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士衡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李行知 2018-01-20 16:19

孟士衡,原名孟昭铨,又名十道,字士衡,1906年出生于吉林省珲春县三家大榆树村的一个满族知识分子家庭。在幼年时曾在珲春县第二学堂念书,后来考上在延吉的吉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1920年10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制造“珲春事件”,并以此为借口,派大批军队对包括珲春在内的延边各地进行大规模的“庚申年大讨伐”,对延边各族人民进行血腥的大屠杀。亲眼目睹这些惨状的孟士衡,对侵略者怀着无比的仇恨,自幼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报效国家,为拯救受苦受难的中华民族献出自己的一切。就这样,孟士衡自幼勤奋学习,手不释卷。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回到家乡珲春当上了小学教员。不久,为了继续深造,他又与其兄孟昭铭一起,考上设在吉林的省立第一中学高中班就读。1927年,考上在北京的私立中国大学中文系。

在大学里,孟士衡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同时也对家乡的革命活动给予很大的关注。1928年,日本帝国主义用威胁的手段向中国政府提出要修筑“满蒙五路”的无理要求。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无理行径引起了东北各族人民的坚决反抗,孟士衡家乡的各族、各界民众也掀起了反对修筑吉会铁路(即吉林至朝鲜会宁)的护路运动。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四县的各界代表集结在延吉,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并派代表到吉林和奉天请愿,要求当局拒绝日本的无理要求。当时在延吉读书的孟士衡的弟弟孟昭恒也积极投入了这场斗争。接到这一消息,孟士衡立即给家乡寄去北平学生的反帝宣传刊物,用实际行动支持家乡的反帝斗争。

1930年,孟士衡大学毕业后,谢绝亲友们要他留在北平工作的劝告,毅然离开北平,回到了家乡。这时,珲春县正在筹备县立中学,孟士衡立即投入了创办中学的工作。1931年4月24日,学校正式开学,孟士衡被聘为第一任校长。“教育救国”,这是孟士衡多年来的心愿。在校任职期间,他为了培养有用人才,呕心沥血,日夜工作。但他的这一心愿不久就破灭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东北军不战而退,使东北大好河山相继沦陷。国难当头,延边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秋收”、“春荒”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打击汉奸、走狗的亲日活动。接着,延吉、珲春等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孟士衡以教员的公开身份秘密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接触,在学校内进行了积极的反日活动。但不久,这些活动被告密,孟士衡不得不离开珲春,于1932年春再次去北京,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北京期间,孟士衡先在私立广安门中学任教,后被调到河北省教育厅任督学。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国进入了全面抗战阶段。战火立即扩大到华北地区,孟士衡不得不离开河北去武汉,又于1938年去郑州参加了国民政府军孙东先部,立志参加抗战。后来,孟士衡受国民党冀察党政分会主任王葆真的推荐,在冀察党政分会里担任了总务科长。

在曲折的斗争和复杂的生活体验中,孟士衡逐渐地认识到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这样,他积极投入了扩大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1940年,孟士衡随王葆真到陕北秘密会见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并共同商谈了国共合作的有关事宜。回来时,他特意携带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书刊,在洛阳、郑州一带散发。事发后,孟士衡被国民党逮捕,在洛阳监狱里过了一年多的牢房生活。在监狱里,孟士衡始终坚持自己积极的抗日主张,继续与国民党的反共势力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后来,在王葆真等知名人士的多方营救下,孟士衡终于被释放,后被派到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党政分会,任教官、参议等职。但是,国民党仍然对他不放心,继续对他监视,特务们经常对他进行无中生有的诬陷和觊觎。这样,孟士衡不得不离开分会,到河南省新蔡县,在该县中学任校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孟士衡怀着胜利的喜悦,积极投入了战后的各种善后工作。10月,他任徐州日侨战犯管理所总务科长。不久,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愿望在战争的炮火中变成了泡影。目睹国民党背信弃义、把人民推向战争深渊的行径,孟士衡毅然辞去官职去南京,投入了人民民主革命运动。1947年秋,孟士衡在李济深、王葆真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国民党促进会,从事民主促进运动。

1948年1月,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及其他民主党派的代表在香港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组成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成立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联合政府。孟士衡任民革南京分会主任委员,负责南京地下民革的领导工作。

孟士衡非常崇敬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不断革命的伟大精神,他服膺孙中山先生遗愿,真心热爱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工作期间,他积极阅读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著作。有一次,他得到了一本毛泽东写的《论联合政府》,如获至宝,反复阅读,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为了配合共产党的地下斗争,积极组织和指导南京学生的“反内战,反饥饿”示威游行,并组织民革的外围组织“中国宪政会”进行合法斗争。

1948年秋,全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党的统治从根本上开始动摇,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促使国民党反动统治必将灭亡。在这种形势下,孟士衡等在南京的民革进步人士积极开展活动,用实际行动迎接解放大军。当时,担任民革南京分会主任委员的孟士衡,经常搞地下联络,来往于沪宁道上。民革沪宁区委员会则秘密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在共产党员吴士文、肖俭魁的参与和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京沪(南京、上海)特派员、民革上海临时工会主任委员王葆真、孟士衡等的组织下,积极筹划及组织起义,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

地下民革原“民联”成员刘海亭,是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北区指挥官兼警察厅北区警察局长,受他直接指挥的军警有八个团。当时,国民党五院及各重要部门都在该区;李宗仁、何应钦、张群、谷正纲等人的公馆也在此区。这些部门和公馆的警卫兵都受刘海亭的调遣并受他节制。根据这种有利条件,孟士衡等制定出先通过刘海亭控制北区,扣留李宗仁等重要军政要员,使国民党的指挥中心陷入混乱,然后在南京发动由5000余人参加的起义的计划。刘海亭还与其结拜兄弟、在国民党警察学校时的同窗、时任首都警察厅中区警察局局长马广运取得联系,要他配合。在上海,王葆真于1949年2月通过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刘昌义准备起事。另外,还通过李泽龙的关系与吴淞附近的国民党驻军取得了联系,到时一起行动。

各项行动正在按计划进行,没想到此事却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南京卫戍总部稽查处派特务秦范五、马志清等跟踪监视,起义计划终于暴露。1949年2月,王葆真、孟士衡、刘海亭、马广运、吴士文、肖俭魁等在南京和上海的50余名地下组织成员及其有关人员被捕。

孟士衡被捕后,国民党在《中央日报》上大肆刊登“孟士衡为阴谋暴动颠覆政府的首要人,必须依法制裁”的舆论,并对他进行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1949年5月9日下午3时,孟士衡与吴士文、肖俭魁两位共产党员一起被绑赴刑场枪决,孟士衡牺牲时43岁。当时的上海《新闻报》载文称“孟士衡、吴士文二人各中三枪毙命,肖俭魁中四枪气绝”,可见他们的就义之英烈。

孟士衡等被害后,沪宁地区以外的几处准备起义的部队大部分起义成功,孟士衡等英烈们的壮举并未白费,终于实现了生前的遗愿。孟士衡烈士的遗骨被安葬在上海江湾公墓。解放初期,王葆真等人曾去扫过墓,但后来因种种原因,“一抔黄土埋忠骨,荒草蔓烟无人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孟士衡的历史进行调查,并于1981年正式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南京日报》曾刊登了“民革南京地下组织负责人孟士衡被追认为烈士”的消息。《上海民革报》也于1981年11月30日登载了刘海亭、许卜五、梁佐华三位老民革成员撰写的“‘京沪暴动案’与地下民革”史料片断,记述了孟士衡等在解放前夕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况。孟士衡烈士的光辉一生终于得到了历史的公认。对此,生者感奋,死者当亦含笑九泉。

(金哲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