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巩日记
费巩日记共16本,起于1938年1月1日,止于1945年3月4日。封面分别为白、紫、银灰、深灰、藏青、咖啡6种颜色,另外10本为线装本。其中,1939年8本,1941年2本,1938年、1940年、1942年、1943年、1944年及1945年各1本。
费巩(1905—1945),原名福熊,江苏吴江人。1926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九一八”事变后改名费巩,任《北平日报》社评委员,1932年回复旦大学任教,1933年应浙江大学之聘,讲授政治经济学和西洋史。费巩一生光明磊落,一身正气,极端鄙视国民党独裁统治,曾多次发表文章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还多次举办演讲,申明政治主张。1945年,费巩被国民党军统秘密绑架关进重庆渣滓洞。他宁死不屈,最终遭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40岁。
费巩日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真实地反映了费巩在与国民党当局作斗争过程中的坚毅品德和不屈精神。
1940年7月,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深知费巩深孚众望,“三顾茅庐”请他出任浙江大学训导长。费巩虽不愿出仕,但考虑到学生训导长一职不宜空缺太久,反复思考后,他以不参与国民党和不领训导长薪资为条件同意就职。
本来天君泰然,乃以是否就训导长一事而心绪纷烦。出仕则可一展抱负,为学生解除痛苦……不出则惧此一席复不得人,莘莘学子拯拔何日,思维再四,夜眠不安。
(1940年7月17日)
校中看不惯之事太多,一向只有愤慨痛恨,至多以个人之势力求稍补万一。今既征聘及余,一全校学生之幸福托之,征可要求便宜行事之权,为种种改革,以一申其夙志,则虽牺牲,亦觉值得。
(1940年7月19日)
几个月后,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加紧了“国统区”的反动统治,抗日斗争运动活跃、民族气息浓厚的浙江大学自然成为国民党反动派重点加以控制的地方。与此同时,国民党以“放纵共产党活动、阻挠国民党党务”的罪名胁迫费巩辞去了训导长职务。他在日记中表明了无奈与悲愤:
告以辞职原因,由于内外交迫,外则教部之表示,内则某某之谗言,否则不愿中途而废。
(1941年1月12日)
费巩曾居住在日寇铁蹄下的上海,他看到国家和民族处于深重灾难之中,心痛不已:
金融又起突变,见报愕然,惊涛骇浪,使人悚惧,币值惨落,物价自更飞涨,展望来日,大不好过……居沪烦闷,更曾惭恨,茫茫前途,为之奈何。
(1942年5月24日)
作为浙江大学的教授,费巩在面对国民党迫害进步青年时的种种行径时,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全力帮助学生们应对风险。
施雅凤陪董服群来告,同学何惧被县党部传问,迄晚未归。卞妽亦将被传,恳为设法。告以此事,须先由学校向党部交涉释放,无效则当以私人资格访高专员一谈。
(1943年4月23)
……
何惧被传谈话,幸昨日下午即释出,今晨来见,劝其以后言行务宜谨慎,勿过偏激。将来出外做事,可以字行,勿用此名。此名不好。卞妽今日亦被传,尊生夫人陪同前去,五时训导委员会散会后,迪生耀德去问消息,如尤未返校,尚须设法。
(1943年4月24)
△1944年1月6日、1月7日的费巩日记
在费巩的保护下,很多学生由此进一步迈入革命的行列,有的成了后期革命活动的中流砥柱。费巩万分痛恨当时腐败的社会制度,对国民党的贪污腐化、阿谀奉承风气嗤之以鼻:
到恰周家晚餐。闻其谈及中训团情形,终觉国民党器小防人,徒欲愚民,且造成一种苟合阿谀之风,殊非好现象也。
(1944年1月6日)
今日之局,无非欲造阿谀歌颂而已,一毫直言容许不得,政治更何来澄清之望。
(1944年1月13日)
重庆来人谈种种腐败,真是已至溃烂地步,有任议员中途归来者谈尤贪污百出,全无天良,人心之怀,达于极点,数千年积弊,于今为烈,如此民族,何能立足于今日?可为浩叹!
(1944年11月8日)
他极端仇恨国民党统治,不顾自己身处虎爪狼牙之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公开发表讲演和撰写文章,抨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耀德谓余不肯作违心之论,因而宪政讨论会中未作演讲,极表赞同,谓宁诎身伸道,藏器待时,获得精神上之自由,否则何异倚门卖笑,且荣实辱。
(1944年4月16日)
费巩的言行在进步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因此国民党特务便对费巩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并伺机蓄意谋害他。费巩日记的最后一篇定格在1945年的3月2日这天。两天后,他失踪了。就在失踪前的一个月内,他还连日进出国民党各部,目的便是调查有关国民党的腐败制度。
上午到交通部……杨云余所欲知诸事详载交通部人事法规汇编计四大册非卖品。……至财政部……程允代为吊卷查档照录有关条文寄下……
(1945年2月26日)
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最终做出绑架杀害费巩并毁尸灭迹的令人发指行径。费巩日记记载了抗战时期动荡岁月里他的个人生活、思想历程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01年9月,费巩烈士日记经国家文物局近现代一级文物确认专家组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
来源:《英雄壮歌——龙华烈士纪念馆馆藏精品文物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