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兰,1913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城隍庙湾。她是杜斌丞的女儿,从小就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爱憎分明,立场坚定。青少年时期,杜瑞兰随父就读于榆林、北平、西安等地。1938年任米脂女校教员,1939年3月任校长。1944年1月任米脂县政府教育科副科长,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一科副科长,1946年4月担任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第三届参议员,1949年2月任晋南民众医院院长,1949年6月任甘肃省驻西安办事处副主任。
1949年8月,杜瑞兰随解放军来到兰州。9月,杜瑞兰以军代表的身份接管了兰州女子中学,并担任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兰州女中附属的一所教会小学校长,从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兰州女子中学是兰州地区颇有特色的一所中学,但到解放时,已破旧不堪,困难重重,特别是教师队伍比较复杂。杜瑞兰经过缜密考虑,决定从建立一支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入手。她力排众议,果断起用了多名追求进步又有学术专长的老教师,充分信任他们,使他们解除疑虑,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对待中青年教师,杜瑞兰在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安排他们和老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观摩并学习课堂教学方法,并先后派出多人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就这样,一批有特长的学科骨干涌现出来,一批精通教学业务的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各学科都有了带头人,赢得了教育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赞誉。
德高望重、豁达大度的杜瑞兰有一种魅力,师生敬她爱她,不仅在于她端庄慈祥、举止优雅的外表,更在于她有一颗能与师生通融的爱心。她关心教师生活,为让中青年教师从子女的拖累中解放出来,她想方设法在学校办起了食堂,接着又办起了托儿所。她关心学生,1953年,有4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体检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悲观失望、心情沉重,杜瑞兰逐个做思想工作,后又介绍她们到甘肃省人民政府参加了工作。她更关心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初中部有一位16岁女同学叫田生环,患关节结核病,关节两头骨头已坏死,躺在床上生命垂危,但她家境贫寒,根本没有能力治病,而且手术只有兰州军区总医院有条件做,而当时部队医院一般是不接收地方病人的。杜瑞兰了解情况后,亲自找军区卫生部商量,经军区卫生部批准,兰州军区总医院不但接收了这个病人,并且全免了1000多元医疗费。杜瑞兰还在教师中发起募捐,自己带头拿出100元。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将一个16岁的生命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1956年后,杜瑞兰在担任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期间,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狠抓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实行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在教育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1981年12月起,杜瑞兰先后任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政协陕西省第四届、五届委员会副主席,以及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杜瑞兰努力学习党的统战理论和人民政协理论,身体力行,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广交朋友,深交朋友,使党内外同志都愿意向她说心里话。她时刻关心政协的自身建设,为政协发挥职能作用尽心竭力。
1996年11月,杜瑞兰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84岁。
(本文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马慧整理)
杜斌丞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