奖。

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着替别人“撑把伞”。早年求学的艰苦使汪伯乐很早就将治愈工农群众心灵的贫瘠作为终身事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作为省立一师代表出席了江苏学联大会,并由此明确了日后工作的内容:广泛通俗演讲,动员更多工农;开办平民学校,广泛提升工农素质。基于此,他和刘铭九等同学在旧学前文山小学创办了苏州第一所平民夜校。报名入学的工商业职员、家庭手工业者、丝织女工都很踊跃,从近百人增加到150余人。汪伯乐以这所学校为阵地,在教书识字、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向学员讲评时事、宣传新思想。

信念·唤起

1921年从省立一师毕业后,汪伯乐先后在市立小学、纯一小学、中华体育专门学校任教。国共合作后,侯绍裘、叶天底等革命者来苏,吸引团结了许多进步青年,汪伯乐也成了其中活跃的一员。1925年,汪伯乐、顾容川等人在宫巷天主教堂乐群社办起了大苏平民夜校,招收工人、店员和失学青年入学,由汪伯乐任校长。他们在学校里宣讲革命道理,启发学员觉悟,培养积极分子,为大革命时期苏州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在各种群众集会上,他通过热情而富有鼓动力的演讲,积极宣传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五卅运动爆发后,他和秦邦宪等组织起苏州二十多所学校师生二三千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大游行,募捐声援上海工人。

五卅运动为中共苏州地方党组织的创建作了干部上的准备。1925年9月,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秘密成立。不久,在王芝九的介绍下,汪伯乐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的汪伯乐始终不忘初心,历次民众运动无不参加,感染和唤醒了许多市民。

慷慨·赴难

北伐开始后,汪伯乐接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第三任书记。此时的苏州城内,军阀铁骑密布,人人自危,汪伯乐却毅然致力于组织武装力量的地下工作,以便在北伐军光复苏州时进行内部策应。在中华体专,他和校长柳伯英主持建立了“迎接北伐军中心组”,对外称“中华体育学术研究会”,下分国器、球类、田径三组,分别负责筹建自卫武装,工厂、学校的宣传发动工作。中心组在体专内共发展了二十多名成员。

1926年10月下旬,汪伯乐积劳成疾住院,医院便成了策应组的临时指挥中心。然而,12月11日,成员唐觉民在写给女友的信件中泄露了革命活动的机密,牵连到了汪伯乐。12月14日,军阀孙传芳给苏州警察厅发来电报,要求将汪伯乐等押解到南京。久病不起的汪伯乐竟被军阀士兵强行抬走,当天深夜即被押往火车站。12月16日晨,反动军阀未加审讯,就将汪伯乐等三人秘密枪杀。按照当时中共江浙区委统计的牺牲党员名单,汪伯乐是江苏省各地地方党组织牺牲的第一位负责人。中共江浙区委随后在文告中将汪伯乐列为“死于凶暴的军阀之手”的“江浙区内无产阶级的勇敢战士”之一。

激荡·回响

斯人已逝,记忆长存。汪伯乐的生命永远停留在26岁,但对他的追思却可以跨越时空。王芝九曾作一篇碑文刻于苏州中山堂墙壁上,并请叶圣陶先生写下了《汪伯乐烈士传略》;汪伯乐母校省立一师的师生提出筹建伯乐中学以纪念先烈的倡议。1927年8月,吴县伯乐初级中学落成。

新时代的苏州,对革命先烈的追忆已化作城市记忆:苏州图书馆的地方史志资料、苏州市档案馆收录的伯乐中学校刊、苏州中学校史馆的校友事迹、苏州革命博物馆的陈列、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的理想信念长廊、苏州评弹团以汪伯乐与妻子诀别为蓝本所作的《红色摇篮·烈火永生》弹词……正应了汪伯乐葬仪时的悼歌歌词:“人生自古谁无死,一死已成仁。新坟三尺马鬣封,埋骨不埋名。精神不死,灵爽凭以福我人。愿我苏人毋忘,毋忘烈士之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