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峰烈士家信

来源: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6-12 15:53

才溪革命烈士林高峰家信

这件文物年代为1938年,质地为纸质,全文信纸共三张,纸张尺寸为:17.5厘米×26.5厘米,信纸表面均有折痕、污渍,泛黄,且有虫蛀与破损,现为国家二级文物,由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所收藏。

这封家信是林高峰烈士于1938年7月30日为北上抗日驻防在安徽泾县时所写下的。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林高峰为了激奋亲人,及时地将前方胜利佳音转报家中,让乡亲们分享胜利的欢乐和看到抗战必胜的光明前途。

林高峰,1917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溪邻村一户贫农家里,少年受尽磨难,14岁参加红军。1938年初,坚持闽西斗争的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林高峰先后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营教导员。

1938年7月30日,在队伍抵达前线之际,因未收到父母回信,林高峰写下第三封书信,对年老体弱的父母表达思念之情,开篇告之已到达目的地,“本军各支队早已离开前线,在江南开展游击战争”,“自六月十七日至七月十五日止,已得了很多胜利”,还不忘告诉双亲这些战斗胜利的战果:“缴获敌人迫击炮二架,平射炮一架,机关枪二十四架,驳壳枪四十余枝,步枪三百余枝,子弹一万余发,汽车十余辆,打死敌官兵四十余人,俘获敌官兵百余人……”一时间,投身革命的热情及对游击战胜利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接着,林高峰写到“献身为国已有五年,我想家庭定有不少困难和痛苦”,如实地写到切身的感受:“也会难过与不安”,转而认为这些困难与痛苦是日寇和卖国贼带来的,“抗日就是解除困难和痛苦的根本办法,要把日寇赶出中国去”。自古忠孝两难全,林高峰如此告慰父母,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双亲的思念,更是表达了自己对革命胜利的信念与希望。

随后,林高峰告诉父母身为四团的自己暂时未上前线,原因是:“本支队三团队由王集成率领早已离开,并开始打了胜战,而四队仍在安徽泾县驻防”,后交代:“近来身体康健,生活易过,请勿远念”。

在繁忙的战事环境中,他时时处处不忘关心战友的家庭,林高峰信中要求父母转告战友林如成的家人:“林如成因三团离开时生病未走,后分配在教导队工作”,并让其家人等待信件的到来。随后写到与自己同时参军的同乡邱子明、王直、王香雄“均在一块,非常亲爱”,可以看出其对待战友也有着火一般的热情。

书信最后,林高峰用小字补充交代了寄信的方式与通信地址,并留下简洁明了的“健康”二字,表达了对父母最直接的祝福。

林高峰在部队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还去信给家乡的保长等“头面人物”,要他们“眼光要看得远”、“做事妥为慎重”,敦促正告他们在后方必须维护“国共合作”的协议,保护红军家属生命财产的安全,携手同心共图抗战胜利之大业等等,体现了革命志士那份高度的民族正义感。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刚升任团政治委员的林高峰面对顽军,身先士卒,沉着指挥,不幸临阵饮弹牺牲,时年仅24岁。

“身为军人岂能落后乎”。林高峰烈士为民族的解放,以七尺男儿之躯、一腔奔腾热血奋战抗日前线,真正实践了他在家信中的诺言。然而,这些信件最终却成了其与父母的“诀别”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