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孟雄:从容莫负少年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18-07-11 19:46

何孟雄:从容莫负少年头

■新华社记者 陈宇箫

湖南炎陵县中村乡龙潭瑶族村何家组,有一座黑瓦白墙的江南古宅。宅子建于晚清,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何孟雄,就在这座“何家大屋”里长大。参加革命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当年小吏陷江州,今日龙江作楚囚。万里投荒阿穆尔,从容莫负少年头。”这是何孟雄一次入狱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一首诗。

何孟雄,1898年6月生,湖南炎陵人。早年在长沙求学期间,与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交往密切,建立了革命友谊。1919年3月,何孟雄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受《新青年》为代表的新思潮影响,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成为北京大学学生运动的重要骨干。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何孟雄和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加入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是全国最早的50余名党员之一;同年冬,当选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同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成员;1923年6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5月1日,任刚刚成立的京绥铁路总工会秘书长;1926年5月,调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1927年4月,调到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工作,任中共汉口市委组织部长。

在此期间,何孟雄作为北方党组织和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成员,参与发动和领导了京绥铁路、开滦煤矿、唐山铁路机车厂、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许多重大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9月,中共中央由武汉迁往上海,何孟雄也被调往上海,先后任中共江苏省委委员、淮安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参与领导江苏各地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农运动和开展武装斗争。

1931年1月17日,因叛徒告密,何孟雄在上海被捕。在狱中,他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崇高品格,宁死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

1931年2月7日,何孟雄与其他23位共产党员与革命者,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33岁。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首诗就是为了纪念这24位革命烈士所作。炎陵县档案史志局原局长张晓建说:“何孟雄曾多次入狱,在最困难的时候对党的忠诚、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始终不变,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新华社长沙2018年7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