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麟符: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

来源:赤峰市松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12-25 08:27

韩麟符,又名韩致祥,字瑞五,1899年农历正月十二日出生于热河省赤峰县哈拉木头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籍山西省榆次县沛霖乡东苏村。

少年时期,韩麟符在本村读私塾二年,后在建平新丘小学读完高小。1916年,韩麟符离开家乡,考入天津直隶一中读书。从此接受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不断传入我国的新思潮的影响,成为天津学生运动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五四时期有,韩麟符积极参加推动天津学生群众的爱国反帝运动。1919年9月,在周恩来等组织的“觉悟社”成立的当月,他和于方舟创立了进步团体“新生社”。1920年4月1日,“新生社”的机关刊物《新生》出版,“以发表新生社的主张和成绩与介绍新思想”为宗旨,“全带社会主义色彩”。同年秋,“新生社”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发行会刊,介绍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情况,宣传革命的主张。这一年的11月初,天津第一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诞生,“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集体加入。韩麟符成为天津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之一。1921年,韩麟符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23年1月,经李大钊介绍,他和于方舟、陈印潭(陈镜湖)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韩麟符受组织委派,到北京蒙藏学校开辟工作。经他介绍,包括云泽(乌兰夫)、奎璧在内的一批蒙古族先进青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3月9日,韩麟符在天津高等工业学校主持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1925年冬,李大钊在张家口主持成立“西北工农兵大同盟”,李大钊当选为大同盟书记,韩麟符、赵世炎被选为副书记。这一时期,中共北方区委专派韩麟符负责指导内蒙古的工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韩麟符以直隶代表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两次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其间先后在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工作,并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汪蒋合流,韩麟符奉组织命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党务委员会委员。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途中,在潮汕地区失败。韩麟符身染疟疾,匿居农村地下党员家养病,数月后辗转回到天津,找到顺直省委。1928年初,顺直省委组建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经中央批准,韩麟符被任命为书记。当时韩麟符正在京东从事农民运动,他设法筹得一笔款,派走了赴内蒙古工作的同志,而自己却被军阀溃军抢掠一空,困在京东。同年7月22日,顺直省委在天津召开扩大会议。省委认为韩麟符“主持同意接受张敬尧、徐永昌之委任,在京东收编溃军,且自行委派同志到军队工作,乱委同志军官名义,是犯了军事投机及组织上的错误,省委曾去信严禁这种军事投机工作,又不服从,反说省委指示与事实不符,实属违抗指示”,因此决议给韩麟符以“留党察看六个月之处分,并开除内蒙特委书记职务,请求中央批准(因韩同志之内蒙书记系中央批准)”。韩麟符对处分不服,曾向中央提出申诉,认为省委对他的处分根据与事实不符,省委负责同志也已经承认,且答应向中央更正,“但不久又不承认了”。不久,顺直省委对韩麟符的处分得到中央认可。

1931年2月10日,在顺直省委召开反“立三路线”大会期间,由于叛徒、特务曲步霄告密,天津公安局长张学铭以“共党罪”下令将韩麟符逮捕(同时被捕的有郑丕烈、杜真生、李希逸等多人),后押解到北平军分会军人反省院(即草岚子监狱)。韩麟符被判徒刑15年。1933年3月,经李锡九营救,韩麟符获释(未办任何手续),随即到孙殿英部任四十一军政训处长,随队伍开到包头。韩麟符到孙部后,主要工作是在平津一带招募了一批具有“左倾思想”的青年学生,建立了一支三百余人的“学生队”,并在“学生队”中开设马列课程,灌输革命思想。其主观目的是想为我党的土地革命增添一份力量,并创造条件将队伍接到陕北与刘志丹红军会合。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1934年,孙殿英不听南汉宸、李锡九(南、李二人当时均为孙部高级顾问)的意见,执意攻打宁夏,终归失败。韩麟符被国民党通缉在案,回到山西老家暂避。同年9月21日,叛徒、特务郑丕烈秉承军统特务机关旨意,携带特务机关提供的手枪、子弹、经费,事先侦查好韩麟符的住处、行踪,趁其不备,将韩麟符刺杀于东苏村外的一座小庙外。韩麟符遇害时仅34岁。9月28日,《华北日报》、《每日评论》等报纸,都以“共党韩麟符在晋被杀”为题作了报道:“前北方共产党首要韩麟符,自孙殿英失败后,即潜匿于榆次县乡间。近来陕北赤匪猖獗,韩又在榆次太谷等处联络地方土匪、流氓、烟客企图不轨,讵正在进行中,忽于本月二十一日,被人在榆次乡间(苏村)枪杀,身中数弹,当即毙命云。”

(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