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提出中国“十大发明”的钢铁大师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5-25 13:46

柯俊(1917.6.23—2017.8.8),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金属物理、冶金史学科奠基人。祖籍浙江黄岩,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8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后担任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讲师。1953年回国,先后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和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并担任学部常委。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荣誉奖章,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柯俊:提出中国“十大发明”的钢铁大师

■吕科伟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间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

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的奠基人。20世纪90年代初,他积极推动了国家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员。柯俊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他是著名科学家,更是一位爱国者。

用科技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柯俊祖籍浙江黄岩,1917年6月23日出生于吉林长春。1931年,年仅14岁的他正满怀憧憬地享受高中新生活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东北,学校被迫停课。1938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柯俊来到国民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作,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把长江中下游城市的重型机械、化学工业和纺织工程等设备迁到川陕滇贵等地,以免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

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残酷的现实使柯俊深深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暗自下定决心: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自己的专长,用科技来改变国家的命运。1944年12月,柯俊获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学术奖金,争取到机会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理论金属学系学习,师从当时著名的金属学家迪·汉森教授。

在英国,柯俊选择铜再结晶作为研究项目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随后接受了金属学系工业实践性的课题,研究低碳钢在焊接时的变化。柯俊还接受了英国钢铁协会下达给迪·汉森的科研课题,阐明钢中过热和过烧机制。据此发表的论文《钢在过热过烧后的晶粒间界现象》解决了长期困扰冶金界的一大难题,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1951年,柯俊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

“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

在海外求学的日子,柯俊没有忘记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繁重的课业之余,柯俊积极参加了留英中国学生同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柯俊时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鞭策自己不断进取,期待着回国报效的那一天。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是支撑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工业脊梁,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1949年,新中国钢产量仅有不到16万吨。缺钢少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共和国面临的一个难题。恢复、发展、提高产量,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钢铁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钢铁技术是当时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钢铁业发展亟需科技人才。

1950年末,刘宁一、周培源、涂长望等到英国访问,希望柯俊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筹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此期间,由于柯俊的研究成果举世瞩目,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德国马普钢铁研究所和印度国家冶金研究所等先后向他发出邀请,都被他谢绝。恩师姚南枝,时任台湾碱业公司总经理,也力邀柯俊去台湾,面对恩师,柯俊只能用“容图报于来世”婉言谢绝。

各种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都没有让柯俊有任何动摇,他心里始终想着祖国和人民。正如他对美国芝加哥大学金属研究所史密斯教授说的: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

临近回国之际,柯俊订购了很多书籍和杂志,定期寄回国内。这些书籍和杂志记录了当时最先进的材料和论文,为我国金属科研和金属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借鉴和帮助。

把加入共产党作为归宿

1953年8月,柯俊携妻儿离开英国,踏上归国之路。之后,柯俊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任教,开启了科技报国的新篇章。“祖国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不能挑三拣四,到哪个工作岗位都要好好干。行行出状元。”柯俊说。他先后担任过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教授、物理化学系主任、副院长和北京科技大学校长顾问等职。他是中国冶金与材料教育界、科技界的一代宗师,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为新中国冶金工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功勋卓著。

柯俊拥有战略眼光,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在学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了大批理工结合的优秀科技人才。他长期从事金属中相变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贝茵体切变理论,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为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钢铁金相学》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而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

柯俊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解决了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诸多实际问题。1983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2周年之际,柯俊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情地说: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知识分子,应该把加入共产党作为自己的归宿。有了政治归宿,他深感欣慰,更加积极努力地为科技兴国尽职尽责。

教导学生要珍视祖国给予的一切

中国的冶金技术有着辉煌而久远的历史,但在冶金技术发展的长河中却没有留下太多有价值的文字记载和历史资料。

在20世纪70年代,柯俊怀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毅然开始冶金史的系统研究。他重视实证,应用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古代钢铁制品,用铁一般的事实阐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开展国际交流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他对冶金史的卓越贡献,转炉发源地美国爱德维城授予他“钢铁大师”的荣誉称号。

柯俊通过研究,阐明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特别是钢铁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经济、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成为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研究中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为中国冶金史研究赢得了荣誉。柯俊及其团队利用现代设备,开展我国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的系统研究,发展了定量考古冶金学,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我国古代冶金史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为提高。

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他提出:中国古代并非只有四大发明,而应该是十大发明。与传统四大发明相比,水稻、丝绸、中医中药、瓷器、生铁及生铁炼钢、马术马镫这六项发明对人类生活与文明发展具有更直接、更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柯俊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新产品工艺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等奖励。

在日常交流中,柯俊常常教导学生要珍视祖国给予的一切。他计算国家培养一个研究生的投入给学生看,教导他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苛刻地要求做电镜前要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仔细,这样可以节省在当时还颇为可观的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设备上机费用。他常感叹:“为什么你们的学位论文致谢没有一个人感谢咱们祖国的?如果没有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如果没有国家提供经费给你们,你们如何能够做出这样的成果?”

2017年8月8日,这位钢铁大师走完了他的百岁人生。根据柯俊生前遗愿,他的遗体捐献给了母校武汉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教学。在生命之旅的最后,他仍选择为深爱的党和人民、深爱的科学事业尽最后一份力。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