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活”中的抗日救亡战士

来源:“龙华英烈”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02-20 15:56

△杜重远主编的《新生》周刊

这本《新生》周刊是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救亡运动发展进程中产生过巨大社会影响的刊物。刊物系16开本,1934年2月10日由杜重远在上海创刊,1935年6月22日被迫停刊,前后存在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一共出版发行了2卷72期。龙华烈士纪念馆现存有该刊50本,分别是第1卷第1至23期、25至27期、29至43期、45期、47期、49期,第2卷第1期、7期、8期、14期、16期、17期。

杜重远(1897—1943),吉林怀德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沈阳创办肇新窑业公司,以图实业救国。“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主编《新生》周刊。1935年因在《新生》周刊刊登反日文章《闲话皇帝》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判刑。1939年1月受周恩来委托赴新疆开展工作,任新疆学院院长,继续宣传抗日。1943年在新疆被秘密杀害。

“九一八”事变后,著名爱国窑业实业家杜重远义无反顾地投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在民族危亡面前,他毅然决然地保持高尚的抗敌气节。不久,他放下自己的实业,沿平津南下上海。在上海,他结识了邹韬奋等进步人士,并为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撰写文章,积极宣传抗日,从而与邹韬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新生》周刊(内页)

1933年12月,《生活》周刊遭国民党当局查禁,邹韬奋被迫流亡海外。为了教育人民不忘国耻,号召民族的新生,杜重远不畏强暴、挺身而出,以实业家的身份和自身的社会关系,克服各种困难,于1934年2月在上海创办了《新生》周刊,并自任主编。他在《发刊词》中写道:

中国国家到了这步田地,不是几个能争(征)善战的军事家,抵抗了一个多月,就可以挽回劫运;也不是几个雄才多辩的外交家,几次的折冲鼎俎, 就可以解决国际纠纷;更不是几个流氓式的学者,马路上的政客,东拉西扯, 抄袭一些新主义,挂起一块空招牌,就能把四(万)万五千万人,拯之于水火,登之于衽席……这样便是记者和友人创办本刊的动机。

《新生》周刊每逢星期六发行,每期20页左右,设有“老实话”“专论”“时事问题讲话”“人物传记”等20多个栏目,图文并茂,封面配以彩色时事图片。在每期刊物卷首位置,杜重远都会亲自撰写一篇实论性的小短文作为固定栏目“老实话”的专栏,这些“老实话”的文章篇篇切中肯綮,感情真挚,被视作该刊物的“脊椎”,颇受各阶层读者欢迎和关注。自创刊问世,《新生》周刊销数随期数俱增,很快就突破了10万册,成为当时销量最大、影响最广的进步刊物之一,同时,也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嫉恨与仇视。

△杜重远在监狱门口

正当杜重远主编的《新生》周刊日益深得人心时,1935年5月4日,《新生》周刊第2卷第15期刊登了一篇署名为易水(艾寒松)的杂文,题为《闲话皇帝》。文中泛论中外的君主制度,写得生动而风趣。但就是这样一篇非常普通的文章,日本帝国主义却蓄意借机挑起事端,指责其内容对天皇“大不敬”,并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以及多种无理要求;国民党当局竟全部接受,强行下令取缔《新生》周刊,同时将刊物发行人、主编杜重远逮捕入狱,并判刑1年零2个月。

一时舆论哗然,国内外社会各界纷纷声援《新生》周刊社,人民群众自发成立了《新生》读书会,写信慰问杜重远、支持杜重远。“新生事件”的爆发使得《新生》周刊闻名,从而奠定了其在新闻史上的地位。“新生事件”所彰显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勇气促使新的抗日爱国运动高潮出现。

来源:《英雄壮歌——龙华烈士纪念馆馆藏精品文物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