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党员的名义,叫你一声:妈妈
——致敬嘉兴女子王会悟
■许宝健
(一)
我站在这里,这里的地名叫狮子汇,实际是南湖的一个渡口。我是沿着一大代表的足迹一步一步走到这里的。看得见的,是做得十分清晰的路线标记,从火车站到狮子汇。103年前的8月3日,上午10时多,正是你,带领从上海乘火车到嘉兴的一大代表,从嘉兴火车站走到这里,提前一天订好的“大画舫”已停在湖边,代表们陆续登船,悄然划入湖中。于是,随着一条小船的启航,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
自此,你的名字——王会悟,和党的历史紧密相连。
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时候,由于一个密探的突然闯入,会议被迫中断。在接下来对继续开会的地点讨论中,代表们迟迟统一不了意见。这个继续开会的地方,首先要保证安全,这关系到党能否顺利诞生;其次不能太远,最好连去带回加开会一天完成。上海?肯定不安全了;杭州西湖?最后也被否定。正在一筹莫展的沉默之际,一直在静静听大家讨论的你,脱口而出:嘉兴南湖!
是的,你的故乡是桐乡,离嘉兴不远,你曾在嘉兴读书。嘉兴有个南湖,如果租条小船,扮作游客,在船上继续开会岂不自自然然。况且,嘉兴距上海不过百余里,乘火车两个小时可到,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建党的全部议程。
董必武首先表态:赞同。何叔衡接着附和:合适。一大召开时,他们两位年龄最大。他们表态,代表们纷纷认可。
就这样,经你的提议,代表们选择了嘉兴南湖,历史选择了嘉兴南湖。一个大党,选择从这里启航。
(二)
王会悟,自从知道你的名字,自从了解你和党的诞生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党员,我便迫切地渴望走近你。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来到嘉兴,走进了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我瞻仰红船,思绪飞到103年前的那个下午,你站在船头,游人一定以为你在望风景,而你,终成为我们党百年历史画卷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来到桐乡,走进乌镇,不,我觉得,用“扑”这个字也许更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来不及看一眼千年古镇的万千风情,也没有听进去对乌镇大剧院的啧啧赞叹。我唯一的目标就是:王会悟纪念馆。我要把我能够在这里的时间全部留在这里,把你一路风雨而又芬芳四溢的人生,全部装进我的心中。所以,我看得特别仔细,每一张图片,每一个物件,每一句话的介绍,都装进了我的脑海。
此行还有一个大的收获:我得到了两本关于你的书,投入地看进去,以前关于你的零星片段,逐渐拼接成完整意义上的人生。
(三)
一些历史事件常常是偶然发生的。但是,一些偶然的事件成为历史之后,它的背后,一定有其必然的因素。
当你对身为一大代表的丈夫和其他代表脱口而出“嘉兴南湖”四个字的时候,你可能还意识不到一条小船对我们党的伟大意义,但家乡的南湖一定在你的心中掀起过不同寻常的波澜。
离嘉兴不远的乌镇,如今已是名满天下的“世界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但是100多年前,它就是江南一个普通的小镇。
我曾经好奇: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偏于中性又传达出某种深意的名字?我曾经查过相关资料。《南史·羊玄保传》云:“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曰:“学者得以矩矱,参以会悟,破除俗师相传之陋。”你的父亲,一个叫王彦臣的秀才,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之所以给你起名“王会悟”,果然与此有关。
谢谢你的父亲!他不仅是你的父亲,还是你的先生;他不仅给你起了一个名字,还给了你最初的启蒙。在父亲兼先生的私塾班里,你还结识了一个新同学,一个对你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沈雁冰,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作家茅盾。沈雁冰虽然比你大两岁,但是论辈分,你却是他的表姑。
国家的风雨让这个小镇上的人们感觉到了时代的温凉。在经历了辫子风波、痛失父亲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少女时代的你竟然在乌镇办起一所女子学校。没有办学场地,你居然想到向寺里面的老方丈求借。而老方丈竟慨然说:“既然你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那就去做吧。”
没过多久,学校名气越来越大,女小王先生比男老王先生的学生还要多,最多时超过百人。更重要的是,你一边教书,一边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俗,鼓励女子去小辫子、放小脚,反对养童养媳。
由于传统力量的阻力,更由于学习新知识、开阔新天地的动力,你来到嘉兴女子师范学校读预科。那一年是1913年的下半年,那一年的你,还只有15岁。正是在这样的花样年华,在这里,你结识了南湖。或者说,南湖因为你的到来,而终成为我党历史上“这一个”南湖。
在说服一大代表们到南湖继续开会的时候,你讲了这样的话:“我在嘉兴女子师范读过书,对嘉兴南湖的情况非常熟悉,如果万一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找那里认识的同学进行疏通。”
(四)
一年之后,你回到乌镇在湖溪小学教书。1918年,在沈雁冰的鼓励下,你再次离开家乡,踏上外出求学之路,来到位于湖州的湖郡女校学习英语。这期间,你读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报刊,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的各种活动。
正像父亲给你起的名字所蕴含的意义一样,时代的洗礼让你有了全新的领悟,妇女解放绝不是靠传统女校的教育就能实现。你向往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你给在上海的表侄沈雁冰写信……
在上海,你的第一份职业是上海中华女界联合会会长徐宗汉的秘书,而徐是黄兴的夫人,他们的爱情佳话早已传进你的耳朵里。
在上海,你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上海,你与《新青年》杂志有了更密切的接触,自然也结识了陈独秀,因为《新青年》的编辑部就设在陈独秀的家里。
正是在上海,在陈独秀的家里,你结识了你未来的丈夫、后来成为一大代表的李达。彼时,李达接受陈独秀的邀请,正在共同筹备建党。
1921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前3个月,你和李达在陈独秀的家里举行了婚礼。从此,你成了李达名副其实的助手,为筹备建党尽心尽力地做着一些看似不重大却又不可或缺的工作。
一大开会地点确定后,与会代表的住处成为一个问题,李达等几番商议都没有确定下来,为此十分苦恼。关键时刻,你向李达建议,可用博文女校做代表住地,一是距开会地址仅有200米之遥,二是该校正值暑假,三是校长黄绍兰聘请黄兴夫人徐宗汉为董事长,而你曾当过徐的秘书,与黄绍兰比较熟悉。稍一分析,李达等欣然同意。这样,联系、接待、安排代表住宿,就自然而然成了你的工作。
不仅如此,一项更重要的工作也在等着你去承担,这就是一大会议的安全保卫工作。而这项重要的工作,并不是1921年7月23日一大召开当天才开始,而是从前一天的预备会议就开始了。你这大会唯一的会务,又成了大会唯一的警卫。你坐在外间的凉台上,紧盯每一个过往的行人,迅速在心里做着判断,做好了随时通知大家立即撤离的准备。
此后一连几天,每次代表们在二楼开会的时候,你都会坐在楼下的房间里,有时在打毛线,有时在做刺绣,有时在看书,看似习以为常,实是不同寻常。
在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里,我试图透过零星的记载,去细细体悟你当时的心情。你肯定知道,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但是可能你并不知道,对今天9800多万名共产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来说,那竟是一次如此重大而神圣的会议。
在今天的嘉兴狮子汇渡口,有一座群雕,他们是参加一大南湖会议的十位代表,分别是:李达、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王尽美、邓恩铭、包惠僧、周佛海。
在这里,有一句解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8岁的毛泽东从湖南来到南湖,他要把这个世界颠倒一个个!
(五)
有人说,我们党召开一大时,是你一个人在保卫,我们党召开二大时,还是你一个人在保卫。我觉得,这话也对也不对。因为二大召开时,你怀里还抱着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这是你和李达的第一个女儿,大名叫“心田”,小名叫“小数点”,大名小名都是李达起的,叫“心田”,是要心里装着广大劳动人民,叫“小数点”,是因为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可以无限延伸,代表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永无止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总共召开七次代表大会,唯有党的二大是在党员个人家里召开的,这就是你和李达的家。实际上,你们的家早已是我们党的秘密联络点,只是在反复比对下,认为在这里召开二大还是安全的。
被称为“一大卫士”的你,每次召开会议时,都会抱着“小数点”在楼下“放哨”,即使孩子睡着了,也不敢有片刻放松。有一次,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你一下子想起一大时的那个“密探”,立刻跑到楼上报信,直到证明是一场虚惊,代表们才继续开会。你觉得打搅了大家开会,代表们都称赞你的警觉性高。
二大开幕的第三天,即1922年7月18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所在地被查封的消息传来,而在讨论二大召开会址的时候,这里曾经也是一个方案。
党的二大的重要地位已经被写进权威的党史著作中。党的二大的主要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也已被铭记于党史之中。
但是,这里,还曾经是你和李达的家。100多年过去了,每每回想起你抱着“小数点”在院子里为我们党放哨的情景,我总是禁不住热泪盈眶……
(六)
作为党的一大、二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李达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作为李达的妻子,曾经站在南湖红船船头眼观六路的你,也同李达一起,随命运的航船,飘来荡去,颠沛流离。党牵挂你们,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关心你们,毛泽东还从延安寄信来,称李达是“一个真正的人”,欢迎他到延安去。
1945年9月5日,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的毛泽东接见中国妇女联谊会代表,在事先拿到的名单中,毛泽东一眼就发现了一个他熟悉的名字:王会悟……
经历战乱和世事之变,久别的战友重逢,是多么令人激动!而你,竭力压抑住内心的波澜,静静地倾听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建国的主张,眼前不禁回想起20多年前的情景。在上海,你接到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毛泽东、何叔衡,把他们安排到博文女校二楼西厢房的前间;在上海到嘉兴的火车上,你与先期出发的部分一大代表共同期待前方的目的地;在嘉兴,你站在渡口等大家,带领毛泽东等人依次进入等在湖边的小船……从讨论建党到声言建国,这才过去了20多年啊!从湖南到南湖、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已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党的领袖,正带领人民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
见面会在掌声中结束,你恋恋不舍地往外走、往外走……快要走出门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叫住你,悄悄说,毛泽东要单独见你。分别20多年,你一句“润之”称呼之后,半天才说出一句话,竟然是:“蒋介石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润之可要当心啊!”
如果有人以为你和毛泽东的交集只是一大的因缘际会的话,那肯定是错了。事实上,李达你们一家,与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早已建立起割舍不断的深情厚谊。
党的一大闭幕后,毛泽东回到湖南,在建立湖南支部的同时,筹办湖南自修大学。毛泽东盛邀李达来任学长。1922年12月21日,你与李达带着不满一岁的“小数点”一路奔波到长沙,便住进了毛泽东杨开慧一家人在清水塘的家里。毛泽东在向妻子杨开慧介绍你时是这样讲的:当时一大召开的时候那么危险,如果不是她,我们可能都已经被逮捕了。也是她提出了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的建议,一大才能够顺利闭幕啊!
你和杨开慧一见如故,亲如姐妹,无话不谈。那边,毛泽东、李达忙于校务、忙办刊物、忙写文章,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和青年骨干培养的先河;这边,你和杨开慧分担家务、培育孩子、畅想未来。清水塘的日子,是你一生最快乐的日子!
如今,毛泽东在关心、询问你和孩子的情况时,也一定会想起妻子杨开慧。杨开慧和你情同姐妹,却早早“我失骄杨”……那一次见面,毛泽东与你足足谈了几个小时。
(七)
1946年春,你带着一身伤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乌镇。你注定是一个闲不住的人,稍事休养,便又投入了繁忙的工作,创办了桐乡青镇妇女会,继续为妇女解放而奔波忙碌。3月8日和5月9日妇女节和母亲节时,你还在当地报纸上出版两期纪念特刊。在母亲节特刊上,你以“一个母亲”的署名发表了一首近百行的长诗《哭点儿》。是的,长诗悼念的就是在日寇侵华战乱中丧生的大女儿李心田,也就是“小数点”,如泣如诉表达了一位母亲失去爱女后的肝肠寸断——
十七年来我用心血浇灌着你,为的是,要看见你开放这美丽的花朵!
然而,当你向妈说出最后告别的时候,我却坚决地说“不,点儿,我不答允,因为你是妈十七年来用心血浇灌长大的!”
……
那是1938年,李达受冯玉祥之邀前往重庆,途经贵阳时“小数点”病倒了,这个花季少女忍着病痛对你说的最后几句话是:“妈妈,你别哭,你一直要求我们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要坚强,您自己也要做到。”
(八)
这些年,你的形象不时出现在银幕上。周迅、倪妮、谭松韵等影视明星都有幸饰演你的角色。有人问我,她们谁演得最像?我回答:都像,但都不是。
是的,王会悟只有你一个,你不可替代,你是唯一。
你一生没有入党,从一大召开时的50多名党员,到现在的9800多万名党员,你始终没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但是,你却为我们党做了那么大的事,这个党因你而有了一个最鲜明的精神标识——红船。
党史专家们在各种记述中送给你很多荣誉称号:“党的第一位会务工作者和后勤工作者”“中共一大幕后功臣”“中共第一位保卫部长”“组织一大南湖会议的有功之臣”“一大卫士”,等等。
在我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名义,叫你一声:妈妈……
(本文写作参考了陈卫平等同志的著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