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大是2015年8月24日国家民政部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全国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彭德大,又名润俚,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河东彭家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跟着父亲当过船工,做过石匠。1929年5月,15岁的彭德大就参加了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举世闻名的长征开始以后,彭德大在红一方面军当炊事员,历经艰难险阻,1935年到达陕北。1937年,他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训练。抗大毕业后,被派到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担任营教导员。抗日战争初期,120师转战晋西北,党组织派遣彭德大到崞县领导游击战争,他积极开展群众武装斗争,宣传党的抗日方针与政策。特别是在扩军工作中,不到一个月,他就组建起一个团的武装。不久,这支武装改编为八路军714团,彭德大担任团政治委员,在抗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总部朱德、彭德怀及120师首长贺龙、关向应、肖克等,明确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朱德等人决定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6月11日,毛泽东又致电八路军总部首长:“大青山脉的重要性如来电所述。该地应派何种部队、何人指挥及如何作法,由你们依据情况处理之。”并特别强调:“须选精干者,领导人须政治军事皆能对付,且能机警耐苦,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师直骑兵一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李井泉担任司令员,姚喆担任参谋长,彭德大担任政治部主任;还有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成的战动总会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及总动委会,随大青山支队从山西五寨出发,挥师北上,沿途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封锁与堵截,9月初到达大青山地区。彭德大和李井泉、姚喆等人一起指挥了陶林、蜈蚣坝、乌兰花等战斗,揭开了绥远抗战序幕。
彭德大在领导大青山地区抗日斗争中,废寝忘食、日夜操劳,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他除了全力做好八路军的政治领导工作,还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地方党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先后担任大青山特委委员、绥西工委书记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统筹统支物资筹备委员会主任等职。为了尽快在大青山地区站稳脚跟,彭德大按照中央的指示,认真贯彻抗战时期的少数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司令部刚驻扎到大青山万家沟,他就让开展南平川工作的姜文华寻找中共蒙古工委书记贾力更。接上头以后,彭德大立刻邀请贾力更、奎璧与李井泉见面,向他们传达了中共中央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指示,一起研究了蒙古族工作方法和大青山抗日斗争任务。
在以后的抗日斗争中,彭德大和贾力更、奎璧、高凤英等蒙古族党员多次联系,密切配合,做出了惊人的业绩。彭德大在争取伪“防共二师”的统战工作中,耗费了大量心血,他多次和贾力更在一起制定计划,先后派遣八路军战士于源、黄天祥、王威等人到伪“防共二师”做政治工作,终于争取到师长韩伍同情支持抗日,给大青山八路军和抗日游击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除此以外,彭德大还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和动员盘踞在大青山的地方武装自卫军和山外集镇的商人绅士支援抗日。他经常给这些人写信,讲述坚持抗日的意义。一些有民族正义感的自卫军军官都以收到他的亲笔信为荣,一些商号绅士也纷纷给彭德大回信,表示愿意出钱出物,为抗日斗争尽力。
彭德大不但是大青山支队优秀的政工干部,也是一名非常英勇的战斗指挥员。为了打开南平川工作局面,他亲自带领挺进队围打萨拉齐县和美岱召。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勇猛冲锋,打得伪军和警察抱头鼠窜。一次,他带领一个排战士去九蜂山一带剿灭土匪,一路上翻山越岭,穿林跨河,终于发现土匪隐藏的洞口,彭德大第一个冲进去,很快解决了战斗。
彭德大在大青山的日日夜夜,时时不忘关心群众,注意搞好军民关系。1939年初,一个老乡来到司令部找彭德大,说有两个自卫军士兵到他们村里要东西,不给就打人。彭德大听了非常气愤,放下手边的工作,带着警卫员赶到那个村子,抓住了那两个自卫军士兵,让他们给老乡公开道歉,才放了他们。夏天,彭德大得了伤寒病,住在万家沟一个姓李的老大娘家中养病。在老人的精心护理下,他很快恢复了健康。事后,彭德大亲自带着一大包罐头和糖果战利品慰问李大娘,还亲切地称呼李大娘是自己的妈妈。当年,由于日伪军的残害,大青山里的老百姓生活非常清苦,彭德大经常派战士把粮食送给生活困难的老乡,而他和指战员们经常以野菜充饥。有时,老乡主动给八路军转送信件和情报,彭德大总是热情接待,亲自给老乡倒水、盛饭。如果是晚上,彭德大就把老乡留在自己的房里睡觉,把他的军用毛毯拿出来给老乡盖上。
彭德大是大青山支队的首长,工作上对下级要求非常严格,但是从不发脾气,就像老大哥一样关心和体贴战士。据司令部秘书王仁济回忆,彭德大写的一手好字,为了尽量减轻秘书的工作负担,他经常亲自起草文件和信件,常常通宵不眠。每当司令部改善伙食,他总是让炊事员给外出执行任务的战士多留一些。王瑜山当年是部队的民运科长,彭德大看见他到处奔波,工作非常辛苦,就把自己的军毯和一个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文件包送给王瑜山。这两件革命文物一直保存在王瑜山的身边,激励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1939年底,国民党发起了“反共高潮”。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蠢蠢欲动,开始与八路军作对,不断侵扰抗日根据地。自卫军第四路军总部来了一个新任参谋长鄂友三,他是包头沙尔沁人,曾经是国民党蓝衣社的特务,窜回大青山的特殊使命就是组织反共。他上任不久就扩大特务组织,抢劫八路军物资,杀害抗日干部。大青山游击支队请示中央军委后,1940年春节期间,开始了反顽斗争,目标是消灭自卫军的首脑机关,使其群龙无首,进而各个击破。
1940年的除夕之夜,彭德大、陈刚、姜文华各带一个连的兵力,四支队也出动一个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自卫军总指挥部、参谋部、第三路指挥部和第四路指挥部。就在自卫军头目大摆宴席疯狂饮酒的时候,神兵天降,一夜之间解决战斗,消灭自卫军数百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和几部电台。特别是查获了自卫军总部与日寇来往的信件,信中暴露了自卫军反共降日的真面目。几天以后,被八路军击伤装死逃跑的鄂友三纠集了四个骑兵团进行反扑。当时,陈刚患重感冒,彭德大负责指挥作战,他决定在明安滩一带设置埋伏,狠狠打击鄂友三部。明安滩伏击战打响后,彭德大沉着指挥战斗。当鄂友三企图组织反抗时,他命令刘水仔(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率领骑兵连发起冲锋。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八路军骑兵冲进敌群,一阵猛冲猛打,自卫军溃不成军。这时,陈刚也赶到了前沿阵地。彭德大兴奋地说:“老陈,大局已定了,再发起一次冲锋,就可以结束战斗。”说着登上山岩,举起望远镜观察出击位置。陈刚大声说:“老彭,注意隐蔽!”话音未落,隐藏在岩石后面的敌人突然向彭德大开枪射击。彭德大左胸中弹,鲜血染红了山岩,牺牲时年仅26岁。
彭德大的牺牲是大青山抗日斗争的重大损失。噩耗传来,大青山支队全体指战员和当地群众悲痛万分,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牺牲的地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彭德大的遗体被迁入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