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勋,又名开灼、叔薰、李陶,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庆符县城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1918年,他在庆符县立小学毕业,考入宜宾叙州联合县立中学。他学习勤奋,成绩很好。同年10月,因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但仍抓紧时间自学。1919年,他到成都,进入储才中学继续攻读。
五四运动时期,李硕勋受进步思想影响,投入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并当选为全校学生会代表,和广大学生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在校期间,他痛感中国在帝国主义的走狗军阀统治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决定投笔从戎,为祖国独立、统一和强大而战。入学半年后,他毅然离开学校,参加川军第一师骑兵团。担任该团文书。在这里,他学会骑马,常骑着马来回驰骋,传递文件。但是,他感到,骑兵团仍然是军阀控制的军队,不是为人民的革命军队。不久,他离开了这个骑兵团。
1920年,李硕勋重返成都,入叙属中学。他曾计划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赴上海,以求深造,但是由于没有旅费,未能成行。
1921年春,李硕勋到四川省立第一中学读书。这时,马克思列宁主义已在中国广泛传播。他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学生运动,当选为四川省学生联合会出版组主任,并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成立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团内骨干之一。同年8月,李硕勋因组织学生反对校长严某阻止学生进行革命活动,受到通缉,离别故乡,辗转到南京,靠亲友援助坚持自学。1922年,他到达北京,进入弘达学院就读。
1923年,李硕勋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学习,并与青年团组织联系,成为正式青年团员。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学校,名义上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担任校长,实际上,校务由邓中夏、瞿秋白等主持,瞿秋白任社会科学系系主任。在校期间,他先后听了瞿秋白讲授的《社会科学概念》《社会哲学》,张太雷讲授的政治课,蔡和森讲授的《私有财产和家族制度起源》等课程。李硕勋受到比较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决心走革命的道路。
1924年,李硕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分配他负责青年学生运动。1925年5月,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李硕勋的同乡、上海大学同学何秉彝在南京路上被外国巡捕杀害。李硕勋怀着极大的愤慨,发动市内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集会游行,强烈抗议帝国主义血腥屠杀我国人民的野蛮罪行。他在斗争中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他出色的宣传鼓动才干,为大家所公认,被各校学生推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的代表,出席全国学联代表会,并被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是中国早期学生运动领袖之一。他还以学生代表身份,参加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参与发动全市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运动,以积极的行动反击帝国主义的大屠杀暴行。
1925年冬,李硕勋出席了全国学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生临时代表大会。会上,他和代表们坚决反对帝国主义走狗北洋军阀召开的关税会议,反对军阀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罪恶行径。会后,他继续从事学生运动,发动上海和各地学生援助省港大罢工,并促进学生的大团结,以便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1926年秋,李硕勋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在广州召开第八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确定了这个时期中国学生运动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决定动员广大青年学生投入反帝反军阀斗争。在这个时期,李硕勋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发动和领导青年学生运动的任务,使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北伐战争开始后,李硕勋志愿从事军事斗争。1926年冬,根据党的指示,他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从事政治工作,后任第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他动员广大官兵,为消灭北洋军阀的反动部队而战斗。他曾亲临前线,鼓励将士英勇杀敌。
大革命失败后,李硕勋按照党的指示,参加南昌起义,担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党委书记、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他协助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整编部队,驻守地方,保卫南昌。
8月3日至5日,根据前委的部署,南昌起义军陆续撤出南下。李硕勋、周士第等率领的二十五师作为起义部队的后卫,最后从南昌撤出。部队南下至瑞金。敌南路总指挥钱大钧纠集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和补充团总计十个团,在会昌附近堵截。敌军在贡水沿岸构筑工事。敌军黄绍竑部七个团,也在白鹅墟一带集结,与会昌成犄角之势,阴谋截击南昌起义军。
前委和周恩来等决定:李硕勋、周士第率领第二十五师会同第二十四师进攻会昌西北,配合第二十军等兄第部队夹攻会昌。
8月24日,部队进攻会昌。李硕勋、周士第把第二十五师指挥所设在距离敌主要阵地以西一公里多的一个山头上。他们亲自指挥第七十三团攻打敌人。李硕勋到前沿阵地瞭望,发现敌人依恃坚固的工事,以密集火力扫射起义军。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战士被击倒,另一批战士又冒着枪林弹雨冲锋。他为战士的勇敢行动感动。
激战到下午,李硕勋发现寨岽一带敌人渡江鼠窜,即和周士第命令七十三团立刻进攻敌主要阵地,并命司号长吹响二十五师冲锋号。师部冲锋号一响,各团、营、连的冲锋号也相继吹响。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四师等部队于下午4时占领会昌。
攻克会昌的第二天,李硕勋等接到叶挺、聂荣臻指示:敌人集结部队到南山岭,第二十五师马上向城西北出击。这时,已听到远处枪声。李硕勋和周士第研究后确定:由他指挥各团立刻出发,周士第则率领特务连占领城西北阵地。李硕勋率部队几路出击,将敌人击退。
会昌战斗后,李硕勋等率领第二十五师重回瑞金。后经福建的汀州、上杭到广东的大埔。沿途,他还安排群众把几百名伤病员和大批枪支、弹药送到汀州,部分伤病员送至汕头医治。
南昌起义军到大埔后,前委和周恩来等决定第二十五师归朱德指挥,守卫三河坝,迎击敌人,以掩护主力挺进汕头。李硕勋接受任务后,立即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进行战斗动员。
会后,李硕勋等部署各团守卫各处重要阵地。为了发动群众支援战争,他和朱德、周士第等商议后,决定赠送200支枪和一大批子弹给中共大埔县委,以武装群众。三河坝的群众得到武器后,积极援助起义军。群众到梅州、松口一带收集情报,及时报告,使起义军知己知彼,相机杀敌。李硕勋还抽调一些政治干部组成工作队,在附近村庄从事群众工作,发动农民从人力、物力上支援部队。
三河坝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成的韩江的会合口,起义军驻扎于此,一旦战斗打响,后退转移困难。李硕勋向朱德等作了汇报,研究后确定,第二十五师转移到对岸的东文部、笔枝尾山虎龙坑、下村一带。由于得到船民的帮助,他们很快就渡过河,并选择东文部为师部指挥所。在这里,他和朱德、周士第、游步仁等讨论作战部署等问题。
刚构筑好工事,敌钱大钧就纠集两万多人袭击三河坝。李硕勋亲临前线,协助指挥作战。敌人乘船渡河,企图登陆,但在起义军的阻击下,未能爬上河岸。
钱大钧不甘心失败,又集中更多的大炮和重机枪,向起义军工事轰击、扫射,掩护所部再次渡河。李硕勋与大家总结了前次的经验,坚守阵地,再次迎头痛击敌人,坚决阻止敌人渡河登岸。后来,敌人不敢从正面渡河,改为从大麻街附近渡河,占领梅子岽,向起义军阵地袭击。李硕勋率领战士反击。可是,因反动军队过多,并居高临下,起义军未能打退敌人。在激战中,李硕勋获悉游步仁在梅子岽负重伤,腹部鲜血直流,立即组织抢救。
这时,敌人纷纷从汀江上游渡河,先后占领东文部、石子笃山脚,进到笔枝尾山麓。李硕勋带领战士们阻击敌人。第七十五团团长孙一中在战斗中受伤。李硕勋得到这个消息不久,又获悉第七十团第三营营长蔡晴川率领全营英勇反击,全部牺牲。在这紧急关头,他与中共大埔县委派来师部的联络员联系,请当地农军、农民援助起义军。农军100多人来到笔枝山和李硕勋等一起并肩战斗,共同杀敌。他看见农军负伤,就吩咐战士用担架抬下阵地医治。农民还帮助煮饭、烧开水,送饭送水到阵地。
经过三天三夜的战斗,李硕勋从师指挥部得悉,部队已歼灭敌军1000多人,缴枪数百支,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第二十五师也伤亡数百人,第七十三团连长张子良等八位军官也壮烈牺牲。鉴于敌强我弱,朱德、李硕勋、周士第等在师指挥部临时召开紧急会议通过决定,部队从三河坝撤出,向前挺进,与南昌起义军主力会合,以免腹背受敌。会后,李硕勋即带领官兵乘夜从阵地转移,到达百候墟。他与大埔县委取得联系,同朱德和周士第研究后,又赠送一批枪支、弹药给当地党组织,以便扩大农军队伍。到达茂芝时,李硕勋等见到了从潮州撤退出来的南昌起义军数百人,从他们口中获悉部队在周恩来等率领下,已从汕头撤出。朱德、李硕勋和周士第等立刻决定改变进军路线,不再赴汕头,转向闽赣。为了轻装转移,他们把伤病员交给饶平等地党组织分散安置,并送了一批枪支、子弹给饶平县等地党组织和农军。
李硕勋获悉从潮州退出来的几百人中有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非常高兴。他请师部军需主任周廷恩迅速骑马到饶平县城,请毛泽覃到第二十五师师部。经第二十五师党委讨论同意,由李硕勋宣布毛泽覃在第二十五师政治部工作。
为了加强党的工作,由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等组成前敌委员会,以朱德为领导人,率领第二十五师和潮汕退出来的部分南昌起义军,转移到福建等地战斗。
在向福建武平路上,第二十五师和土匪钟绍奎部打了一仗,击退了他们的堵截,然后进入江西。李硕勋和战士们一边同反动武装作战,一边行军,路过筠门岭,来到天心村。鉴于部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根据朱德等指示,李硕勋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这支部队在粤、闽、赣边界战斗的情况,请示今后行动方针。汇报后,党中央留他在上海从事白区工作。
1928年4月,李硕勋被派到湖北工作。他刚到武汉,就被敌人跟踪。他机智地摆脱了敌人,又回到上海。不久,他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当时,由于上海总工会被反动派破坏,省委机关被敌人发现,他马上把省委秘书处转移到安全地方,还亲自四处转告干部隐藏到秘密地点。后来,敌人包围秘书处,翻箱倒柜大搜查,但毫无所获。
1928年夏秋之间,李硕勋到杭州,担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长。是年冬,他代理浙江省委书记。在白色恐怖下,有些同志被捕了,他千方百计进行营救。有个别同志牺牲了,他通过一些未暴露身分的同志,给烈士家属以抚恤。发现了叛徒,他以最快速度转告各地下机关。个别同志思想动摇了,他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在广东、福建、江西边界艰苦战斗的事例,进行教育,开导这些同志要坚持革命气节,不要打退堂鼓,使这些同志重振革命精神,继续坚持斗争。
1929年,李硕勋重返上海,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同年秋天,他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党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书记。10月,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共江南省委,他任副书记。不久,他又任省军委书记。1931年1月17日,中共江南省委复为江苏省委,他仍任省军委书记。彭湃壮烈牺牲后,环境更加险恶。旧的省委机关不能作秘密据点了,他选择了一些新机关作为地下据点,建立地下革命武装,伺机出击,痛打反动头子、侦探、特务、叛徒和其他反动分子,以保卫白区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他还召开会议,研究在城乡如何巩固地下据点,团结进步人士同敌人开展斗争。他多次在上海工作,对街道情况比较熟悉。凭着这个有利条件,他秘密来往于各个地下据点,部署大家抓住敌人薄弱环节,开展革命活动,以打击敌人,壮大自己的力量。
1931年5月,根据党中央指示,李硕勋离开了上海到香港,准备到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七军政委。但是,由于近六年来,他披星戴月,过分劳累,身体患病,未能赶到红七军,只得逗留香港,延医诊治。病稍好转,就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那时,省委机关设在香港,他召集干部开会,研究当时广东东江和琼崖两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如何坚持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会后,李硕勋决定到海南岛了解情况,指导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赴琼。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与帝国主义侦探在香港互相勾结,透露了他赴海南的消息。8月中旬,他乘船到达海口,刚上岸就被敌人逮捕。狱中,他铮铮铁骨,宁死不屈,誓不出卖广东党组织和任何一个同志,充分表现了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就义前,他亲笔挥毫致书他的爱人赵君陶。遗书说:“陶: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他长别。在南方,在前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1931年9月5日,李硕勋从容就义,时年仅28岁。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