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绍裘,1896年6月4日出生于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县城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入私塾读书,13岁进高小,17岁考进松江的江苏省立第三中学。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能写一手好文章,绘画、篆刻、箫笛吹奏,样样在行,尤其爱科学,喜欢历史,崇敬民族英雄。他很早就萌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深切同情劳苦农民,着意探索祖国贫弱的原因。他注意读报,对国内外大事往往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在同学中显得很突出。
1918年8月,学识渊博的侯绍裘考入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攻读土木工程专业。无论出身、学识还是前程,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最早的土木工程专家之一。可是,他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革命之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侯绍裘是上海青年学生中参加声援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南洋公学内,他被选为学生会年级评议长,发起组织了“救国十人团”,或在学校各种场合,或走上街头,慷慨陈词,发表反帝救国言论。上海学联成立后,他担任学联教育科书记。全国学联成立后,他又被聘为文牍。侯绍裘在上海工人的声援大罢工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他的心开始贴向工人。1919年暑假,他与同学赵景瀛等三人带头创办了上海工界第一义务学校,后正式命名为南洋义务学校。在办工人义务学校的宗旨上,侯绍裘独树一帜,把宗旨定为“宣传爱国思想和灌输国民常识”。1921年,侯绍裘又在南洋义务学校校刊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明了办学宗旨是服务工农。
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浪潮中,侯绍裘如饥似渴,博览群书,探求革命真理。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他以火热的感情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秋发起成立了“九人书报推销处”,批发零售《新青年》、《星期》等进步书刊。翌年暑期,他和赵祖康等其他几名青年,利用假期在家乡松江办起了《问题周刊》,松江人民亲切地称它为“耳朵报”。至暑期结束,《问题周刊》共出版4期,在古城松江引起了“社会革新”的舆论,影响颇大。
1920年暑假结束后,侯绍裘因“举动激烈,志不在学”被学校当局开除出校。是年秋,他经人介绍去宜兴县和桥彭城中学任教。
1921年夏,松江私立景贤女子学校经费告竭,欲停办。此时适逢侯绍裘回到松江,他会同朱季恂、张守白、朱叔建、钱江春等热心地方教育的青年,变卖家产,自筹资金,接办了这所女校,并改名为松江景贤女子中学。由于经费紧张,担任校务主任的侯绍裘办学十分艰苦,除了讲课,还要处理各种校务上的琐事。他满腔热忱,团结教师,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冲破重重阻力,对学校进行系统的改革。他坚持民主办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女中的特点,首先提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批判“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道德观,“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具有观察力和判断力”,培养了大批进步学生。景贤女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享誉江、浙、沪的进步女校。侯绍裘还以景贤女中为阵地,团结松江各界有识之士,扩大社会主义宣传,推进松江国民革命运动。
1923年4月,侯绍裘与朱季恂、高尔松、姜长林等创办了革命刊物《松江评论》,以“批评地方时事,唤起革命精神,介绍新的思想,提高民众常识”为宗旨,宣传科学民主,反对因循守旧,反对封建迷信;宣传社会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积极促进社会的改造,引导青年走革命道路。是年秋,侯绍裘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他是松江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景贤女中也就成为了党在松江最早的活动基地,他的理想与坚持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共同走向革命运动。
同时,侯绍裘还经邵力子介绍加入国民党。1923年秋,侯绍裘和朱季恂一起在松江教育界发展国民党的组织,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924年5月,江苏第一个国民党县党部——松江县党部成立,侯绍裘是主要负责人。
1924年下半年,因江浙军阀连续混战,侯绍裘率景贤女中和新创办的松江中学一起迁到上海。次年春,他受聘为中共领导的上海大学附中主任,精心治学,指导学生投入各项社会活动,要求学生“认定一个人不是为一己而生,以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最终目的最大责任,而以尽此责任为荣。”五卅运动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领导下,侯绍裘和恽代英率领上海和江苏全省国民党组织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他担任上海学联总指挥,参与指挥上海各大学学生游行示威。1925年秋,他受聘于苏州乐益女子中学兼职教务主任,邀请张闻天、叶天底等人去苏州任教。乐益女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朝气蓬勃气象,掀起了诸多新风,在苏州最早推行剪短发,并开了女子上台演戏的先河。在乐益女中,侯绍裘秘密地建立了苏州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增强了中共苏州党支部和国民党苏州市党部的力量。
1925年8月23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在上海正式成立,侯绍裘、柳亚子、朱季恂三人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侯绍裘同时兼任宣传部副部长。不久,侯绍裘又任国民党省党部的中共党团书记。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上,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与国民党右派的坚决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1926年1月,他和朱季恂、刘重民、张应春等人代表江苏省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上,由他们提出,通过了给国民党右派叶楚伦、邵元冲等人以书面警告处分的决定。在侯绍裘、高语罕等代表的要求下,大会决定停止叶楚伦的职务。从此,国民党右派对侯绍裘等人恨之入骨。
1926年5月,蒋介石排斥打击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整理党务案”通过后,柳亚子非常气愤,挂冠返苏,杜门不出;朱季恂留广州中央党部工作;江苏省党部的工作,全靠侯绍裘一人主持。他还先后担任东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27年4月6日,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开会讨论筹建省政府,会议推选李富春、李隆建、张曙时、侯绍裘四人为筹备委员。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阶级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侯绍裘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组织工作,负责总联络。起义胜利后,他出任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委员,并主持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1927年4月初,奉中共上海区委指示,侯绍裘等人随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由沪迁宁。去南京前,他去教师寝室找钟伯庸、高尔柏说:“这次去南京,不能一无准备,我们随时会碰到不测的变化,刀子会随时搁在我们的头颅上。”尽管预见到了危险,但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侯绍裘一直坚定着自己的信念:“即使失败了,还我亡命的本来面目亦所不惜!我们反对军阀到底!我们反对帝国主义到底!”
1927年4月9日,蒋介石在上海布置好用暴力“清党”的计划,国民党右派市党部和“劳工总会”马上活跃起来,派流氓、打手闯进国民党左派省、市党部临时办事处肆行强暴,绑架了省党部执行委员张曙时、黄竞西等人员。同时,南京市总工会也被捣毁。当晚,侯绍裘不顾妻子劝阻毅然外出,主持召开南京各革命团体紧急会议,决定于10日上午9时召开“南京市民肃清反革命派大会”。第二天,到会群众约四五万人,侯绍裘代表国民党左派省党部愤怒谴责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强烈要求惩办肇事者,释放被无辜扣压的同志,封闭伪“劳工总会”。会后,由省党部执行委员刘重民等人带领,全体整队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向蒋介石请愿。由于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请愿示威失败了。当晚11时,侯绍裘又召集各革命团体的共产党员负责干部,在纱帽巷10号举行紧急会议,商量对策。由于事机不密,子夜后2时,会场被反动警察包围,侯绍裘、谢文锦等10人一起被捕。
被捕后,侯绍裘不怕高压恫吓,无视利益诱惑,始终坚持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敌人对他严刑拷打,刑讯逼供,又许以“江苏省政府主席”职位,软硬兼施,都没能动摇他革命的信念。侯绍裘的坚贞不屈、英勇刚烈,让国民党反动派无计可施,最终残忍地将他装入麻袋,活活捅死,秘密抛尸于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中。侯绍裘牺牲时,年仅31岁。和他一起惨遭杀害的,还有谢文锦、刘重民等十余人。
“以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人生最终目的最大责任”,这是侯绍裘一生的诺言。他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全国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57年9月,为纪念侯绍裘烈士殉难30周年,松江县人民政府于方塔公园以南的一处桃花园内立下一块烈士纪念碑,陆定一为之撰写碑文。1982年,烈士纪念碑迁址改建。1986年,烈士纪念碑所在地定名为“松江烈士陵园”。1987年,建造侯绍裘烈士半身汉白玉雕像于松江县第二中学(原江苏省立第三中学)校园中,以示永久的纪念和大力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