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传华(1923—1943),又名毓麟。出生于慈溪县庄桥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年幼时不甘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成为家庭的叛逆者。
抗战爆发后,葛传华全家移居上海,靠父亲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葛传华先后在上海华童公学、澄衷及复旦中学求学。进入中学后,葛传华阅读了高尔基、鲁迅、巴金等大文豪的著作,观看苏联电影,很快接受了进步思想。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军侵占上海租界。从此,整个上海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葛传华见此情景,深感责任重大。1942年夏,他认识了一位叫周淼的朋友,从他那里借阅了大量的进步刊物。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从中悟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是抗日的真正力量,并产生了去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寇、拯救民族危亡的思想。1943年1月12日,葛传华约集了兄妹、朋友等8人乘轮船去宁波寻找浙东新四军,走上了革命道路。1月16日葛传华来到黄坭岙山沟,参加了新四军举办的小学教师训练班。之后,他被分配到龙山乡做民运工作,积极开展二五减租斗争。
1943年10月,葛传华调至汶溪乡做民运工作。他深入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群众组织,了解熟悉群众骨干和摸清敌我斗争情况,准备召开大会,进一步粉碎日伪抢粮的阴谋。土顽宋清云叛国投敌,暗中勾结日军,逮捕了葛传华。在狱中,葛传华坚贞不屈,积极做难友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团结一致继续同敌人作斗争。
11月20日上午,葛传华被一群荷枪实弹的伪兵押到庄桥西面椅子湾。凶残的刽子手用劈竹刀猛砍头颅,葛传华壮烈牺牲,时年仅20岁。葛传华用自己的鲜血实践了人生诺言:“为革命,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