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克恭:西府组织抗日义勇军第一人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11-27 14:19

西府组织抗日义勇军第一人——毛克恭

■王灏 毛玉亮

毛克恭,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区)糜杆桥镇萧史宫村人,生于1908年4月。家境贫寒,帮人做短工。1932年,关中三年大旱之后流行霍乱,人人自危,他跑到省第二游击支队当了兵。入伍后,毛克恭勤快肯吃苦,练就一手好枪法,被支队长张应坤选中当了勤务兵、卫士,后提为手枪班长。毛克恭乐于助人,备受同龄人尊敬。

随后,张应坤出省考察,在平津沪看到日军经常滋事挑衅,意识到日本人侵华的危险性,回陕后授意毛克恭在北部山区组织“爱国志士”队伍,积蓄力量。领命后,毛克恭带着张应坤给的几支枪,伙同几个人去了北山。他们边走边宣传,发动募捐,工作延伸到甘肃灵台一带。到麟游、灵台时,队伍已壮大到百十人。这时,正值中央红军北上时期,国民党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爱国志士”队伍的出现,神经特别敏感,即调动灵台保安团进行“清剿”。初建的“爱国志士”队伍虽有百十人,但枪械甚少,一接上火就被打散。虽受重挫,却因此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西安事变后,被国民党改编的17路军回乡军人和原“爱国志士”队伍的骨干秘密联系,拥戴毛克恭领导大家抗日。毛克恭约几个骨干到凤翔临阵坡的一个地窖开会,正式决定成立抗日义勇军。消息传开,每天都有爱国青年响应,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由于凤翔驻军多,为了队伍的发展,经兄长毛克勤与县保安团内部支持抗日的爱国志士联络,商定将几十人的队伍转移到麟游县。不足一月,就在麟游县集结了近二百人。他们以在乡军人为骨干编成五个分队,进行抗战教育与军事训练。由于得到附近各阶层民众大力支持,给养解决,且募集到民间老旧枪百余支。

国民党对国统区民众自发组织抗日武装采取种种限制,甚至以“纠集党类、持械扰乱”的罪名,严令各地督队会军严于“剿除”。毛克恭接到情报,立即召集各分队商量先转移到千阳去。次日拂晓转移时,岗哨发现当地保安团已经接近营地。毛克恭立刻命令各分队迅速向千阳转移,只叫了身边几个人同他去阻击。在与保安团接火中,毛克恭命身边战友先撤,自己断后。后毛克恭腿部多处中弹,昏迷中被俘。不日后,年仅29岁的毛克恭被以“纠集党类、持械扰乱”罪名枪杀于当时的凤翔大操场,并将首级悬挂东城门示众。

毛克恭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凤翔的父老乡亲,其英雄事迹在当地传颂了数十年。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