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南,又名董友炎,字弼臣,1898年生于连城县莲峰南门。父亲董水源,在城西四角井开设豆腐坊,终年辛勤劳累,维持一家10口生活。
董成南自幼勤劳聪敏,父亲省吃俭用送他上学,他理解父亲的苦心,入学后刻苦攻读,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父母想方设法让他继续升入连城县立中学。1922年,董成南考进福建法政学校。在福州求学时,常与本县同学李云贵等进步青年谈论民族兴亡,抨击时弊,痛斥军阀。毕业后回连城县,受聘为县立中学教员。任教期间,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颂扬国民革命,抨击北洋军阀。不久便遭解聘。
1926年夏,董成南对其妻谢秀龙说:“我不能在家再住下去了。这种人吃人的社会一定要改变!你把两个孩子带好,过些时候,我一定会回来。”董成南秘密到新泉后,与张瑞明、张育文、俞炳荣等取得联系,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李云贵受共产党派遣回到连城,任国民党连城县党部宣传委员。1928年初,董成南经李云贵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上杭傅柏翠接上关系。1928年6月,参与傅柏翠等人领导的蛟洋农民武装暴动后,便直奔江西找到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并随部转战于井冈山红色根据地。
1929年1月,董成南跟随红四军下井冈山,3月随部入闽。他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转战于长汀、龙岩、上杭、永定、连城等地,短短的一个月,三打龙岩,连克永定、白沙、旧县、新泉,纵横驰骋于汀江以东广大地区。1929年7月,前委决定将四个纵队分兵到各地发动群众,第二纵队奉命分兵到连城活动。董成南随红四军二纵队于七月中旬进驻连城。他一进县城,便日夜奔忙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宗旨,收缴民团武器,发动群众打土豪、烧田契、毁债约、分财产和粮食,帮助店员工人沈邦翰组织苦力工会,建立工人武装,并培养沈邦翰、李七养、巫显达、钱伯南、董友根等5人为秘密接头户。
1929年12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四个纵队来到新泉进行整训时,董成南调任第四纵队书记官。古田会议后,董成南随朱德进驻连城,于1930年1月5日抵达,并立即与沈邦翰商议,让朱德和红四军司令部住在西门吴家老店。第二天在大桥下李屋祠堂门口大草坪上召开群众大会,董成南身穿一套灰蓝色军装,站在讲台中央,用本地话说:“同志们,父老兄弟姐妹们,因为我会讲本地话,领导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闹翻身求解放的军队,是我们工农民众自己的子弟兵……”他动员大家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和封建地主阶级,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实行土地革命。第三天,朱德亲自在西门庙召开群众大会,董成南当翻译,会后把打土豪抄来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
朱德率领红军撤离连城后,地方反动武装童友亮的民团回到县城,向革命干部群众进行疯狂反攻倒算。董成南家被洗劫一空,并贴上“共匪家属”封条,其妻只好带着小儿子董仲宽逃奔外地。
1930年4月,连南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新泉正式成立连城县苏维埃政府。董成南受命担任县苏主席。当时,县苏管辖芷溪、儒畲、良福、池溪四个区和新泉。县苏成立后,董成南立即帮助文坊、上莒溪、金文、张家营、天马、墩联、莒溪、璧州、坪坑、厦庄等地成立乡、村苏维埃政府和游击大队。同月,董成南率领连南闽西游击总队攻打连城,打得民团团长童友亮落荒而逃,第二天撤回新泉休整。5月接闽西特委指示,将连南闽西游击总队改编为赤卫独立第四团。6月下旬,连城县苏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南阳会议”精神。会后,董成南和大批干部深入各乡,认真贯彻落实毛泽东提出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土地调整分配政策,帮助各乡将耕田队提高为互助组,组织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同年10月,闽西特委决定长汀与连城合并,成立汀连县,下设新泉、儒畲、南洋、涂坊、河田、水口、濯田、四都、古城九个区,董成南被委任为新泉区委书记。他与张瑞明等区苏干部经常深入各乡群众中问寒问暖,听取各种反映。他作风扎扎实实,工作勤勤恳恳,生活艰苦朴素,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一致称赞。
1931年4月22日,董成南因肃清“社会民主党分子”事件,在南阳被错杀,时年仅33岁。1954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