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2-22 08:25

赖宁,1973年10月出生在四川省石棉县。这里,偏僻而又封闭,文化教育水平不够发达,但赖宁求知若渴,酷爱读书。小学三年级时,他便获得了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比赛一等奖。每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问他要什么礼物,他总是回答两个字:“要书!”为了满足赖宁爱读书的求知欲望,爸爸妈妈给他订了《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少年百科知识》等报刊,为赖宁学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一次谈理想的少先队中队主题会上,许多男队员表示长大以后要当军官。赖宁说:“我长大了要像李四光那样,当一名地质学家!”辅导员问他为什么,他答道:“咱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不是已经发现许多石棉矿吗?一定还会有其他什么宝贝,我要把它们找出来献给祖国,这就需要学习李四光。”在他的提议下,四年级成立了一个探险队,大家推选他做了队长。从此,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县城周围的山峰发起了一次次“进攻”。赖宁的爸爸是县水电局局长,在他兄弟四个的孩子中,唯有赖宁是男孩。因此,家里把赖宁视为掌上明珠。可是,赖宁从不娇惯自己。有一年暑假,赖宁和两个小伙伴带着手电和蜡烛去探险钻洞。那洞口很小,只能进一人,里面有30多米深,蝙蝠乱飞,十分吓人。小伙伴们很紧张,赖宁安慰他们说,他已经钻进去一回了,如果氧气不够,蜡烛就会熄灭,便赶快撤退。在他的带领下,小伙伴们成功地进行了入洞探险,还逮了几只蝙蝠当战利品。

一个星期天上午,赖宁和两个同学到学校出黑板报。他们说笑打闹,磨蹭了两个多小时才写好一半。一看11点了,才急急忙忙地完成了另外一半的任务。在回家的路上,赖宁的心情沮丧极了,他开始痛恨今天的行为:白白浪费了将近两个小时呐!这样下去还想干成什么大事呢?晚上,他在灯下写了这样一句话:“浪费时间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从此,赖宁严格地要求自己,珍惜每一秒宝贵的时间。一天下午放学,周玄与赖宁约好,晚上7点在周玄家做一件事。傍晚,周玄匆匆地吃完饭,开始专心等好朋友的到来。6点半的时候,周玄着急起来:赖宁怎么还不来呢?莫非他忘了?或者又被什么东西给迷住了?到6点50分的时候,周玄再也等不下去了,一口气跑到赖宁家,想看个究竟。他一进水电局宿舍大院,便瞧见好朋友正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看书呢,立即不满地嘟哝说:“约好时间,你怎么还不来呀?”赖宁冲他抬起戴着表的手腕,说:“咱们约好7点整见面,还差6分钟呢,慌啥子嘛!”说罢起身。等他们走进周玄家的时候,恰好7点整。

王海是赖宁的好朋友,他父亲早逝,一家五口人仅靠母亲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加上家务繁重,王海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赖宁看到这些,心里很是着急。从此,他不顾自己身体单薄,常常帮助王海学习功课和做家务事。为了增加一些收入,王海家成批地做蜂窝煤炉芯卖。做炉芯可是件苦活儿:先要上山背黄泥,然后用它和石棉灰掺合,干起来又脏又累。但赖宁只要有时间,总是默默地帮王海干。有一次,赖宁背着黄泥从山上下来,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几乎迈不动步子了。王海心疼地劝他说:“你身体不好,又戴着眼镜,山路不好走,你就不要来背泥土了。”赖宁却摇摇头,说:“我们都是好朋友,你家有困难,我怎么能眼见着不来帮忙呢?再说,我还没有你背得多。”替朋友急,为朋友想,已成为赖宁的习惯。他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要是从小就自私狭隘,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别人,这样的人生活起来也没有多大意思。”

为了全面发展,赖宁除了读书学习和探险锻炼以外,还爱好科学小试验、书法、绘画、吹笛子、弹电子琴、踢足球、集邮、打乒乓、下象棋等等。他先后在雅安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和石棉县少年儿童书法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1986年9月,赖宁在全县城乡1264名考生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雅安地区重点中学——石棉县中学。临离开母校的时候,他把上山探险寻找的矿石标本装在一只精致的盒子里,送给母校供师生们上自然课使用。那盒子装有水晶、云母、麻玄石、松花石等矿石,它们闪耀着赖宁热爱母校的一颗心啊!

进入中学后,赖宁读了一本介绍太阳能的书,便找来聚光镜和小木板,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爬到楼顶上干了起来。他特别喜欢“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想把它烧灼在木板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可该诗的笔画复杂,很难用太阳能烧灼。但赖宁不怕困难,奋战三天,终于成功了。他高兴地满院子喊:“快看,这是太阳能的杰作!”

作为一个山区少年,尤其是酷爱探险的缘故,赖宁对家乡的大山和森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保护森林》一文中写道:“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净化空气、储蓄水分,还可以保持水土。同时,它又是珍禽异兽的栖身之地,所以保护森林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的消息传来时,赖宁心痛极了。他不仅呼吁人们保护森林,自己更是首先做到。一次,搞卫生的时候,他不小心将教室门口刚栽活的一棵小树弄断了。第二天下午,他拿着一棵小树和锄头,来学校补栽。从此,他精心地照料这棵树,还制作了一个小木牌,写上“爱护小树”几个字,挂在树上。春游的时候,同学们对野炊很感兴趣。野炊后,赖宁总是检查临时火灶,防止引起山火。他搬开搭火灶的石块,认真地用手摸来摸去,直到熄灭了所有的小火星才离开野炊地点。每年3月的植树节,他都积极与同学们一道参加植树活动。

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左右,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通讯信号线,因八级大风的吹刮摆荡碰到高压线上,线路短路碰火,火花掉入干枯的草地,引起了山林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刹那间海子山上下一片火海。大片国有森林、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威胁。

赖宁刚写完作业,下楼上厕所。刚走下楼来,他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像接到了最神圣的命令一样,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骑上自行车就飞奔火场,加入了1000多人自发组成的救火队。

那天火势极其凶猛,火焰高达二、三十米,火速每秒达10米,几乎像火龙一样腾跃挺进着。赖宁和他的伙伴们英勇顽强,一次又一次地冲向火海。

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明确确定:“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因此,在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为了保护学生、妇女和老人的生命安全,强行命令用汽车将他们送下山。赖宁、周伟和王海也被拉上了汽车。当汽车在下山途中停车加水时,不知哪个同学遗憾地说:“咳,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风趣地说:“看不成《再向虎山行》,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伙伴们听后都开心地笑了。

这时,下面的大火又疯狂地扑了上来。赖宁已经与烈火搏斗四个多小时了,虽然又饿又累,但一见大火,他又冲了上去,参加扑火战斗。当防火队员们再次把王海、周伟拉上汽车的时候,却没有找到赖宁。防火队员们一边救火一边继续寻找。大火终于被扑灭了。3500多亩森林保住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石油公司油库都平安无事了。可是,第二天上午9时,人们在昨夜火势最凶猛的过火林带里,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右臂紧紧挽住一棵小松树,额头搁在山坡上,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一个胸怀大志、充满探险求索精神的少年不幸牺牲了。

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他“英雄少年”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在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的日子里,由共青团中央、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中央电视台联合开展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评选中,赖宁名列第一。

1989年10月12日上午,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阳光明媚。德高望重的邓颖超向“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颁发了金质奖章。她紧紧握住赖宁父母的手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国家培养教育出赖宁这样的好孩子,这样了不起的少年英雄。他不仅是你们的光荣,也是全国少先队员的光荣。他今天没能来,我感到惋惜和悲痛。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的事迹将世世代代传下去,永垂千古!”

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和优秀少先队工作者时说:“看了少年英雄赖宁的事迹报道,我非常感动。赖宁作为一个14岁的孩子,能见义勇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国有一亿三千万少先队员,如果都像赖宁和十佳队员那样,有对祖国、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勤奋学习、坚韧不拔,具有钢铁般的毅力和意志,我们的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