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林(1900—1937),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四师师长。
郝贵林,原籍热河,出生于一个贫农家里,家境贫苦,很小就给地主扛活。后只身一人逃荒来到黑龙江省双城县的农村,又辗转流浪到珠河县(今尚志县),落脚在黑龙宫的一个山沟里,以开荒种地和采集山货为生。
1934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来到黑龙宫一带。郝贵林要求参加队伍未被批准,他一直跟着游击队走了半个多月,最终成为了一名抗日战士。他抗日坚决、作战勇敢,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被任命为哈东支队司令部政治保安队队长,担负保卫司令部的任务。9月,在保卫珠河黑龙宫游击区的战斗中,身负重伤,离队休养。
1935年1月,哈东支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赵尚志任军长。郝贵林伤愈后回到司令部保安连任连长。他率领保安连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在宾县境内缴了三道岗、包家岗、四道河子据点的大排队三十多支枪,在财神庙缴了“占北平”山林队的五十多支枪,接着调转队伍东进到延寿二区,缴了花砬子王成大排队的械,焚烧了乌拉草沟和姜家崴子局、所,又渡过蚂蚁河,深入到敌人统治势力雄厚的马鞍山、金坑等地,使延寿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郝贵林领导的保安连,如三军的一个拳头,指向哪里就在哪里打响。经过一年多战斗生活的考验和艰苦环境的磨炼,郝贵林成为了优秀的连队干部。
1935年夏,日军在帽儿山设立六县办事处,统一调动六县内的一切日伪军事力量,对三军和珠河游击区进行“讨伐”。在这紧要关头,珠河县委决定,三军扩建三个团,郝贵林任第四团团长。四团在郝贵林的指挥下,向下江(松花江下游)远征。他们从珠河越过方正县大小罗勒密,东进到依兰、勃利、桦川一带,同日伪军展开了激烈的游击战。进攻刁翎,首战告捷。接着攻打大小稗子沟,又取得胜利。根据三军司令部的部署,四团在江南勃利、依兰一带取得了粉碎日伪军冬季“讨伐”的胜利。不久,又攻破四道河子,冲破敌人包围,迅速转移到密山一带。
1936年春,三军一师四团扩编为三军四师,郝贵林任四师师长,率部活动在勃利至密山一带。他打过许多漂亮仗。在指挥密山哈达河战斗中,摸清了伪军二十六团、警察署和自卫团的部署,争取了伪军二十六团的三名士兵里应外合,进行突然袭击,并砸开仓库,缴获枪支一百五十余支、子弹数万发,活捉了伪团长,俘虏了二十多名伪军。他指挥的宝清伏击战、密山截击敌运输队、火烧石头河金矿局,都采取了先摸清敌情,后迂回突袭,速战速决,甩开敌人,立刻转移的战术,既打击了敌人,又保存了自己。在他机智英勇、灵活果断的指挥下,第四师在三江平原、完达山山麓纵横驰骋,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成为第三军中活动面广、战斗力强,给敌人很大威胁的一个主力师。
1936年9月1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建立,郝贵林被选为省委委员。1937年初,又兼任北满抗日联军下江办事处主任,除了领导四师钳制打击敌人、声援西征部队外,还担负着筹集给养经费的艰巨任务。
1937年7月的一天中午,郝贵林率领三十几人到勃利县青龙山小五站收取“红区地方款”,遭到二百多日伪军的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为保存实力,他让一连长带领队伍转移,自己和通讯员秦英泰留下掩护。敌人的几次冲锋都被打了下去,郝贵林估计队伍已经走远,准备撤离时,秦英泰中弹落马。郝贵林不顾一切上前搀扶,被飞来的一颗子弹打中右腿根部。此时,一连长等人迟迟不见郝贵林和秦英泰二人赶上来,立即带领队伍返回。战士们一边向敌人还击,一边搀扶起郝贵林,背起秦英泰的遗体,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途中,郝贵林终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时年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