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王佐:从绿林好汉到红军将领的井冈英杰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王俊2018-06-22 16:46

王佐,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在江西省遂川县下七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兄妹六人,他排行第五。其生父、养父均于他年幼时去世,所以小时家境十分困难,一直过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

12岁那年,王佐不得不到宁冈姐姐家,帮姐姐带孩子,做家务。过了几年,姐夫将他送到同村的一个裁缝匠那儿当学徒。由于王佐聪明灵慧,师傅很喜欢他,一边教他手艺,一边还向他传授武术。学徒期满,王佐回到家乡,独立开业。

虽然有了一门手艺,但王佐的生意却很清淡,因为同村的穷苦人家一年四季没有多少衣服好缝。迫于生计,他投奔到湘赣边界最早崛起的绿林组织朱聋子的队伍当中充当“水客”(专门担任打探消息和带路的人)。王佐生性倔犟,不甘居于人下,在朱聋子那儿,每次“杀富济贫”的成功行为都给他以鼓舞。他想,干脆自己也拉起一支队伍,除暴安民。于是,在1924年春节后,他以60块银元的价格,买得一支坏了的九响毛瑟枪,便离开朱聋子,邀集了十多个人,组织起一支绿林队伍。由于枪少,他们还不敢公开亮出旗号,想多弄到几支枪。就在这时,天从人愿。一天,从遂川县城来了四名税警,每人带了一杆枪,下乡催收捐税。得到这个消息,王佐不禁喜出望外,把哥哥王云龙、好友李克昌等几个人找来,定下夺枪计。税警们来了以后,王佐等人杀鸡宰鸭,邀税警们喝酒吃肉。王佐天生一副好酒量,加上王云龙等人从旁劝酒,领头的税警很快就喝醉了。趁此机会,他们众人一齐下手,将四名税警除去,夺得四杆好枪。自此,绿林蜂起的井冈山地区,又多了一支杀富济贫的队伍。

这支队伍初起之时,曾有过一次内讧。王佐手下有个叫李斋脑的人,曾因“吃独食”坏了绿林规矩,受到王佐训斥,故而心怀不满,竟私下串通十来个人要杀王佐。王佐只身跳窗而跑,躲过这起灾难。后来是袁文才派人护送他回到驻地茨坪。王佐感激袁文才临危相救,两人从此义结金兰。

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王佐起初一直与之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度。1928年刚过春节,毛泽东派了何长工以党代表身份来到王佐的部队,不久又向他们赠送了一批枪支。通过接触,王佐发现何长工既懂得许多高深道理,又平易近人,还挺有谋略,渐渐对他也产生了敬意。

当时,井冈山附近的豪绅尹道一勾结官府,购置枪支,拉起反动民团队伍,自任团长,专与各路绿林作对。他曾想“招安”罗冬生、王佐两支绿林队伍。王佐由于警惕性很高,未让尹道一得手。而尹道一则常带队袭扰王佐,两人结下不共戴天之仇。王佐一个十分强烈的愿望,就是消灭尹道一。何长工写信给毛泽东调来一支部队,并给王佐出了个“引虎出山”的计策。一仗下来,尹道一被打死。大仇已报,王佐对何长工及中国工农革命军更是由衷钦佩。他接受何长工的建议,派人到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去参观。

袁文才的部队经过毛泽东派人训练,思想素质和军事素质都大为提高,尤其是共产党和中国工农革命军与百姓同甘共苦,真心实意领导群众革地主豪绅的命,使王佐深受教育,终于下决心,邀请共产党派干部来帮助他的部队进行训练。不久,宋任穷等一批干部来到王佐部队开展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启发了士兵的阶级觉悟,逐步扭转了一些绿林中的不良习气。

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前委,对袁文才、王佐两支部队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经过党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基本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党的组织在这两支队伍中渐渐有了一定的基础,于是决定将他们升编为正式的军队。

1928年2月,前委在宁冈县大陇朱家祠举行了隆重的升编大会,袁文才、王佐两支部队正式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为团长兼任第一营营长,王佐为副团长兼任第二营营长。以后,党组织又根据王佐的反复要求,吸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井冈山会师和成立红四军后,该团又改编为红四军第三十二团,王佐仍任副团长。在1928年5月和10月召开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二次代表大会上,王佐被选为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同时还担任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

1928年冬,国民党以18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粉碎敌人的攻势,前委决定,红四军主力向赣南挺进,开辟新的根据地,红四军三十二团和红五军一起留守井冈山。红五军在五大哨口修工事、筑掩体,抗击敌人的进攻。虽然敌人出动了数万兵力,敌我力量悬殊,但红五军凭借隘口之险,浴血奋战,使敌军寸步难进。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陈开恩的富农,在国民党兵的威逼之下,偷偷带他们沿着一条山涧摸到小井,将设在那儿的红五军医院里的100多名伤病员全部杀害;又攻打黄洋界哨口,占领了大井。守山红五军腹背受敌,为避免遭受更大损失,不得不分头撤退。红五军经遂川撤往赣南,第三十二团则在王佐带领下,在深山老林里与敌周旋。

时值寒冬,天降大雪,部队开始断粮,加上缺少冬装,又缺医少药,部队面临极端艰难的境地,在战士当中出现了一些畏难情绪。王佐却以坚定的信心,鼓励大家坚持斗争,克服困难,等待时机。

果然,严酷的气候给“进剿”的敌人也造成了困难,军心动摇,斗志丧失。王佐便在探明敌情的情况下,率领两个连,趁夜色包围了驻扎在田草坪村的一个连的敌人。一场战斗下来,这个连的敌兵几乎被全部歼灭。几天之后,王佐又率领队伍攻击驻守上井之敌。在斜源,红军把给敌人带路的陈开恩捉住并加以处决。

1929年3月中旬,蒋桂战争爆发,“进剿”井冈山的大部分国民党军队都撤退了。王佐乘机带领部队主动出击,并屡屡得手,在各个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终于把敌人赶出井冈山。

1929年4月中旬,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将第三十二团和一些地方武装合编为红军独立团,王佐任团长。他遵照特委的指示,在以永新为中心的游击区开展游击战争,屡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边界红色政权渐渐恢复起来,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1930年3月,王佐蒙冤,在永新县城边涉水过河时不幸沉溺,时年32岁。全国解放后,王佐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来源:中华英烈网 作者: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