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原名选三,1898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马源村一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在茅坪的塾馆读书,因家境贫寒,学习时断时续,直至19岁辍学,成家务农。后考入永新县禾川中学。刚学一年,父亲去世,家中缺少劳力,又欠了债,生活更加穷困。
1924年,袁文才因不堪忍受豪绅恶霸的欺凌,为报仇雪恨,愤然投奔绿林组织——“马刀队”,并与首领胡亚春结为兄弟。由于他精明能干,多谋善断,又有文化,不久便成为“马刀队”的参谋长。
1926年夏天,宁冈籍共产党员龙超清受党委派,以国民党特派员的身份,偕同几名共产党员、宁冈籍同学回到宁冈。龙超清利用自己是世家子弟的身份,以温习功课为名,在龙江书院成立了宁冈县党支部,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党支部认真分析了“马刀队”的情况,决定对“马刀队”实行“招安”计策。同年9月初,袁文才率领50余人、30多支枪的队伍,开赴新城,接受“招安”后成立了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
10月,在党组织的帮助下,袁文才率部起义,逮捕了县长沈清源及一批反动官吏和谢述庭等土劣头目,成立了由龙超清任主席的县人民委员会,袁文才为委员,主管军事工作,宁冈县保卫团也改为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总指挥。他率领的部队成了党的一支武装力量。
12月,江西省政府派遣林笑佛任宁冈县县长,并随带警卫队,企图镇压宁冈的农民运动。林笑佛到达宁冈后,假腥腥地拜会了龙超清和农民自卫军,并大谈“国共合作”,暗中却四处活动,联合土豪劣绅势力,试图重新拼凑反动武装,气焰甚为嚣张。龙超清和袁文才认为林笑佛是开展革命斗争的绊脚石,研究了铲除林笑佛的计划。一天深夜,袁文才率农民自卫军包围县公署,收缴了警卫队的枪,一举将林笑佛击毙。
不久,党派袁文才到吉安农民训练班学习。通过学习,袁文才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回来后,向县委主动提出入党申请。县委根据他的政治表现,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7月中旬,永新县的土豪劣绅勾结警察局,将永新县委、县农会负责人刘珍、王怀、贺敏学和革命群众80多人逮捕入狱。党派人找到袁文才,要他设法营救。袁文才立即率领队伍与遂川王佐、安福王兴亚农民自卫军一道,在永新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破永新县城,救出所有被捕同志,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和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
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三湾村。袁文才在和毛泽东的接触中不断受到教育和启发,他迫切要求毛泽东帮助整训部队。1928年2月,前委在宁冈大垅朱家祠召开大会,袁、王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第二营营长。这支部队在捍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部队整编前,胡亚春不愿参加革命,持枪上山为匪,虽然经过多次教育,仍然屡教不改。更有甚者,胡亚春还企图组织力量谋杀毛泽东。袁文才不顾曾有“兄弟”之情,大义灭亲,亲手处决了胡亚春。
1928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指使江西军阀朱培德,乘工农革命军远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之机,派杨如轩的第二十七师七十九团的一个营进驻新城,妄图会同反动的靖卫团对革命根据地实行“进剿”。
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袁文才的第二团一个营和赤卫队暴动队,受毛泽东的指派,埋伏在路下、上下曲石附近地区,截断敌人向老七溪岭逃窜的道路,和一团协同将敌歼灭在西门街西侧地区,取得了新城战斗的胜利。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在这次战斗中,显示了整训后的袁文才部队有很强的战斗力,也显示了袁文才的出色的指挥才能。
3月间,袁文才随同毛泽东出击湘南,打到资兴、郴州等县,策应湘南暴动,将南昌起义部队接应上山。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5月4日,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砻市宣告成立。袁文才的第二团编为第四军第三十二团,袁文才任团长。5月下旬,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在茅坪苍边成立,袁文才被选为工农兵政府主席。6月,被指派为湘赣边界党的第一届特委委员。8月,任宁冈县委书记。10月,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袁文才当选为特委委员。
1928年夏秋,在五斗江、龙源口等战斗中和红军主力出击湖南时,袁文才率领红三十二团奉命守卫井冈山,同来犯之敌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
6月,红四军在龙源口打败江西两只“羊”、粉碎湘赣敌军联合“会剿”战斗中,红三十二团出色地完成了担负阻击和袭击敌人指挥部的任务。
8月,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袁文才率领红三十二团二营及团部特务连担任朱砂冲、桐木岭、双马石、八面山等哨口的防御。该团第一营进至茅坪,与宁冈地方武装一起,以游击方式牵制敌人。8月29日晚,袁文才指挥特务连分别袭击占据大垅、白露、茅坪之敌,使敌人整个晚上没有休息。当敌人向桐木岭等哨口蠢动之时,又被袁文才率领的红三十二团及暴动队击退,有力地支援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进行。
继黄洋界保卫战之后,在1928年10月凹头垄伏击战和1928年11月9日至10日宁冈城和龙源口战斗中,袁文才率领的红三十二团都建立了卓著的战绩。
红四军军委和特委认为,大小五井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极为险要的地带,为了加强五井的防卫和建设工作,成立了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袁文才任副主任。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筹建了小井红光医院、土岭被服厂、茨坪军械处、各团留守处、公卖处和粮库。他们还指挥军民在重点哨处修筑工事,安放竹钉、滚木擂石,使之成为凭险可守的御敌哨口。为坚持长期斗争,应付突然事变,袁文才、王佐积极组织军民储备粮食、盐、油、布和弹药等物资。这些有力措施,对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袁文才任红四军参谋长随军出征。由于他依恋井冈山故土,中途私自离开部队跑回边界。经过批评教育,他接受了党组织给他的口头警告处分,让他出来工作,担任了中共宁冈县委常委职务,继续投入边界的革命斗争。
1930年2月,袁文才、王佐将五县反动民团头子罗克绍捉住,令其将兵工厂搬来,视其表现再决定是杀是放,但他们没有把这一打算事先报告特委。因此,特委便认定他们和罗克绍勾结,欲投靠敌人,遂决定诛杀他们。当时的中央巡视员听了汇报,未加详查,同意了特委的决定。特委知道袁、王部队还有500多人,战斗力比较强,地方武装对付不了,便找红五军支援。1930年3月,袁文才在永新县城被错杀。
全国解放后,袁文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亲切地接见了袁文才的爱人,并同她一起照了相。如今,在井冈山烈士陵园内的群雕中有袁文才的大型塑像,寄托着党和人民对袁文才烈士的敬仰和怀念。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