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吾,1900年5月6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城郊乐善桥。他小时候只读过3年私塾,便跟父亲务农和做小生意,走乡串村,并练得一身武功,见到乡间的不平事,敢于挺身而出行侠仗义。豪绅卢兴岳囤积居奇,发天灾人祸财,盘剥饥民,农民敢怒不敢言。何振吾邀几位青年农民领头,带领乡民同豪绅论理斗争,迫使卢兴岳平价粜谷,清算账目,为穷人出了一口气。
在浏阳农民运动席卷全县时,何振吾作为农运骨干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作为跨党党员担任国民党区党部常务委员,领导家乡的大革命。长沙发生马日事变后,他以国民党员身份作掩护,从事浏阳县委的地下交通工作,坚持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土地革命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不断提高。
在何振吾的领导下,浏阳县苏维埃政府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为建设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1年秋季“扩红”运动中,他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很快将2000名青壮年输送到红十六军,壮大了地方红军主力部队。地方苏维埃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和金融流通,为红军作战提供人财物的有力支持。当时工农兵银行发行的票币只能在苏区流通,不能兑换成银元,更无法用于购买白区的物资粮食,制约着苏区经济的发展。何振吾指导县造币厂研制铸造出银元,解决了兑换和流通问题。群众拿到银元,可以到白区买回布匹、食盐、药品等苏区紧缺的商品。白区商人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苏区做生意。县造币厂因此名声大振,升格为湘鄂赣省造币厂,对于苏区的金融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密切政府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何振吾在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时常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文告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使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工农群众的拥护,苏区的各项事业都有一定的发展。
由于浏阳县苏维埃政府的工作成绩很大,何振吾于1932年调任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部长。当时敌人多次“围剿”苏区,党内“左”倾错误在土地分配上也有不良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一些问题。何振吾在1年多时间里,率土地部干部深入苏区各县,指导各级土地委员会重分土地、广泛查田,受到苏区农民的欢迎,有力地支援了红军的军事斗争,促进了苏区的各项建设。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后,何振吾受命于危难之际,肩负起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重任。由于敌情严重,战事紧张,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紧紧围绕着战争展开。为了解决红军粮食供应问题,他带领政府部门的干部抓紧秋收和购粮工作,做好商业、财政、生产工作,千方百计做好红军作战的后勤保障,受到红军指战员的称赞。1934年1月,在敌人5个旅的猛烈攻击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驻地万载县小源失守,省级机关和红十六师转移到铜鼓幽居,数千人的粮食供应顿时发生严重困难。省委决定转战新苏区,跳出敌人包围,解决经济问题。不料,在龙门山突围失败,省级机关和红十六师上千人壮烈牺牲,其中包括何振吾和他妻子郭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