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山:“大丈夫为国捐躯,份内事也”

来源:湖北政务服务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7-04 13:42

李德山,名亭昭,号泽三,1868年4月30日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宣一里孔村(今江口镇东升村),幼时取名七生。李德山的父亲李七,身材魁梧,爱好武术,经常带孩子去邻村武馆观看人家练拳习武,渐渐地李德山迷上了武术。12岁那年,父亲带他到桂平西山游览,遇到了龙华寺的了一法师。了一法师早年在河南少林寺出家,武功高强,精通佛学。李德山偶然看到法师显露身手,喜不自禁,跪求法师收他为徒。了一法师感其至诚,便收纳他为寺中劳动僧。入寺后,李德山在法师的指点下,日夜练武习拳,数年之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1884年,李德山的父亲辞世,他只好拜别师父,回乡操作家事。同年秋天,宣一里举行游神赛会,在江口圩摆设擂台,比武助兴。李德山跃台攻擂,打败外地拳师,一时名噪浔州府。

19世纪70年代,法国殖民军入侵越南,进逼广西,清政府为了拱卫南疆,派兵进驻越南北部。1883年12月,法国侵略军向清政府和活动于中越边境的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发起进攻,挑起中法战争。1885年初,法军攻占越南军事重镇谅山,逼近镇南关(今友谊关),清廷震动。3月,清朝帮办广西军务、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镇守南疆。冯子材到任后,随即在钦州招募新兵。李德山闻讯后,从浔州一路跋山涉水来到钦州,应募入伍。先当一名什长(辖10名士兵),后来,上司发现他孔武威猛,便调他进入冯子材的亲兵营,当一名副管带。大敌当前,李德山向冯子材献上一计:专门成立一支大刀队,以大刀与敌短兵相接,避敌火器善远战之长。于是,李德山被擢升为管带,并担任大刀队长。镇南关战斗打响之后,李德山率领大刀队跃出战壕,冲入敌阵,杀得敌人鬼哭狼嚎,自己也多处中弹受伤。经过一番激战,冯子材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1885年6月9日,清政府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法战争宣告结束。此后,清廷裁汰冯子材部官兵,李德山满腹牢骚地回到桂平老家。

回到家乡后,李德山郁郁寡欢。有一天,他到江口赶圩,看到两个大汉杂耍卖艺,便向旁人打听来由,知道两人是驻扎在万江村的天地会“嘉义堂”的成员,他们的头领叫张家驹。天地会“拜天为父,拜地为母”,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李德山对它产生了好感。于是,几天之后,他来到万江村,加入了天地会。张家驹看到李德山精明强干、武功高强,不久便主动让堂主之位于他,李德山就这样被推举为“嘉义堂”最高首领“大哥”。李德山任堂主后,整顿内部,严明纪律,只许会员打劫为富不仁者,不准伤害无辜百姓,告诫会员一切要以反清大业为重。“嘉义堂”经过整顿后,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声名鹊起,附近乡民争相入堂,不到半年,会员从原来的200多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

1900年,清政府被八国联军打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向列强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清廷为了支付赔款,成倍地加征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是年,广西又发生大灾荒,饥民遍地,浔州府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尖锐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强烈的反抗斗争,广西各地会党、游勇纷纷起事反清。1903年,左江地区会党首领黄明堂在中越边境频频袭击清军,邕宁义军首领王和顺率“安勇军”在南宁大败清军。李德山闻讯,便把“嘉义堂”武装扩编到四五千人,并决定响应各地会党起义。他与广东天地会首领左麟书取得联系,密谋同时发动起义,李德山攻桂林,左麟书打广州,遥相呼应。不料,起义尚未举行,奸细就向清政府告了密。清政府随即悬赏缉拿李德山。这样,李德山只得携带家室,由桂平孔村迁居到柳州府罗城县龙岸乡,化名“谭三”,靠务农和当游贩维持生计。

1904年6月,游勇陆亚发发难反清,率万余人攻占柳城、庆远(今宜州)。李德山闻讯,便重新打出“嘉义堂”的旗号,在三岔圩起事。清廷急调重兵围攻,义军不支,终告失败。1906年夏天,李德山与柳城会党首领欧华周商定,分别在罗城、石龙同时起义,然后会攻柳州。由于叛徒告密,起义计划又告流产,李德山被捕,被关押在柳城县监狱。半年后,欧华周买通官府,将李德山保释出狱。屡次起义屡次失败,李德山感到苦闷彷徨,前程茫茫。

1905年,也正是李德山积极从事反清斗争的时候,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同年,同盟会会员刘古香回到柳州,以办学为名,秘密宣传革命,因而结识了李德山。刘古香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向李德山介绍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苦闷彷徨的李德山听后感到耳目一新,热血沸腾。刘古香介绍李德山加入了同盟会。不久,刘古香、李德山等人联系柳城、庆远一带的会党,组织民军,再次准备武装起义。1909年,刘古香、李德山二人起义反清,但在清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下,起义又遭失败。清政府又着力缉拿刘古香、李德山,二人只好避走浔州府城。1910年,李德山又来到平南县丹竹都兴村,在韦氏宗祠的武馆里当了一名拳师,教导出了豪侠仗义的都兴“五虎将”:韦统铃、韦统淮、韦树模、韦荣初、韦斯昭。授艺之余,李德山向“五虎将”介绍了孙中山的同盟会纲领,引导他们立志反清、救国救民,并把他们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1年春,各省的同盟会骨干成员按照孙中山的部署,汇集广州,准备再次发动反清起义。李德山奉命带领包括“五虎将”在内的28名同盟会会员赶往广州。同盟会准备起义时,清政府也加强了广州城的戒备,加紧搜捕革命党人。起义总指挥黄兴看到形势紧急,决定于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提前发动起义。但是,起义统筹部编制课的负责人陈炯明主张推迟起义,有人则临阵退缩。

这时,李德山朗声说道:“事已至此,岂有退却之理?我们只有死得其所,才不负同胞重托。即使失败,四万万同胞自有人响应继承,何必多虑!”黄兴听后高兴地说:“你的话正合我意。”随后又说:“我今天既入五羊城,不举事就不打算出去。”李德山激动地表示:“德山亦甘愿与克强先生共生死!我们广西同志既已来到广州,若举事不成,绝不活着回去!”

于是,黄兴最后定在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李德山又表示:“我们广西人历来惯打头阵!参加先锋的二三十个同志,人人懂得惟有革命成功,国家民族才有希望,个个抱定决心,到起事那天,一定要冲锋在前,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亲率100多名敢死队员攻打两广总督衙门。李德山带领数十人作为先锋,从正门发起攻击,打垮总督张鸣岐的亲兵卫队,击毙清军管带金振邦。狡猾的张鸣岐听到枪声后翻墙逃跑,黄兴只好下令火烧衙门,随即率队退出。

这时,广州水师提督李准、陆军提督龙济光率领清军包围了起义军。李德山率领广西籍战士且战且走,撤入小北门高阳里源盛米店,用装满大米的麻袋作掩体,坚持战斗。由于子弹不够,清兵又火烧米店,李德山等人从烈火中冲杀出来,与敌人展开肉搏战。由于寡不敌众,韦统铃、韦树模、韦统淮、韦荣初壮烈牺牲,李德山腮颊中弹,血流如注,力尽被俘。韦云卿与林盛初突围后,亦被巡警捕获。

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审讯李德山。他早就听说李德山武功高强,今又亲眼看到他高大威武,便想劝降并收为保镖,说道:“若能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则尚为时未晚。本提督宽大为怀,当奏准朝廷,网开一面,准予戴罪立功。是则富贵荣华,唾手可得。何去何从,还望李先生三思。”李德山大义凛然地说道:“大丈夫为国捐躯,份内事也。我岂不能致富贵者,是因不能如你辈认贼作父,不知羞耻!”

清朝官员劝降不成,只好把这个坚贞不屈的反清斗士杀害了。是年,李德山年仅42岁。事后,人们将李德山遗体入殓,埋葬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李德山为了推翻帝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革命业绩永彪史册。

(赖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