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才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11 14:53

李天才,字达之,1909年出生于宁夏中宁县枣园乡的一户农民家庭。13岁起在枣园小学读书。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思想传入宁夏,教育界引进新式学制和课程,民主革命思潮迅速兴起。李天才在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带动下,努力学习新课程,同时剪去长辫子,留短发,穿上时兴的学生制服,与当地乡村私塾旧习惯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以自己是新时代的学生为荣。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内蒙古五原誓师,改称国民联军参加北伐战争。部队经宁夏入甘援陕,国民联军政工人员沿途深入城乡宣传国民革命的宗旨,依靠当地民主人士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枣园小学师生开始走向社会,开展集市宣传活动,并且在国民联军政工人员的支持下,把当地集市管理收益从绅士手中转归学校作为办学费用。李天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国民联军驻宁期间,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普遍购置了体育器材。李天才身材魁梧,于当年秋作为县代表队的成员参加了宁夏省首届运动会,且有一个项目获得第二名。从此,他成为学生中的一名佼佼者。

1930年春,李天才考上宁夏惟一的一所省立中学——宁夏中学。该校师生大部受过大革命的教育,思想十分活跃。李天才接触到梁大均、杨生连等许多进步同学,课余时间常有聚会。10月,杨生连因反对学校分配助学金不公等原因被学校开除学籍。梁大均和李天才领头声援,坚决反对开除杨生连。由于学校态度强硬,梁大均和李天才等决定发动全校学生举行罢课。这时,学校地下党负责人,原中共北平市委成员、组织部长杜润芝与邹逸民等分析了斗争形势,建议梁大均和李天才广泛联络进步同学,提出“驱逐绅士校长徐宗儒”、“拥护杜立亭(原教务主任)当校长”等口号。李天才和梁大均到各班召开演讲会,组织积极分子在校内外贴标语,使罢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宁夏省政府对学潮采取高压手段,派出警察抓走杨生连等13名学生。这一暴行激起了进步师生的愤怒和社会各界的同情。为了营救被捕同学,杜润芝等发动学生走上街头游行抗议,使学潮越闹越大,轰动了宁夏省城银川。由于梁大均被列入逮捕名单,李天才单独承担学潮的领导工作。他四处奔走,动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设法营救被捕同学,动员被捕同学在看守所“闹狱”,使政府当局陷入被动地位。当局不得不接受师生的要求,任命杜立亭为校长,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在学潮期间,李天才表现出追求进步、诚恳老实、联系群众等优点,在杜润芝等共产党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潮取得胜利以后,宁夏省政府当局怀疑背后有共产党的支持,不久便以安边小学教师王鼎三给杜润芝信中有共产党的号召为由逮捕了杜立亭和杜润芝,同时解聘了邬逸民等进步教师,党组织随之解体。杜润芝在宁夏监狱中,利用看守对李天才、梁大均等探监时管理松驰的机会,了解监外的情况。1931年初,他吸收李天才加入了共产党。4月,杜润芝在狱中与陕北特委派来的张德生会见,确定宁夏当前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开展武装斗争。随后,他和梁大均、李天才安排了宁夏武装起义计划,决定以学潮中涌现的积极分子为骨干,在当地驻军中开展兵运工作,为发动武装起义作准备。

当时统治宁夏的国民党军阀是马鸿宾。马鸿宾部在北伐战争中加入冯玉祥国民军,1930年中原混战后离冯附蒋,由国民党政府委任其为甘肃省政府主席,宁夏省政府主席由他的叔父马福寿代理。冯玉祥利用西北原国民军旧部和地方势力,趁马鸿宾立足未稳,防务空虚,策动反马。杜润芝指示李天才在中宁一带的“反马”地方势力中发展可靠的力量,推进兵运工作。

中宁的地方“反马”势力主要是原来由各堡组织起来的保卫团、护路队。1931年冬,马鸿宾为了扩充势力,将护路队改编为正规军。枣园堡护路队被改编为暂编第七师特务营第四连(机枪连),驻中宁县城东街。连长孙天才是李天才的同学,完全支持“反马”。原恩和护路队大队长张自箴原是恩和小学校长,北伐战争时期与在国民联军内做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刘屏先等有交往,倾向革命,后任暂编第七师第二〇七团第一营营副。张自箴完全赞成“反马”起义,但他不能调动部队。经过商量,决定由特务营的司书孙进朝负责,秘密组织恩和一带的民间武装,待机踏营。同时,安排张自箴下属3个连的连长结拜兄弟,伺机内应。张自箴与李天才商量好后,借病请假去天津治疗,到天津会见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秘书、原恩和小学学生、他的表弟张子华等地下党员。随后到陇东甘军第十三师第九旅任旅长,准备策应宁安堡踏营和宁夏起义。

在杜润芝的领导下,李天才、梁大均等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在中宁、金积、宁夏府城、平罗等地掌握了驻军的部分官兵和革命群众。8月25日,兰州发生“雷马事变”,马鸿宾被雷中田扣押。甘宁两省的马鸿宾势力陷入困境。陕、甘、宁各派势力有联合夺取宁夏的趋势,杜润芝决定以“抗日救国西北军”名义发动宁夏起义,总部设在银川,由梁大均负责;宁安堡踏营,由李天才负责。

12月23日晚,月色朦胧。李天才和孙进朝等在中宁县城宁安堡南河桥外,集合恩和、鸣沙、长滩等处民间武装100多人到南洋行踏营。出发前,李天才作了简要动员,每人戴上一根红布条。

宁安堡南洋行是英商的一座大土寨,寨内驻有特务营营部和两个连的兵力。踏营队伍进了南洋行以后分成两路,由李天才和孙进朝分别带领,直扑一连和二连连部,夺取枪支,号召官兵们“反马”起义。这时,马鸿宾的一个亲信向踏营队伍开枪射击。踏营群众只有刀棒,没有作战经验,一时混乱,纷纷退出南洋行,各自疏散。李天才只身躲进孙天才连里,几天后被捕,关进宁夏监狱。

李天才入狱以后,在严刑拷打面前坚贞不屈,一直坚守党的秘密。当时,由于宁中学潮的领头人梁大均每次和进步同学聚会吃回鸡时吃鸡头,所以宁夏当局说他们是“鸡头会”闹事。马鸿宾集团在兰州“雷马事变”后,处于内外交困之中,对这次事件采取了宽抚态度。1932年初,李天才经亲友具保释放。

3月李天才应聘到枣园小学任国文教师,利用讲台宣传抗日爱国思想。在讲课文时,他感慨地说:“呜呼!烈士,我知之矣!如无大牺牲之决定,则无大事可做也……”有一次,他给学生出的命题作文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生沈德保的作文中引用古人“有道则显,无道则隐”等句,他在批语中写道:“文章没有志气,贪生怕死是个弱者。学生要有气魄,青年应该大干一番,创造新时代……”当时,正值全国同胞掀起反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的爱国运动高潮,李天才在学生中提倡不买日货,不吸双刀牌香烟,还自编一首抗日歌曲,教学生唱。歌词是:

同学们,认真听,滔天大祸已来临。

来得凶,来得猛,来了日本鬼子兵。

鬼子兵,占东省,烧杀抢掠任意行。

救同胞,救兄弟,赶快起来打敌人。

拿起枪,拿起炮,打败鬼子享太平。

李天才教书时间不长,但他言传身教,激励学生爱国热情,在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2年3月,杜润芝经杜斌丞等营救出狱,在去兰州途中到中宁枣园堡停留,要求李天才随后去兰州。李天才借故辞职,于5月份到兰州找杜润芝,暂时安排在兰州百货税局工作。这时,正好第一次“水泉兵暴”失败,谢子长、焦唯炽、王儒林等起义领导人都转移到兰州与杜润芝、邬逸民等会合,聚集了70多人,准备第二次“水泉兵暴”。谢子长等在兰州取得杜鸿范(甘肃省参议员杜斌丞的儿子)的支持,截得陕军警备第三旅的一批武器和物资,筹到一笔经费,遂任命李天才与吴景敖、王永昌为经济委员,配合杜鸿范把枪支装入麻袋,雇来几只皮筏,从兰州广武载上谢子长等全体人员和物资顺流而下,直奔靖远。

5月26日到了河口后,改走旱路。大家翻山越沟,把物资运到靖远县米家窑。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山地,李天才和王永昌等将一部分子弹、军装用席子捆好,藏进窑洞,准备兵暴后扩大红军时取用。第二天,谢子长让王儒林和杜润芝给大家作了政治动员,正式成立了陕甘工农红军游击队。到了靖远北面的水泉堡以后,游击队公开挂起了陕甘工农红军的旗帜,队伍扩充到200多人。李天才负责筹粮运驮,按指挥部的计划,保障红军的供给,准备打击敌人的进犯。

6月2日,红军游击队打败了敌王子元旅的进攻,接着向海原县转移。队伍经裴家堡到白茨林时,李天才根据指挥部的决定,率领后勤人员打开地主家的粮仓,分粮食给贫苦农民。红军和全村百姓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游击队到了海原的园子河以后,谢子长调回陕西。部队缩编为一个支队(即三支队),由王儒林任司令员,杜润芝任政委。李天才仍任经济委员,搞后勤工作。

随后,游击队在靖远、海原、会宁、榆中、景泰五县广大地区打游击,壮大队伍。红军的声威震撼了陕甘宁大地,7月初回到水泉堡时,受到贫苦群众的热烈欢迎。中宁县保卫团的李子和、中卫的孙绍堂等也率队前来参加。这时,游击队扩大到七八百人。李天才和后勤人员在征战途中找来的几个铁匠,在水泉堡西边支起炉子,赶制大刀、长矛,白军中逃跑回乡的修枪匠也带工具来到水泉为红军修理枪械。这时,在李子和的队伍中有一些李天才的老乡。当他们见到半年前在宁安堡踏营时被捕的这位“满天飞司令”也在红军指挥部时,格外亲切和崇敬。有的人说:“想不到李天才真的是共产党!”

第二次“水泉兵暴”失败后,李天才遭到通缉。8月间他回家隐蔽,不久又化装为黄河船工,乘船到包头转火车去北平。他的学生赶到码头,送他一些银元。

到了北平,李天才在宁夏旅平同学会见到许多同学。不久与地下党接上关系,在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秘书张子华领导下做地下工作。张子华是李天才在宁夏中学时的同学,1930年到北平读书时入党。他安排李天才住在西城区水月庵七号。同时要求李天才到附近工厂做工,熟悉工人生活,组织红色工会,宣传抗日。李天才有时晚上出去刷写标语,散发传单,后来在北平后门洋车工会和东城区俄语商学院建立两个据点,与华北总工会办事处负责人饶漱石、秘书张子华保持联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李天才化装成洋车夫,经常与洋车工人生活在一起。有一次外出联络时,据点被特务盯上,里面接头的同志十分危险,李天才冒险闯进院内大声说:“老张,请客在东来顺,大家在等你们。”特务以为开会地点改了,妄想一网打尽,便掉过头来在李天才后面跟踪。李天才到了大街人多处登上电车,在电车工人的掩护下甩掉了跟踪的特务。有时,为了避开警察的追捕,他躲进寺庙,潜在神像后面,或者在棺材下隐藏,斗争极其艰险。

1932年11月,中共张家口特委成立以后,大力支持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与侵入华北的日军宣战。华北总工会派一批党员到察哈尔工作。李天才作为华北总工会的巡视员,大力支持平绥铁路工人“支持抗日,反对投降”的斗争,反对国民党当局中断平绥铁路交通,配合日军夹击抗日同盟军的阴谋。1933年八九月间,抗日同盟军失败,李天才等回到北平继续搞工人运动。不久,李天才在门头沟被捕。

李天才被捕后,被送到天津监狱。他始终坚持顽强斗争,面对敌人烙铁烫等极其残忍的酷刑,仍坚贞不屈。敌人费尽心机,一无所获,最后将年仅24岁的李天才毒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