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祥明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14 11:06

简祥明,原名简集庆、又名祥云,1896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洪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简祥明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父亲早丧,靠寡母和两个哥哥抚养成人。孩童时期,他每天伴随母亲参加劳动,从小养成勤劳又倔强的性格。10岁那年,家境渐有转机,次年在私塾启蒙,后入培风学堂。他天资聪颖、学业优良,17岁毕业后,考取福建省立第九中学。在学校期间,他结识邓子恢、陈明等进步同学,经常阅读进步书刊。从九中毕业后不久,他应聘在培风学堂教书。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他与学校里尊孔读经的守旧派发生龃龉。于是,他另辟蹊径,邀集其他进步教师,在大排村的罗星坝天后宫创办同志学校。在争取进步人士支持后,抽出培风学堂的文课田田租的60%,作为办学资金,教师基本上是义务从教,简祥明担任教务主任。同志学校全用新教材教法办学,直至1925年秋校舍被军阀部队占用而停办。

1926年冬,中共永定支部书记阮山为了开展太平里的革命活动,曾来到大排简祥明的家,专门研究重新开办学校和进行革命。时局稍定,他才串联了林梅汀、郑荣金等人,在原同志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培风公学。不久,闽南特委书记罗明派特委宣传部长兼军委书记陈祖康为永定特派员,领导太平里的革命斗争。南昌起义军经过闽西留在永定工作的何正生、罗绍之等,也受中共永定支部的指派,到培风公学发展党团组织。培风公学成为太平里革命的中心。

简祥明团结师生,主动协助陈祖康等人开展革命工作。他们经常深入到学校附近的绍和、左坪等村,宣传发动群众,开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发展农协会员。不久,简祥明由陈祖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共太平支部成立,简祥明担任支部书记。他在团结太平里青年委员会的全体同志参与办好《奋斗》半月刊的同时,领导和发动太平里的群众,开展反对龙岩军阀陈国辉在太平里强征2万元大洋“马路捐”的斗争,率领农民火烧了高陂子马路捐征收处——高陂团防局,有力地声援了张鼎丞在永定金砂发动的反对“冠婚丧祭屠宰捐”的斗争。

1928年春,中共太平区委成立,简祥明担任区委常委,奉命在大排本地做好“绿林”武装的统战工作,争取这些人保持中立,为以后接纳龙岩“后田暴动”的武装游击队100余人转移培风公学休整,准备参加“永定暴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受到中共永定县委的表扬。

6月中旬,全县武装斗争高潮兴起。县委根据时局的发展,在陈东坑岭头湖塘小学召开全县党员代表紧急会议,研究和部署永定暴动。简祥明以太平区委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会后,他根据县委部署,与区委书记林梅汀等把太平区农军400余人集中起来,分别在文溪、孔夫、平在、西陂等地施以军事政治训练并组织侦察和巡逻,准备牵制军阀陈国辉驻坎市的军队,确保农民暴动攻打永定县城计划的实施。

永定暴动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派省委军委书记王海萍到太平领导和发动闽西秋收暴动。王海萍在孔夫村召开岩、永、杭边三县农民武装主要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贯彻省委“闽西秋暴”行动计划。简祥明参加了这次会议。随后,他又在文溪参加太平区委扩大会议,参与制订《太平里秋收暴动计划》。8月5日,在王海萍的领导下,简祥明与林海汀、卢冠卿等人率领太平农民百余人,会同上杭傅柏翠和龙岩郭滴人率领的农民武装,开赴西陵岭,配合高陂农军举行暴动。农军抓捕了当地土劣3人,没收他们的财产并分给贫苦农民,烧毁田契、借据,点燃了太平里暴动的烈火。接着,队伍经悠湾开往龙岩白土,消灭当地民团武装后,又参加围攻龙岩城,强攻坎市。均因守敌已有准备,敌强我弱,没有成功,在战斗中有10余名同志壮烈牺牲。于是,王海萍、傅柏翠便率领蛟洋和高陂的队伍开赴金砂古木督,与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的溪南红军汇合。简祥明与林梅汀奉命撤回文溪,休整后组织起一支游击队,在当地坚持游击斗争。

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占领永定后,简祥明担任太平区革命委员会委员,后当选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执委,主持太平区、乡苏维埃政权和没收、分配土地等工作。同年冬,简祥明调任中共闽西特委秘书长。1930年2月,在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增选为特委执委、常委兼秘书长,是特委书记邓子恢的重要助手。他在担任闽西特委秘书长期间,主持撰写和审查了各种文件、文告、书信等。他的文章写得很多,受到多方面领导人的赞扬。时任红四军三纵队书记和闽西特委常委的蔡协民曾称赞他说:“简祥明的文章,既简又明,真是文如其人。”

1930年6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次入闽,在长汀南阳召开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总结闽西苏区斗争经验。简祥明与邓子恢、张鼎丞、蔡协民、曾志、方方等参加了会议,简祥明代表特委作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他指出,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工农武装割据得到迅速发展,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日益壮大,土地革命出现大好形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在长汀、上杭、连城、龙岩、永定纵横300多里的山区,解决了50多个区的土地问题,约有80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广大农民欢欣鼓舞,大力发展生产,改善了生活。到1930年春,全闽西地区有6个县、69个区、390多个乡先后建立起工农民主政府,各县还建立了赤卫军总部,闽西根据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气象。但是,在土地分配过程中,由于原耕地农民手中抽出来的土地往往比较贫瘠,因此,合理地调整土地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闽西特委和苏维埃政府为了解决土地肥瘦不均,富农占便宜、贫雇农吃亏等问题,明确规定土地分配政策应该在“抽多补少”之外,还应加上“抽肥补瘦”这一原则。随后,南阳会议根据简祥明的汇报和闽西特委意见,作出了《富农问题》和《流氓问题》两个决议案。

同年7月,简祥明在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闽西特委常委兼秘书长。同月,他又兼任闽西苏维埃政府执委兼秘书长,同时还参加闽西工农群众组织的筹建工作,被选为闽西工农群众主席团成员。10月,中共中央指示成立闽西革命委员会,他与张鼎丞等15人被选为委员。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南方局致电福建省委,要求立即派员秘密输送经费至香港。省委经与闽西特委研究,决定派遣简祥明担当这项任务,并由简祥明自己选定可靠的助手共同赴港。于是,简祥明携带黄金120两,由闽西特委团委干部简波成(原太平区共青团书记)陪同,经永定交通站负责人护送至大埔县青溪,经水路顺流而下直达潮、汕,再经地下党护送至香港。简祥明、简波成到达香港后,留在香港从事地下工作。

1934年,简祥明、简波成同时在香港被捕。敌人严刑拷打,软硬兼施,都未能使他们屈服。1934年8月下旬的一天黑夜,敌人秘密将他们处死并毁尸灭迹。后《广州日报》披露了这一消息。简祥明、简波成烈士的家属及闽西苏维埃政府负责人张鼎丞等同志闻讯派人至香港多方寻找,一直找不到烈士的遗骸。尽管烈士的忠魂永远留在了香港的大地上,但在烈士的家乡和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烈士的事迹被后人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