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郭莽西的自题照片
这张照片是1935年郭莽西被选为厦门大学代表,参加在福州举办的“中国目前应采取何种政治制度”大型辩论会时的自题照片。照片中郭莽西身着戎装,头戴礼帽,戴圆框黑边眼镜。照片用卡纸裱装,前卡纸中部镂为椭圆形,周围是郭莽西自题小字,结束处有两枚印章,照片下边是照相馆“美的”的商标。照片上郭莽西自题:
本年初夏,奉派赴福州省党部参加“中国目前应采取何种政治制度”之辩论,临行时适逢天雨,故相邀留影,亦以戎装出面。并当时因欲包住领口,伸手难动,致成雕塑形像。前由照相馆送来三张,一张带回家去,此地尚存两张。因前日特地摄成之小照,反不若旧照容貌逼真,乃检出一张比较。重审之下,自己亦不觉发噱矣!
莽西自识 十月二十日
郭莽西(1910—1949),浙江东阳人。1946年参加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大夏大学教授。任教期间经常向学生宣传进步思想,并支持和掩护进步青年奔赴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4月为联络铁路局警务处人员开展护路护站斗争遭国民党当局逮捕,5月20日就义于上海宋公园(今闸北公园)。
郭莽西秉性耿直,“做有骨气、有灵魂、重真理的人”是他对自己及学生恒定的要求。他在青少年时期走出闭塞的农村,迅速融入进步青年学生之中,开始学习进步思想及学说。他尤为敬仰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认真阅读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从中得到极其深刻的启蒙和影响。
1932年,郭莽西赴厦门大学中文系深造。由于郭莽西口才出众、思维敏捷、思想活跃,1935年被选为厦门大学的代表,参加了在福州举办的“中国目前应采取何种政治制度”大型辩论会。郭莽西慷慨激昂,积极宣传民主,反对独裁政治的主张赢得与会者的共鸣。
郭莽西以真挚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并鼓舞大众争取民族自强的信念。有一次,在东阳石洞书院的时事课上,当他讲到厦门沦陷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他爱国、爱校的情感深深感动了听课学子。在他的影响下,许多青年学生得到启蒙,毅然投入抗日和革命的洪流,为国奋斗,有的甚至捐躯沙场。
郭莽西的自题照片先由其妻叶迦予保管。叶迦予去世后,交由女儿郭天玲保存。1994年1月,郭天玲将这件珍贵的自题照片连同郭莽西的数件遗物一同捐赠给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筹建办。
来源:《英雄壮歌——龙华烈士纪念馆馆藏精品文物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