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不止耿廷舟
■河南法制报记者 马国福
耿廷舟,1915年生于河南省滑县老店乡马兰集村一个中农家庭。1933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滑县第一完小教书。滑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社军介绍说:“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耿廷舟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积极联络滑县简易师范学校的教师郑文普、郑绪亭和《滑县周报》记者林建七等爱国知识分子,组织了一支50多人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在滑县农村通过戏剧、歌曲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对发动全县农民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7年底,耿廷舟参加了陈曙辉领导的滑县抗日民军,并任政训处处长。1938年3月29日,在滑县保卫战中,面对蜂拥而来的日军,耿廷舟一边高呼“坚决杀退日军”“誓死不作亡国奴”,一边身先士卒,端起机枪,站在城墙上向敌人扫射。他的行动大大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大家团结一致拼死御敌,杀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此次战斗,耿廷舟多处负伤。
1938年5月,陈曙辉派耿廷舟前往河北省南宫县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耿廷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重回滑县。此时,滑县抗日民军已接受国民党第一战区冀鲁豫游击总指挥龚伯龄的收编。耿廷舟竭力说服陈曙辉脱离国民党,参加八路军。在他和宋健生等人的争取下,陈曙辉率部起义,参加八路军,被改编为冀鲁豫支队第三大队,耿廷舟任该部宣传科长。
1939年6月,耿廷舟调任冀鲁豫支队某团三营营长。7月,石友三部窜入大名、濮阳一带,到处制造摩擦,破坏抗日。冀鲁豫区党委命令耿廷舟率部奔袭盘踞濮阳县城的石友三部补充营。在一个酷热的夜晚,耿廷舟率领全营400名健儿,从内黄沙区出发,急行军100多里,于黎明时分将石友三部补充营团团包围,不到一个小时,俘其300多人,缴获步枪400多支。10月,耿廷舟又率全营战士长途奔袭,一举歼灭了汤阴县小尖山的“皇协军”300多人。
1942年5月,冀鲁豫区党委决定开辟卫南县,选派耿廷舟任卫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卫南县处于滑县、延津、长垣、封丘之间,是冀鲁豫边区的西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伪顽杂纷纷向这里渗透。耿廷舟与战友们在敌人的夹缝中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有一次,卫南县大队与下乡抢粮的“皇协军”董凤海部突然遭遇。由于敌众我寡,县大队被压缩在一个村里难以突围。危急时刻,耿廷舟迅速集结民兵,赶去支援。战斗中,伪军死伤惨重,狼狈逃窜。农民看到民兵也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便争先恐后参加民兵队伍,卫南县的抗日武装力量获得迅猛发展。
看到卫南县的抗日武装如此活跃,周围几个县的日伪军便调兵遣将,准备合击卫南县大队。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上级党组织决定卫南县政府和县大队撤离当地,转移到外线作战。耿廷舟让县大队政委郭省吾率部队及政府人员撤出卫南,而他却以自己是县长,留下来可以安定群众情绪为由,留在卫南县继续坚持战斗。当部队转移到外线后,耿廷舟立即组织了一部分民兵建立游击队,准备迎击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
10月下旬,周围几个县的日伪军开始对卫南进行“扫荡”,耿廷舟率领民兵同敌人展开机智顽强的战斗。11月16日下午,耿廷舟率领游击队在小岗村东南与日伪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日伪军以为发现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就以优势兵力疯狂进攻。耿廷舟在十倍于我的敌兵的攻击下,沉着指挥,不幸腿部中弹。同志们劝他撤退,他执意不肯,继续坚持战斗。后来,他腹部又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