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抗战英烈:洪麟阁

来源:中共抗战胜利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9-17 09:20

洪麟阁(1902—1938),冀东人民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一路军总指挥。

洪麟阁,原名占勋,又名洪冲霄,号洪侨,满族人,1902年出生在河北省遵化县地北头村。1917年,洪麟阁考入丰润县车轴山中学。他勤奋读书,成绩优异,课余博览群书,关心国家大事,从学生时代就立下了“纾国难,解民忧”的志向。1921年,洪麟阁就读于直隶法政专科学校。1921年底到北京,在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主办的讲演会上,他听到李大钊所作的专题讲演,初步领悟了旧中国所以穷困落后和被宰割遭侵略的根源。他引用李大钊在讲话中说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语,写成条幅,挂在寝室里,以激励自己不忘国难当头。1924年毕业后,便投身爱国将领冯玉祥统率的国民军,任冯玉祥部军法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军法处处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冯玉祥从苏联回国,重任国民军总司令,公开宣布拥护国民党,并率部进入陕西,进而又向河南进军,1927年经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河南省主席。此时,洪麟阁离开了天津,到河南省某县补员,担任主管司法的帮审,有时代行县长职务。

1933年5月,日本军队相继侵占长城各口和冀东各县,华北形势危急。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工作,冯玉祥、吉鸿昌等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洪麟阁随抗日同盟军进击侵犯察北的日伪军,收复一度被敌攻占的张北、沽源、康保等县城。后蒋介石派军队对张家口地区包围“清剿”,迫使冯玉祥下野。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洪麟阁为察哈尔抗战的失败惋惜,为冯玉祥的处境担忧,经反复思虑后,忍痛提出辞职。

1933年秋,洪麟阁辗转抵达唐山。经故友谷兴周推荐,他被聘为唐山《工商日报》总编辑,旗帜鲜明地抨击时政,大造抗日舆论。

1935年夏,洪麟阁应好友杨十三的聘请,与马其廷、连以农一起进天津市河北工学院任教,后晋升为教授。他寄期望于青年,经常对学生们进行爱国教育,指导学生阅读进步书刊,热情鼓励青年们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去。在“一二·九”运动中,他曾亲自指挥爱国学生与反动军警搏斗,举行全市学生大会,宣布成立“天津学生联合会”,并发出通电和宣言。会后,全市各校总罢课,揭开了天津市抗日救亡的新篇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洪麟阁与中共天津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成为天津各界民众抗日救国会负责人之一。此时,党中央派李楚离、胡锡奎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洪麟阁作为党外人士、社会名流,被吸收为“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在党的领导下着手准备建立抗日联军。

1938年2月,洪麟阁带着中共河北省委以“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名义发出的组织冀东抗日暴动的指示,回到遵化县地北头村老家组织民众抗日武装。洪麟阁在家乡群众中有很高的威望,他宣传抗日救国,联络各方面人士,计划抗日暴动事宜。5月,洪麟阁以地北头村为大本营,在丰润、玉田、遵化一带组织抗日联军队伍,方圆百八十里各村的民团,凡是愿意抗日的便进行收编,不跟着抗日的,把枪交出来。洪麟阁还把本村青年组织起来,在洪宅门房里上“千字课”,通过识字、学文化,动员他们参加抗日。他还从外地找来四五个评书老艺人,打开场子说评书《水浒》《杨家将》《说岳全传》等,说书前后加有时事宣传小段,乡众听得简直入了迷,群众爱国救亡情绪更加高涨。在正式起义之前,地北头村很快组织了五六十人的队伍,这批青年后来都成了抗日联军的骨干。

1938年6月底抗日暴动前夕,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北田家湾子村召开军事会议,有遵化、迁安、滦县三路起义军负责人参加。会上宣布正式建立抗日联军,洪麟阁任副司令员兼第一路军总指挥。洪麟阁将起义的地点设在遵化县地北头村,部队定名为冀东人民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四军分区游击队,活动范围在丰、玉、遵三县。在丰润,各地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揭竿而起。此时,洪麟阁部已经发展为一千多人,组成三个总队。在洪麟阁的带领下,联军越战越勇,拿下沙流河后,北进遵化县鲁家峪。7月12日,洪麟阁率部攻打玉田县城。由于蓟县第五纵队的协助,士气旺盛,守敌的武器装备虽强,但人数只有几百,日军又于前两天调离,洪麟阁部乘虚而入,守敌猝不及防,未战而溃。攻下玉田县城,大大增强了乡民的抗日必胜信念,踊跃参加联军,洪麟阁部扩大到五千多人。8月,所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同年10月,洪麟阁部遭受日军四个旅团的进攻,激战中洪麟阁头部负重伤。见日军踊至,他奋力投出仅有的一枚手榴弹,炸倒数名日军,自己也壮烈殉国,时年36岁。洪麟阁的遗体葬于别山崖顶,民众称为“洪山岭”。

朱德曾评价说:“洪麟阁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