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洒鲁西北抗日战场
——记蔡孝若烈士
■焦建全 陈放
蔡念曾,字孝若,山东省济南市泺口镇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二十二团一营四连连长,共产党员。1940年1月7日,在山东省莘县富裕集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在山东省济南市北面面临黄河的泺口镇塘子街有一户姓蔡的人家,几代书香门第,是泺口镇有名的家族。1918年,蔡孝若出生。蔡孝若的父亲蔡之和自幼读书,曾当过小职员。1937年前,蔡孝若全家住在泺口镇塘子街。蔡孝若在考入济南市私立育英中学读书后,便住在了姨母家中(历下区后宰门街144号)。他自幼聪明好学,多才多艺,拉得一手好京胡,擅长演讲,曾在全校演讲比赛中获奖。
1935年,日本对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战争,企图吞并华北5省进而吞并整个中国。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的政策,步步退让,先后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华北形势进一步恶化。中共济南市委及济南全体党员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自觉承担起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责任。济南爱国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凭着满腔爱国激情,对日寇侵略中国的罪行充满仇恨,经常组织一些爱国抗日活动。蔡孝若同爱国学生一道到济南附近的农村演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暴行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激发农民的抗日救国热情。他们还利用毕业生实习的机会,在学校周围农村举办成人夜校,一面教农民识字,一面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发动工作。蔡孝若成为当时育英中学学生运动的带头人。在参加各种抗日爱国活动中,蔡孝若结识了曾在济南市私立正谊中学读过书的中共地下党员陈中民,此后他在抗日斗争中不断锻炼成长。
1937年6月,蔡孝若从济南育英中学初中毕业。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略华北,直逼到黄河边了。10月,时任聊城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部队政训处长的共产党员张维翰,接受党组织的任务,到济南带着12名共产党干部和240名进步学生回聊城。蔡孝若毅然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奔赴抗日的最前线。他回到了泺口镇家中与父母弟弟妹妹告别,对父母讲明了国家危亡的局势,表示在民族危难之际,一个爱国青年应该挺身走上抗日战场保家卫国。他还安慰父母,家中还有弟、妹在父母身边,自己可以放心走了。父母虽然依依不舍,但听到儿子说得有道理,还是含泪应允,送儿子上了前线。在共产党员张维翰带领下,蔡孝若与爱国学生一起到聊城参加了范筑先将军的抗日队伍,参加了聊城保卫战。
鲁西北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以黄河和津浦、平汉铁路为三边的三角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千百年来封建剥削阶级的统治,黄河失修,旱涝灾害不断发生,战乱连绵不断,使鲁西北极端贫穷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由此铸成了这一地区民风强悍、豪侠仗义、崇尚勇武,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光荣的斗争传统。九一八事变后,全国的抗日髙潮对鲁西北民众的影响日益加深,抗击日军的侵略成为鲁西北民众的共同要求和迫切希望。鲁西北各地党组织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号召,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鲁西北大地燃起了抗日的烽火。在日军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纷纷南撤的形势下,范筑先和共产党人一起,在鲁西北勇敢地树起了抗日的旗帜。共产党从济南、西安、武汉先后派来了几百名干部和经过一二九运动锻炼的大中学校进步学生,他们来到鲁西北,在鲁西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团结范筑先和各阶层人士一起抗战。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集中力量对付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华北敌后战场。11月中旬,日军分3路进攻鲁西北,中心目标是聊城。
1938年11月13日,范筑先将军命令政治部、报社等非战斗机关单位人员全部撤出聊城,又命令刘佩云担任城防司令,郑佐衡担任副司令,游击营坚守南门,卫队营坚守东门,手枪连和武术队坚守北门。蔡孝若和政训队的人员被编入了卫队营,立即投入到坚守东门的战斗。虽然这些战士刚参加部队还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但凭借着一股誓死不屈的抗日爱国热情,坚守阵地,英勇杀敌,与日寇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蔡孝若和大家一样,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经历了生平第一次战火的洗礼,打响了他参加革命后的第一枪。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伤亡也很大,但他和大家一样毫不畏惧。后因敌人投入的兵力太多装备又好,敌人终于攻进了聊城城内。范筑先将军坚守阵地,在打尽了手中的枪弹后,绝不被敌人俘虏,用最后一颗子弹开枪自杀,为中华民族的尊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蔡孝若与剩下不多的战友冒死杀出一条血路,突围离开了这座血与火的英雄城市去了冠县,参加了张维翰领导的第十支队。
党中央、毛主席十分关心聊城失守后鲁西北急剧变化的形势。1938年12月,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该师第三八六旅和先遣支队一起进军鲁西北。陈赓旅长率部一举粉碎了敌人妄图将第十支队打出鲁西北的阴谋,并转战于冠县、馆陶、聊城等地。
1938年12月,为纪念范筑先将军,继续坚持鲁西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支队改为筑先纵队,张维翰任司令员,政委是袁仲贤,纵队约一万余人。蔡孝若被编入了筑先纵队。
1939年1月,华北日军以3万人兵力,对我抗日根据地“扫荡”。筑先纵队在安八寨与敌开战,蔡孝若所在的一营在冠县伏击日军大获全胜。由于蔡孝若作战勇敢,战后被任命为班长。
1939年3月,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进行了整编。蔡孝若所在一营,营长是杜寿山,副营长是陈中民。蔡孝若任机枪连排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6月,驻冠县日伪军500余人突然进攻一营驻地桑阿镇。在陈中民指挥下,一营与敌人展开激战,运用近战歼敌战术打退敌人多次进攻。蔡孝若身居一线,手提机枪,准确地打击敌人,非常英勇。敌人始终不能突破阵地,这次战斗共毙伤敌100余人。战后蔡孝若被任命为一营四连(也叫机枪连)连长。
1939年9月7日,筑先纵队的一、二营到茌平、博平、清平一带帮助地方开展工作。一营驻清平县的金郝庄。8日拂晓,临清、夏津的1000名日伪军突然偷袭金郝庄。一场恶战打开了,从早上一直打到日落,敌人未能攻破金郝庄。天黑时,一营在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突出重围。这次战斗共毙敌200余人,我方也伤亡40余人。营长杜寿山负伤,一连指导员唐茂乾壮烈牺牲。蔡孝若的机枪连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敌人以重创。随后,一营转移至贾庄休整。第三天又遭伪军包围,战斗持续了一昼夜,杀敌数百人,副营长陈中民指挥有方,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1940年1月5日,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二十二团一营长陈中民率部队进驻莘县富裕集村。这是个有2000余人口的大村庄,过去村民为了防止土匪骚扰,在村外修起了圩子墙和壕沟。7日,伪军400余人团团包围了富裕集村,一场残酷的战斗开始了,敌人一次次攻击都被击退了。蔡孝若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顽强抗击着敌人疯狂的进攻,战斗异常残酷。蔡孝若脱掉上衣,光着膀子端着机枪狠狠地对着敌人扫射。就在战斗激烈进行中,蔡孝若在富裕集村外围子墙上不幸腿部中弹,血流不止。黄寿光情急之下,背起蔡孝若往下撤去包扎。不料,这一背蔡孝若身体就抬高了,被一颗子弹又击中,当场牺牲。
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毙伤敌人300多人。战斗结束后,望着牺牲了的蔡孝若连长,大家悲痛万分。据时任营长的陈中民说,当时部队花重金买了当地早已打好的漆了多遍的棺材,把蔡孝若连长安葬在赵庄。蔡孝若牺牲时,上级已下达命令,任命陈中民为团长,蔡孝若为营长。
1937年11月,日寇打过黄河,直逼济南,蔡孝若的老家洛口遭到了敌机疯狂的轰炸,家中房屋被炸成一堆废墟。他父母带着几个年幼的儿女冒着生命危险逃难,先借住在济南亲戚家里,以后在按察司街北首租了房子住下来。为了一家生活,他父亲在住房对面又租了一间门面铺房,开了一个卖油盐酱醋和香烟杂物的小商店。
烈士父母心中一天都没忘了自己的大儿子,但儿子这一走没有一点消息。有一天的傍晚,忽然一个人来到小铺里,问这附近有没有一个姓蔡的人家,他受人之托,说这家孩子在外面回不了家,让他来探望一下家中大人孩子是否平安。他父亲非常害怕,怀疑是日寇派来的特务故意试探,不敢承认,于是很坚决地说,我家中孩子都还小,都在身边,没有什么人在外面。那人见这样回答,也就没再说什么就走了。后来,据陈中民讲,真实情况是,蔡孝若牺牲后,组织上委托自己的同志寻找蔡孝若的家属。此人名叫李仲赢,是鲁西北特委的干部,来看望烈士家人。但当时白色恐怖,敌特遍地,一不注意就会祸及全家,所以家人不敢相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烈士父母一刻也忘不了自己的儿子,每逢中秋节或是过年,总是留下一个空位,摆上一双筷子、酒杯,盛上一碗饭,象征着儿子也在这里和全家团聚。
2006年,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蔡孝若烈士的遗骨迁葬于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内,并举行了蔡孝若、蔡之程、蔡之稹三烈士骨灰安放仪式。历经60年,蔡家一门三烈士遗骨在济南英雄山团圆,烈士有灵也可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