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咏生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14 11:15

高咏生,1908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张市乡一个贫农家庭。父母都是大革命时期的农运骨干,均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高咏生8岁入小学读书,勤奋好学,悟性强,很得老师的喜爱。15岁时,他考入平江秀野学校,成为一名学生运动中坚骨干。1924年,他由老师、共产党员吴克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平江地区年轻有为的革命战士。农村大革命悄然兴起之时,高咏生回到忘私桥,秘密发展党的组织。他先后发展李享清、童先正等10余人入党,组建了忘私桥党支部,任支部书记。他还组织农民500多人,配合打到平江的北伐军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奉党的派遣,到长沙保安团当兵,主要是做秘密的兵运工作。不久,他当上了保安团的文书,并在保安团中发展了好几个党员,努力掌握武装力量。

马日事变后,长沙一片白色恐怖,高咏生带着1支手枪离开保安团,回到平江加入工农义勇军,参加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他又奉党组织的派遣,与张纯清一起回到平江西乡,开辟了杨梅山游击区,建立了平江游击队第四支队,并担任支队长,从事武装斗争。

平江是湖南革命武装斗争的重点地区之一,这里群众基础好,工农斗争性强,加上一批有能力的军事指挥员层出不穷,使平江地区的武装革命声威大振,远近闻名。高咏生领导平江游击武装斗争,初步摸索了行之有效的战术,显示了军事才能。他对地方的团防武装,努力集中兵力给以狠狠打击;对进驻平江“清剿”的陶广部强敌,则将游击队“化整为零”,用捉迷藏、兜圈子的办法,弄得陶广部疲于奔命,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撤离平江。1928年3月,在平江农军扑城战斗中,高咏生带领游击队和西乡农军,由画桥冲进北街,与敌开展了激烈的巷战,迫使敌人纷纷退缩碉堡内。当农军撤退时,他又奉命担任掩护工作。他重新部署队伍,占据有利地形,多次打退敌人的疯狂反扑,保证了农军的顺利转移。

高咏生调任红军第五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党代表后,随红五军攻打平江县城。在作战中,他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情况,提出建议——以集中火力佯攻北门,吸引敌人,然后由他带领一支队与李灿的二支队,悄悄从右侧小山绕到西门外,向小西门突袭,打开突破口,改变了原定的以主力进攻北门、画桥,而只以赤卫队佯攻东门和在河对岸鲁肃山牵制部分敌人的打法,因而很快攻克了县城,使溃退的敌人处于红军两面夹击之中,除少数逃脱外,大部被歼和生俘。

接着,高咏生调任红五军第一师第一团政委,率部随红五军进攻长沙。在攻占长沙外围阵地——金井的战斗中,第一团团长喻庚负伤,高咏生兼任团长,率部逼近长沙近郊,在㮾梨镇与敌军陈光中的一个旅、刘建绪的两个旅和危宿钟部发生激战。为了突破敌人的工事和浏阳河的防守线,他首先集中全团轻重火力压住敌人,然后率领突击队,发扬英勇善战的革命精神,用门板竹筏渡河强攻,很快攻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这时,从易家湾方向进攻长沙的红八军一部正侧击敌后,使敌人腹背挨打,从而很快击破敌人的第二道防线,追击溃敌,直扑长沙浏阳门。在攻城战斗中,弹飞如雨,他肩部中弹,但忍痛坚持战斗,直到全歼守敌,攻克长沙。

攻克长沙后,高咏生任红十六军第九师政委。他率部随军第二次攻打长沙,不幸在攻城中腰负重伤,被送往平江嘉义丽江红军医院治疗。伤愈后,他调任湘鄂赣边特委警卫团政委。为保卫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顺利召开,他率领警卫团同敌陈光中部的一个团进行了战斗,取得了歼敌100余人,生俘数十人,缴枪200余支的胜利。1931年9月,警卫团编入红十六军。高咏生调任红十六军第九师师长,率红九师向鄂东南进军,曾奔袭通城,出敌不意地全歼谢彬部一个团,缴获步枪1347支、手枪30余支、轻重机枪9挺、子弹50余担,并缴款3万多银元。在此后两个多月内,敌人不敢轻易进犯根据地。

在1931年到1932年间,高咏生曾任湘鄂赣省委和军区新成立的中央红军大学第五分校校长,为培训红军军政干部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这所学校设在修水县上衫乡的袁家坳,第一期学员就有800多人,下设政治、步兵、炮兵3个大队,学习期为半年。建校伊始,他带领教员、学员艰苦创业,一面上山伐木砍竹,修建简朴校舍,开辟操场;一面编写教材,讲授有关课程,特别注重劈刺、格斗等实战训练。经过一段时期的培训,学员们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知识都得到迅速的提高,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

1932年6月,高咏生又调任红十六军第七师师长兼湘鄂赣西北作战分区司令员。1933年春,在保卫湘鄂赣省委驻地——万载县小源的战斗中,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没有采取他提出的建议,即针对敌强我弱的情况,用游击战术去各个击破敌人,而是用“拒敌于国门之外”,以“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与敌人硬打硬拼,结果使红十六军损失了1000多人。战斗结束后,孔荷宠被调往中央苏区学习,由高咏生代理红十六军军长,坚持保卫苏区的战斗。

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后,高咏生改任师长。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曾授予红十六师一面奖旗,奖旗上题着“坚强苦战”四个大字。他根据这一题词,为红十六师编写了一首军歌,抒发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英雄情怀:

全苏大会赐我旗,“坚强苦战”!

鲜红旗帜招展兮,光荣灿烂;

几年残酷血战兮,精神不灭!

今后如何贯彻兮,工农利益;

盼我全师将士兮,更加努力!

坚强苦战,光荣灿烂,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首歌传遍苏区,成为胜利的战歌,鼓舞人心。

高咏生率部攻占了临近南昌的临江府,消灭了200多名保警队。这一战斗震惊了南昌行营的蒋介石,急忙派出4架飞机到临江府轰炸,随后又派军队前去“围剿”。高咏生立即将部队撤出临江府,一面迂回转移摆脱尾追之敌;一面渡过锦水,将部队开到离南昌只有50多里的新建县西山万寿宫,摆出一副要攻击南昌的架势。蒋介石大惊,急忙派教导团坐大卡车赶去西山拦截,同时出动飞机在空中配合。高咏生指挥部队同前来的敌教导团展开混战,使敌机无法投弹,仅半天时间就全歼敌教导团,缴获了所有卡车和枪支弹药等战利品。红十六师的英勇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苏区和中央红军。

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原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叛变投敌,1934年春任蒋介石南昌行营招抚公署特派上校参议,并写了所谓《劝湘鄂赣边匪军官兵书》,用飞机运到苏区散发,妄图瓦解红十六军。面对敌人的政治、军事进攻,高咏生一面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一面运用游击战术与敌人转圈子,相机打击敌人。5月,他在宜丰的一次突围作战中负伤,被送进小源红军医院治疗。当他伤愈出院后,与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徐彦刚研究,决定分兵北进,恢复苏区。徐彦刚率3个主力团经铜鼓到平江,恢复革命根据地;而高咏生则率师部与后勤机关600余人,进驻修水桃树港,组建后方基地。

因管理科长熊世明外出采购粮食和食盐时携款潜逃,并向敌岳森部告密,桃树港被岳森部的两个团包围。高咏生指挥部队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战斗,坚守了五天五夜,最后命令部队突围。这时,他后颈已负伤,命令警卫员通知参谋长严图阁带领队伍从山右边突围,自己在山左边吸引敌人。当他退到一处小木桥上时,不幸又中一弹,跌入河里被俘。当时,敌人以为他只是个普通士兵。这天深夜,他假称要上厕所,趁着看守的敌人不备,一脚踢熄马灯,转身向门外跑去。因天黑不辨路径,他跌进1丈多深的脚鱼潭,壮烈牺牲。天亮之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送到修水县找人辨认。当证实这就是高咏生后,又派专人送往南昌悬挂“示众”。高咏生牺牲时年仅26岁。

当时,中共湘鄂赣省委为纪念高咏生,决定设立咏生县。1984年12月,平江县人民政府又决定新设咏生乡,用以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烈士,并为他树碑立传,以教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