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琢:井冈山骁将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王俊2018-06-01 08:01

王尔琢,1903年1月23日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昌溪河畔王尔峪(今南岳乡官桥村王家湾)一户殷实人家。王尔琢12岁进私塾读书,13岁入官桥国民小学,16岁考入县立高小,18岁到长沙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设中学读书。

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到湖南招生,王尔琢即投笔从戎,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入学后,他思想倾向进步,有理想抱负,深得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器重。毕业后,他留校任学生队的分队长,曾率学生军参加平定广州商团的叛乱。同年底,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广东军阀陈炯明发动叛乱,王尔琢随军讨伐陈炯明,参加东征。不久,他又随军回师广州,参加了镇压滇系军阀杨希闵和桂系军阀刘震寰叛乱的战斗,为巩固广东革命政府做出了贡献。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革命军开始北伐,王尔琢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5月,他又改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第二十六团团长。他与先遣军司令李明扬友谊甚笃,工作协调。经过他的政治工作和整训,部队纪律比较严明,官兵团结一致,一路上部队连克数城,所向披靡。

7月,东路军出师后,李明扬因伤回广州休养,由王尔琢率东路军先遣军挺进江西,沿途跋涉,兵临南昌城下。9月,南昌战役打响,他率部1个营,摸黑来到南昌城外。为弄清城内情况,他们抓来一个“舌头”,弄清了敌人口令。他立即带领部队攻城,与前来拦截的敌人展开激战。第二天拂晓,因敌我力量悬殊,情况危急,他命令该营营长率部突围,自己带少数人掩护。只见他从一战士手中拿过一支冲锋枪,登上一所房子屋顶,以火力压制敌人。等战士们安全撤出后,他佯装中弹,身子一歪,从屋脊上滚下来。在敌人“打中了”的狂叫声中,他悄悄地绕过敌人腹背回到了部队。途中,遇上了准备前来寻找他的遗体的同志,问明情况后,他诙谐地对大家说:“我的遗体还是由我自己来搬运吧!”大家看见团长奇迹般地活着回来,都高兴得欢呼跳跃起来。此后进军江浙,在指挥打桐庐时他左手负伤,流血不止,但硬是直到攻下桐庐城,才让医务人员给自己包扎伤口。

王尔琢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早就引起了校长蒋介石的注意,曾把他叫到校长室“开导”了一番。当他率部队快打到上海时,蒋介石又派了两名亲信到东路军先遣军中拉拢他,封官许愿,说只要他与蒋介石“协力同心”和参加国民党,就可以立即擢升他当军长。王尔琢坚决地把这两个说客顶了回去。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密令李明扬逮捕东路军先遣军中以王尔琢为首的共产党员,就地处决。开明的李明扬没有执行这一密令,还将密令给王尔琢看了,劝他快走,并说:“把你们的人都带去!”

王尔琢同其他共产党人离开了东路军先遣军。5月下旬,他随周恩来到了武汉。7月初,王尔琢受党的派遣,前往江西九江,担任第四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参谋长。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第二十五师奉命参加南昌起义,王尔琢任党代表。他率领这个团的重机枪连和第七十三、第七十五两个团一起参加战斗。他们先在南昌郊外的德安车站缴了张发奎警卫营的全部枪支,并把这个营的部分士兵编入起义部队,投入战斗。

南昌起义失利后,南昌起义部队转移南下进入粤东地区,王尔琢所在团在朱德的指挥下投入了三河坝战斗。

当时,朱德率部在大埔县三河坝驻守了十多天。为了迎击进犯三河坝的钱大钧部,他部署部队在江东笔支尾山和龙虎坑一带构筑工事,利用有利地势阻击敌人。

10月1日下午,当钱大钧部以10个团约2万人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三河坝扑来时,驻守在龙虎坑一带的王尔琢团英勇出击,多次打退敌人的强攻、强渡。到第三天清晨,敌人利用大雾掩护进攻。因敌我力量悬殊,朱德下令部队放弃滩头阵地,撤出三河坝。王尔琢指挥第七十五团仍据守龙虎坑阻击敌人,掩护部队后撤。一天后,子弹将尽,他带着警卫排,利用黑夜到河滩敌人尸首堆里摸回大批子弹、手榴弹,以及一挺重机枪。这样,他指挥部队一直坚持到第四天拂晓,完成了掩护部队安全转移的任务。

转移中,朱德原想带着部队沿闽粤边境南下,去汕头同大部队会合。但行至饶平县茂芝得知大部队在潮汕已被打散时,他除将伤病员交当地党组织分散隐蔽外,迅即率这支2000多人的起义队伍向西北方向转移。他们先后经大埔、蕉岭、峰市,到达福建的武平,然后越过闽赣边境,进入江西的信丰。部队沿途不断遭到军阀部队的追击以及地主武装、土匪的袭击,到信丰时,部队已剩下不到1000人了。

在情况极为严重的危急关头,时任第七十五团参谋长的王尔琢和第七十三团党代表的陈毅,成为朱德支撑危局的左膀右臂。这时,王尔琢的长头发遮住了双耳,密匝匝的络腮胡子也有好几寸长,人们很难想象他才24岁。行军时,他同战士一样扛着枪,边走边谈,有说有笑,大家都乐意跟着他,听他讲形势,说笑话。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部队的凝聚力大为增强。

1927年底,趁粤桂战争爆发、军阀忙于混战之机,朱德率起义部队在湘赣粤三省交界的大庾一带山区进行休整和改编,将剩下的八九百人编成一个纵队,朱德任司令员,陈毅任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由于王尔琢在部队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大家亲昵地称他为“朱德的参谋长”。

为了得到给养补充,并有利于部队公开活动,朱德与原云南讲武堂同学、当时在粤北任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的范石生联系,范石生同意在“坚持独立,来去自由”的原则下,朱德部队使用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一四〇团的番号,解决了部队的给养问题。这时,部队在韶关附近的犁铺头驻扎、整训。王尔琢记录整理了朱德的口授课程,油印成《步兵操典》和《阵中勤务》等教材,印发部队实施,使部队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王尔琢非常注意部队与群众的关系,教育部队要联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一天,一个点头哈腰的家伙自称是曲江县清水塘地方“挨户团”的头头,前来请求大军去帮助攻打已围了三天三夜的农民协会和赤卫队的据点。王尔琢认为,这是消灭国民党的别动队——“挨户团”和土匪的好机会。经朱德同意,他带着部队直奔曲江清水塘。刚一赶到,就下令向“挨户团”、土匪开火,把“挨户团”的头头打得晕头转向,大叫:“怎么自己人打起自己人来啦?”这一仗,“挨户团”死伤过半,很快土崩瓦解,解了农会和赤卫军的围。

1928年初,朱德得到范石生的通知,说蒋介石已下令第十六军逮捕他,并解除一四〇团武装,便立即率部队从粤北进入湖南宜章的蟒山洞,决定在湘南开展土地革命。中共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派胡世俭、胡少海前来部队联系,同朱德、王尔琢等人一起商讨攻打宜章城的办法。1月12日,宜章年关暴动成功后,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公开打出绣有镰刀斧头的革命红旗。为了对付反动军阀许克祥的进攻,王尔琢随部队转移到塘下岭、山门和圣公墟一带的山中,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几天之内,他们就组织了一支赤卫队,编为工农革命军后方营,负责救护伤员的工作。

1月31日早晨,革命军在朱德的指挥下,向驻扎在岩泉墟和坪石一带的许克祥部两个团发起猛烈进攻。曾声言要找许克祥算账的王尔琢更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在栗源的乐水河边追上了逃窜的敌人。经两小时激战,全歼许克祥部这两个主力团,许克祥本人则仅以身免。

此后,革命军在挺进郴州、耒阳和奔赴井冈山的途中,王尔琢还率部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1928年2月2日,朱德率工农革命军进驻郴州时,在摺岭一带遭到何键部一个团的阻拦。根据对敌情的侦察,朱德指令王尔琢负责正面进攻,吸引敌人的火力。第二天,他开始发动佯攻。当敌团长指挥部队迎战时,他且战且退,示敌以弱。敌团长以为得手,命令全团出击。这给朱德、陈毅率部绕道敌后创造了有利的时机。不多时,敌后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喊杀声,敌人腹背受击,遭两面夹攻,顿时乱了阵脚,纷纷抱头鼠窜。

2月16日攻打耒阳县城时,王尔琢先率部队埋伏于北门附近,另外布置一些战士装作进城做买卖的人,在紧闭的城门前大声叫骂,闹成一片。守城门团丁根本无法制止,加之小头目想买猪肉吃,示意“今天卖肉的可以放进城来”。城门刚打开一条缝,城外“买卖人”就一声吆喝,潮水般地涌了进去。只听三声枪响,王尔琢部缴了城门岗哨的枪,然后向“挨户团”团部冲去。王尔琢率部进城后,经过短时间的激战,驻城的“挨户团”全数消灭,关在牢里的同志被救出。原来在灶市街和桌子坳一带防守的团丁,也被朱德和陈毅率领的革命军缴械。

更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朱德决定第二次攻打耒阳县城时,王尔琢奉命消灭小水铺团防局的一次战斗。

小水铺团防局长谭芝生有个儿子叫谭斗才,在白崇禧部当连长。当儿子来信说白崇禧要带两个师从衡阳南下,铲除湘南暴动的工农革命军时,谭芝生急忙派亲信安跛子去衡阳联系,表示愿意为“国军”效劳,并写了一封密信送交儿子转呈白崇禧。

朱德根据耒阳党组织提供的这一情报,决定将计就计,派一支精悍部队伪装成国民党军,进入小水铺去消灭这伙地主武装。王尔琢主动请缨,要求率部去完成这一任务。

经过周密的安排,王尔琢乔装打扮,自称白崇禧部的团长,带领一小队“国军”,后面跟着一辆装有木箱的马车,气派十足地沿着大道向小水铺进发。这时,谭芝生派往衡阳给儿子送密信的两个团丁在路上正碰上这队威风凛凛的“国军”,便主动走到王尔琢面前,问长官从哪里来?当听说从衡阳来,又问认不认识谭斗才连长?王尔琢告诉两个团丁:谭连长就在我们团,现在已外出执行任务,要交白长官的信他可以代交,他这次正是受白长官的派遣,前去小水铺犒赏谭团总的。他还郑重其事地要一个团丁回去报信,一个留下给他带路。

谭芝生听说白长官派王团长前来犒赏,真是受宠若惊,喜出望外,但同时又存有戒心,暗地里作了布置,以防不测。这一点,王尔琢有所察觉,但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他吩咐:“把白总指挥的赏赐抬来。”六名士兵抬来三个木箱,打开一看,一箱是乌黑发亮的崭新步枪,两箱是黄澄澄的子弹。当谭芝生提到上次派安跛子到贵团联系那件货时,王尔琢又叫士兵抬进另一口木箱,打开一看,里面正是谭芝生要的机枪。这一来,把谭芝生惊喜得眉飞色舞,连忙吩咐摆宴为王团长洗尘。

王尔琢来到团防局时,一面与谭芝生海阔天空地交谈,一面四下观察动静,才知道谭芝生的兵不在团防局,而是由安跛子带领,驻扎在三公庙。只有到三公庙去,才能端掉谭芝生的老窝。当王尔琢听到谭芝生吩咐摆宴时,便说:“团总,何不到三公庙去摆宴,也好犒赏一下那些有功士兵?”

谭芝生因上次派安跛子去过衡阳,也想让安跛子辨认一下这位“王团长”的真假,听王尔琢提议去三公庙摆宴,正中下怀,马上赞同。到三公庙时,安跛子以为来的是上次没有见过的团副,又听说送来了这么多枪支弹药,还有他上次联系的一挺机枪,高兴得不亦乐乎,又是给王尔琢递烟,又是敬茶,毫不见疑,谭芝生也疑虑全消。

在王尔琢提出“今天我们要来个官兵同乐”的倡议下,三公庙内猜拳行令,碰杯干酒,喊叫一片,热闹非常。就在此时,王尔琢脸一沉,把酒杯往桌子上一摔,发出动手的信号。顿时,在场的革命军战士一齐动手,缴了所有团丁的枪。安跛子发现上当,去拔枪套里的手枪,一个革命军战士飞起一脚,他“哎哟!”一声,手枪早踢到地上。王尔琢手起枪响,谭芝生与安跛子应声倒地。战斗胜利结束。

3月3日,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再次攻占耒阳县城。不久,国民党当局派9个师对湘南工农武装进行夹击,加上中共湘南特委执行“左”倾盲动政策,严重脱离群众,工农革命军已无法在湘南立足。3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部退出湘南,分两路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合。

途中,王尔琢率部在敖山庙同国民党第十九军胡宗铎部打了一仗,消灭了该部李宜萱师一个团。原来李宜萱部奉命进军敖山庙,妄图阻击向井冈山转移的革命军,但王尔琢率部抢在前一天到达敖山庙地区。在与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察看地形后,王尔琢认为可以用计把敌人装进敖山庙这只“鼓肚瓶子”里,再把“瓶颈”处那座小桥一封锁,就可以把进入瓶肚的敌人统统吃掉。他一面布置封锁消息,一面在庙里放些干粮和猪肉,然后指挥部队埋伏于四周山上。

第二天早上,李宜萱师一个团来到敖山庙村。当疲惫不堪的敌军高兴地做饭煮肉时,“瓶颈”的小桥顿时被工农革命军机枪封锁。四周山上的革命军发出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像猛虎下山般直扑“鼓肚瓶”中的敌人。敌人毫无准备,狭小庙内又施展不开,短时间抵抗后即全部被歼。战后,工农革命军高举红旗,浩浩荡荡奔向井冈山。

4月底,王尔琢随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后,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二十八团团长。从此,他投入了创建和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王尔琢率领的第二十八团作战骁勇,能攻善守,常令敌人闻风丧胆,特别是其行军之快,曾被敌第七十四师称为“飞兵”。这是与敌杨如轩部七十四师作战中赢得这一称号的。为了对付杨如轩部对井冈山的分兵进攻,王尔琢按照朱德的部署,率部星夜兼程,佯攻遂川,并与第二十九团配合,在黄坳围歼了杨如轩部的一个先遣营,第二天又攻占了永新。

杨如轩纠集四个团的兵力,从吉安出发,“夺回”革命军主动撤离的永新县城后,惟恐再度受创,就龟缩城内,不再出来。为了引蛇出洞,王尔琢奉命率第二十八团和第三十一团一营,随朱德奔袭湖南茶陵,在高垅歼敌一个营,打垮敌两个团。这时,杨如轩以为工农革命军远离根据地,井冈山必然空虚,即令两个团从龙源口进攻宁冈;派第七十九团到永新莲花边界的里因一带布防,监视去湖南的革命军动向。

杨如轩部的出动,给工农革命军在运动中歼敌创造了战机。王尔琢率第二十八团立即回师永新,当天下午从高陇动身,第二天黎明即到达离永新约30里的田墟,在那里歼灭一伙地主武装——“靖卫团”。接着,他又赶到离永新15里的草市坳,利用有利地形,布下围歼敌七十九团的罗网。当上午10时围歼战斗结束后,王尔琢即率第二十八团火速直奔永新城。当他们冲进敌师部时,杨如轩已经逃走,桌上的留声机还在放着唱片呢!敌人弄不明白革命军为什么会来得这么快,惊叹“真是飞兵!”从此,王尔琢的“飞兵二十八团”的威名,就在井冈山下叫响了。

王尔琢英勇善战,尤其是在战局不利时,他那坚定果断、临危不乱、力挽危局的能力,更令人叹服。这年6月间,当赣敌杨池生带五个团,杨如轩带两个团,再扑永新时,王尔琢率第二十八团在老七溪岭阻击杨如轩部两个团的进攻,朱德、陈毅率部在新七溪岭的望月亭抗击杨池生部。这时,老七溪岭的制高点百步墩已被杨如轩部占领。6月23日,龙源口战斗打响之后,朱德、陈毅指挥工农革命军在新七溪岭打退杨池生部的多次进攻,而王尔琢在老七溪岭连续组织了3次冲锋,都未能拿下制高点百步墩。这时,个别干部要求后撤。王尔琢权衡利弊,分析了形势,与党代表何长工商量,下定决心夺回百步墩!他精心挑选了100多名骨干分子,组成几个冲锋小组,靠着林木山石的掩护,悄悄靠近百步墩。他一声令下,茅管坳的大部队一齐开火,用猛烈的火力压制住敌人的火力。趁此机会,冲锋小组在冲锋号声和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跃出战壕,向着百步墩猛冲。敌人见势不妙,弃阵四逃。百步墩、老七溪岭随之拿下。这时,王尔琢一面派一个营追歼逃敌,一面自率主力赶往新七溪岭支援朱德、陈毅的战斗,很快把杨池生部打垮。这一仗,就是有名的“龙源口大捷”,红军第三次占领永新。

7月间,王尔琢率第二十八团和第二十九团联合作战,攻克湖南酃县县城。8月,中共湖南省委的代表利用部分战士的思乡情绪,不顾王尔琢、朱德、何长工的反对,强行把第二十九团等部队拉往湘南。为使第二十九团免遭覆没,王尔琢随朱德率第二十八团紧跟在后,牵制敌人。

第二十九团打郴州,先胜后败,撤退时完全溃散,只有一部分在汝城北面与第二十八团合并,重返井冈山。部队行至江西崇义时,突生内变,任前卫的二营营长袁崇全开小差,擅自率部向思顺墟方向走去。途中,二营的四连和六连发现行军路线不对,没上袁崇全的当,主动走了回来,可是五连与迫击炮连却被袁崇全骗走了。王尔琢考虑袁崇全是自己的同乡,平时也很听自己的话,可能是一时糊涂,决定亲自去“把他们喊回来”。

朱德同意了王尔琢的意见,派一营去追赶袁崇全部,先将他们包围起来,然后让王尔琢前去喊话。一营在思顺墟追上在逃部队,王尔琢和党代表何长工于8月26日晚带着警卫排也来到了思顺墟。当他们刚到思顺墟街口时,哨兵向他们开了两枪。王尔琢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大声喊:“不要打枪了!我是你们团长,来接你们回去的!”哨兵听到是团长的声音,不打枪了。王尔琢带着警卫排,在街道上边走边喊:“同志们,快回来革命吧!”正在一家旅店楼上打麻将的袁崇全,听到王尔琢的喊话吓了一跳,立即带着几个亲信出店准备夺路而逃,谁知正碰上王尔琢。何长工见形势不对,立即喊“卧倒!”警卫排闻声卧倒,王尔琢却站着不动,问道:“你们是二营的吗?欢迎你们回来革命!”话音未落,袁崇全用手提机枪射出一梭子弹,击中王尔琢胸膛。王尔琢倒在了血泊中。

受骗的五连和迫击炮连的士兵,看着他们平日敬爱的参谋长的遗体,嚎啕大哭起来,一齐高呼:“活捉袁崇全,为王参谋长报仇!”

第二天,朱德、毛泽东先后赶到思顺墟,痛悼王尔琢。随后,部队在宁冈砻市举行追悼王尔琢烈士大会,陈毅主持,朱德致悼词,毛泽东写下了一幅哀婉凄情的挽联: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