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追记我国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陈定昌院士
■苗珊珊 张铁柱 李训
秋风萧瑟,草木含悲。2020年9月13日,北京八宝山,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依依不舍地送别我国导弹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同志。
前不久,陈定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科技界又一颗璀璨之星悄然陨落。“做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陈定昌践行誓言,搏击科技“浪尖”,默默为我国导弹与精确制导事业奋斗了一生。
回顾为国铸“剑”的科研生涯,陈定昌说,并不是他的思维有多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
英雄远去,精神永驻。始终挺立于时代前沿的陈定昌,用一生追梦圆梦,推动我国空天防御体系能力建设,掀开了我国空天防御力量建设的新篇章。他矢志报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情怀值得后人铭记。
“长大一定要投身国防事业,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走过83个年头,陈定昌人生的每一步,都饱含着对“科学的兴趣”“新技术的渴求”和“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回望他的人生之路,尤其他年轻时的那段经历,更能佐证这一说法。年少时,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的陈定昌,立志报国,“长大一定要投身国防事业,为国家研制精良武器,让中国人不再受欺负”。
这豪迈誓言和矢志报国的强烈信念,将陈定昌的一生与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1955年夏,陈定昌即将完成高中学业,同学们都在讨论毕业后该报考哪个大学。在专业选择这件事上,陈定昌内心挺纠结。在老师看来,陈定昌有写作之长,建议他报考中文专业,将来可以从事文学工作当作家,或者从事新闻工作当记者。
老师的建议,没有改变陈定昌的内心想法。卢沟桥事变那年出生的他,忘不了被日军入侵、肆意掠夺的屈辱历史。坚定“科技强国”的信念,他毅然婉拒老师的建议,选择理科专业。
1957年,陈定昌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留苏预备部。随后,因苏联单方面取消了留苏名额,500多名学员被直接录取到国内名牌大学,其中300余人进入清华大学,200余人进入北京大学。按照报考志愿,陈定昌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录取,开始了崭新的大学生活。
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陈定昌被分配至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工作。从此,陈定昌与我国导弹事业结缘,开始了他为国铸“剑”的传奇人生。
“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技术走进世人视野。钱学森提出:“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
“激光之问”最终落到陈定昌的案头。为了拉直这个问号,陈定昌进行了数个月的详细调研,最终撰写了两份报告。他十分肯定地回答:“激光作为信号源理论上是可行的。”
钱学森听完报告,当场决定:“在航天领域,要把激光与无线电放在同等位置来发展。”于是,陈定昌的前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
当时,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循。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展开联合攻关,20多岁的陈定昌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
一路奔跑,一路攀登。为了让预研项目能够早日试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受领这项神圣的任务,陈定昌深深地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一个关乎国家命运和国防安全的重要项目。每一种方案的突破,每一个关键技术的攻关,科研人员都要披荆斩棘、全力冲锋。
陈定昌的执着与努力,让他脱颖而出。激光雷达项目的成功,只是陈定昌前瞻性眼光和创新胆识的初步显露。
1996年,陈定昌担任首席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目标。他一方面深入一线,带领团队运用航天系统工程的办法,定下科学的目标,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缩短与目标的差距;另一方面他竭力说服各方支持,甚至立下“军令状”。
陈定昌认为,在关键核心技术、途径、方法的创新上,要瞄准未来10年或20年,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思维要有前瞻性,抓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集成才会形成更加精良的装备。他这种科学有效的指导思想,推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让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建设发展驶入快车道。
“小步慢跑是不行的,要迈大步子上台阶”
所谓战略规划,是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陈定昌就是一个致力于前瞻性策划、布局、引领方向的战略科学家。
熟悉陈定昌的人,对他有3点印象:一是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对趋势之敏感,令人敬佩;二是擅长对信息进行真伪和优劣的鉴别,对事物判断准确,善于抓住重点;三是擅长发挥超前思维,物理概念强,善于做顶层设计。这些特长,在他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陈定昌生前说过的一句话令人震撼——
“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视野,又是何等的胆识!
“他的前瞻性设想是出了名的。”陈定昌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1984年,陈定昌出任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以陈定昌为代表的一些专家,开始前瞻性地提出某型防空导弹系统的设想。该设想得到了任新民、梁思礼、陈怀瑾等专家大力支持,他们建议该型号要由二院来搞。二院科研工作者不负众望、集智攻关,成功完成了这一难度空前的科研任务。
然而,陈定昌不满足于此。
在研制该型防空导弹系统时,他已经将眼光瞄向了技术更超前的新型防空导弹系统。陈定昌常说:“小步慢跑是不行的,要迈大步子上台阶。”
陈定昌提出的空域和体系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经常与同事们谈论航天器发展,同事们说:“当年他提出的发展规划设想,已被现实验证是富有先见之明的。”
在航天器发展讨论中,陈定昌与大家“碰撞”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项目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在航天科工集团成立初期,担任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的陈定昌与专家们一起,带领科研人员,完成了多项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任务,推动了我国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
“科学家要有胆量,而无畏源于无私”
何为掌舵人?掌舵人就是要能够把握方向,站在全局,权衡利弊,有大家风范和大将风度。他不仅站在本单位、本系统考虑自身的发展,更要站在国家的层面,谋划大战略、大规划。
有人不解:“陈定昌为什么能做到眼光超前、思维超前?”答案是,他总能站在国家的层面、战略的角度,用一种大局观,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安全进行谋划。
“科学家要有胆量,而无畏源于无私。”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搞出新装备,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安全保证。
原航天工业部部长李绪鄂送给陈定昌一个绰号:“陈铁嘴”。其实,陈定昌并不是一个争强好胜、逞一时口舌之快的人。身边的人都了解陈定昌,他平时待人随和,性格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只有讲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或者论证技术方案时,他才会变得异常严肃认真,话锋中带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责任,在航天事业中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为了这份责任,无数航天人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生。
晚年的陈定昌,每天依然闲不下来,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老友劝他年龄大了该歇一歇,过一过清闲的退休生活。可他没有放缓前行的脚步,依旧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继续追寻“科技强国”梦。
陈定昌弥留之际,他叮嘱家属:住院期间,他的党费要按时交齐;所有丧葬事宜一切从简,费用自理;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他一生心怀祖国、无私忘我的精神,令人为之深深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