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中国共产党的一位真诚朋友

来源:中共株洲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4-23 11:22

刘斐(1899—1983),湖南醴陵人。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主任作战参谋,国民政府第四集团军高级参谋兼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教育长,国民党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厅长、次长,军令部次长,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部部长、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副主席等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常务委员,第五届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899年2月5日,刘斐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今芦淞区姚家坝)。1917年投笔从戎,后就学于广西南宁讲武堂和广东西江讲武堂,受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影响投身国民革命。北伐战争期间,刘斐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主任作战参谋,协助国民革命军代总参谋长白崇禧指挥作战,因其才华出众、韬略过人,深得上级的信任。同时,他与国民革命军内李富春、朱克靖、林伯渠等共产党员接触,深受影响和受益。

大革命失败后,刘斐到日本学习军事,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步兵专门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1934年春,刘斐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拒绝为蒋介石充当幕僚,仍回广西,报答白崇禧、李宗仁的知遇之恩,出任第四集团军高级参谋兼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教育长,协助白崇禧培养民团骨干。他利用职务之便,加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抗战的需要,重视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训练。刘斐除了教学,还介入反蒋活动。他受白崇禧之托,回湘策动何键。他以休养为名,隐居南岳,相机行事。何键本是在桂系扶植下才担任湖南省主席的,因而对李宗仁、白崇禧旧恩不忘。后桂系败北,在蒋介石逼迫下才与桂系为敌。刘斐策动何键联合反蒋达到目的后,接着又去广州策动陈济棠反蒋。他利用留居广州的国民党元老派邹鲁、古应芬等进行劝说,终于促成陈济棠联合桂系反蒋,爆发了“两广事件”。后来,应程潜之约与桂系斡旋,和平解决“两广事变”,实现共同抗日。

全面抗战时期,刘斐是国民党中坚决主战的抗日派人物,先后任国民党对日作战大本营作战组中将组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令部厅长、次长等职。1938年3月,刘斐赴前线协助李宗仁部署徐州会战,与日军大战台儿庄,歼敌2万人,第一次从正面战场给敌人以重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此后,又参与指导武汉保卫战,毙伤日军5万以上,炸沉敌舰上百艘,击毁敌机近百架。1938年10月,刘斐从武汉撤退至衡山,出席蒋介石在南岳召开的军事会议,升任军令部次长,继续参与对日作战的策划和指导,直至日军投降。在南岳会议期间,与周恩来的长谈使他获益甚多,后来他对友人说:“衡山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抗战胜利后,刘斐任国民政府国防部参谋次长。因对蒋介石的独裁专制和内战政策非常不满,从1945年秋起便多次辞职,均未获准。1948年6月,何应钦取代白崇禧任国防部长,白崇禧改任华中“剿匪”总司令。因与白崇禧关系密切,刘斐便以“对日作战是内行,对内作战是外行”作托辞,于12月辞去参谋次长之职,只挂一个最高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空衔回到长沙,开始致力于结束内战、共商和谈的和平事业。他利用与桂系白崇禧的特殊关系,积极为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出谋划策,排困解惑,深得程潜器重。刘斐为促成程潜在湖南起义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帮助程潜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计调陈明仁,帮助程潜掌握兵权;二是授计程潜金蝉脱壳去邵阳,随即又回长沙起义。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推李宗仁出来过渡,提出和平谈判,刘斐被指派为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谈代表团成员之一。4月1日,刘斐赴北平与中共代表团协商《国内和平协定》草案。当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协定上签字时,刘斐愤慨至极,决定留在北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刘斐从北平秘密抵达香港,继续开展促进国内和平和脱离蒋介石政权运动。程潜在湖南起义后,刘斐公开发表《告国民党陆海空军全体将士书》,号召国民党军全体将士效法程潜、陈明仁将军的义举,弃暗投明。8月13日,刘斐联合贺耀祖等44名国民党知名人士举行港澳记者招待会,宣布《我们对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公开同国民党政府决裂,当时被称为“香港起义”。9月21日至30日,刘斐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随后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刘斐30多年如一日,始终真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事业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刘斐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对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总是不会忘记的。特别使他难忘的是,去武汉任职之前,毛泽东主席与他几次谈话。他曾回忆:有一次,毛泽东亲切地叫着他的字号,问他:“为章,你看我国能不能统一?国家能不能建设好?”当时,他认为毛泽东主席向他提出如此重大的问题是对他的高度重视,便慎重考虑后才回答:“一百多年来,列强鱼肉我国,分裂中华,压迫我们,这固然是祖国分裂、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自辛亥革命以来,派系繁多,战争连绵,民不聊生。甲派上台,打倒一切,乙派掌权,一切打倒。如此反复,谈何统一与建设?”毛泽东仔细听完后说:“共产党不搞打倒一切,只打倒那些罪大恶极而又顽固不化的反动分子,其余的人只要他愿意爱国,维护统一,我们就同他讲团结,有一技之长者统统包下来为新中国服务,你看怎么样?”他一听毛泽东如此宽宏大度,实感其伟大而英明。

刘斐的著作有《现代工兵论》《现代国防概论》《现代国防常识》《论突击战与闪电战》《敌我战略战术研究》等。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刘斐在逝世前口述《叶老颂》一文,奉劝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尽早进行和谈。

1983年4月8日,刘斐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乌兰夫称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人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也是我们党的一位真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