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龙,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乡一个长工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7岁帮人放牛,打短工,读书不久便辍学。1925年他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带领下,开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为党组织传递情报,四处张贴革命标语,成为农村革命斗争中的活跃少年。1926年春,他率除暴小组夜袭恶霸范克清、徐荣阶,趁黑夜摸进恶霸所住的大院,用柴刀砍死了这两个作恶多端的家伙。消息传开后,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土豪劣绅则心惊胆战,坐卧不安。
1928年1月,李化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共华容县委决定组织年关暴动,他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秘密暴动队中队长。年关前的一天傍晚,他获悉砖桥团防局庶务、东乡恶霸李斗南逃匿在自己的叔父李鸿钧家里时,便前去查问,李鸿钧矢口否认。李化龙强行搜查,也没有查到。于是,他和朱海清随即退出,机警地藏在李鸿钧宅旁的草垛柴堆里,以观动静。李鸿钧见他们走后,便紧闭门窗,将藏在棺材里的李斗南请出来,设酒款待,然后悄悄送走。这件事使李化龙非常气愤,认为叔父已沦为人民的敌人,不除去对革命不利。第二天晚上,他带领暴动队来到李鸿钧家里,历数叔父的罪恶,并立即处决。这一大义灭亲之举,使暴动队员受到深刻的教育,大大增强了他们除恶务尽的决心。
1928年3月,石首县调关团防局的局长陈家典,经常带领团丁到华容桃花山地区捕人,残害群众。为了打击陈家典的气焰,李化龙先率领暴动队来到桃花山,了解陈家典的暴行,然后制定惩处的办法。他同队长朱祖光带领10多名队员来到调关,肩挑柴担,混进团防局探听虚实。第二天黎明时分,他先摸进团防局的厨房,并找到陈家典的住室,然后挥手指挥队员们分别向团丁的宿舍扑去,而他自己则闯进陈家典的卧室,用手枪顶住陈家典的胸膛。陈家典为了活命,连忙跪地求饶,并交出28支崭新的步枪。当队员们扛着新枪踏上归途时,他们一面走,一面你一句我一句,编成了一首快板,边走边唱,鼓舞士气:
新枪廿八杆,
换了新老板。
要问多少钱,
柴禾两大担。
路子有搞头,
下回再来干!
随着对敌斗争的开展,李化龙的威名也迅即传播开来。他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每有行动,常常获得成功。1928年5月的一天傍晚,他带领几名队员来到砖桥侦察敌情,他独自一人翻过砖桥团防局围墙,潜入局长寝室,先将副局长除掉,然后打开大门,接应四名队员进入团防局,活捉团丁12名,缴枪八支。接着,他又用“麻雀战”的办法。在华容、江陵、石首一带多次打击敌人。使得一些团防听说“双枪”李化龙来了,都吓得魂飞魄散,龟缩一团。
中共华容县委组建游击大队时,李化龙被任命为游击队中队长。不久,当华容游击队在碧元庙整编为工农革命军时,他被任命为第一师第三支队支队长。他率第三支队攻取了插旗团防局,缴枪八支。10月初,当华容桃花山革命根据地遭到国民党军队5000余人的“清剿”时,中共华容县委即撤至江北,并决定将这支革命军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李化龙又被调到江北的监利河港,以教书为掩护,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他还带队袭进河港团防局;缴枪俘人,使共产党队伍来了的消息,很快传遍江北各地,威震四方。
李化龙去江陵县沙岗出席了鄂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后,被留在鄂西游击大队。1929年4月,他应中共华容县委之请,率游击队至华容,到敌人最猖獗的李家垸一带活动,吓得塔市驿团防局长陈炳甲十多天不敢离开塔市驿镇一步,并在团防局前后加派了岗哨。李化龙对敌人狠,但对队员和群众却非常爱护。他每到一处,都要询问群众疾苦。帮助群众尽可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他处处爱护队员,有时替掉队队员扛枪;给有伤病的队员送药送饭;并经常同队员一起谈心。因此,大家都十分爱戴他,要求参军参战的人越来越多。仅三个多月时间,江陵游击队就扩建为江陵游击纵队。他也被任命为纵队长。
江陵游击纵队成立后,1929年9月初,在李化龙的指挥下,打了一个最漂亮的伏击战。监利县的团防局长刘炳恒,带领团防队到毗邻的江陵县北区“清剿”,李化龙得知后连夜率领游击纵队赶到余家铺附近埋伏下来。等监利团防队进入埋伏圈,他双枪一举,先击毙两名为首的敌人。顿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游击纵队从三面向敌人冲去。此战役打死打伤团防队60多人,缴枪40余支。9月中,李化龙率游击纵队攻打沙岗团防局,不料在河岗中了几个团防局的埋伏,伤亡较大。为了掩护纵队迅速撤离,他命令副队长带队后撤,而自己一人手执双枪,阻击敌人。他弹不虚发,一连击毙了30多名敌人,当游击纵队顺利撤退后,他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李化龙虽然战死沙场,但是威名仍然在湘鄂边区传扬,敌人听到“李化龙”三个字,还是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