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广孚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2-18 09:18

兰广孚,辈名泽情,乳名春狗子,1902年出生于江西南康县东山乡坪岭村兰田上的一个农民家庭。他16岁入陈赞贤创办的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深受新思想、新文化和爱国主义的影响。

1921年春,兰广孚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是当时全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开展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学校之一。他在学校阅读了《新青年》、《向导》、《先驱》等进步书刊,并和朱由铿积极投身赵醒侬所领导的革命活动。1922年暑假,他和朱由铿等组织“南康旅省学生暑期回县宣传队”,在县城、潭口、唐江等圩镇张贴革命标语,演出文艺节目,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使南康的反帝爱国运动深入人心。1924年,兰文孚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参加了陈赞贤组织的补习班,阅读进步书刊,探求革命道路。

1925年10月,受党组织的委派,兰广孚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并在学校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兰广孚从黄埔军校毕业回到南康,积极协助陈赞贤组建中共南康支部。从此,他与朱由铿、廖贵潭等团结战斗,先后在南康的潭口、东山、龙回、凤岗、镜惧等地建立党的组织,并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28年2月16日,中共赣南特委和中共南康临时县委领导了赣南最早的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了潭口工农革命委员会,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一次勇敢实践。中共南康临时县委军事委员兰广孚以非凡的勇气指挥了这场战斗,为赣南人民革命斗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8年初,中共赣西南特委派丛允中到南康,向临时县委传达关于组织赣南各县武装暴动的计划,并指示临时县委要立即在潭口组织武装暴动。

潭口地处赣粤交通要道,是赣州通往广东及赣西南各县的必经之路,处于国民党反动派赣州、南康两大营垒之间,距离国民党在赣南的反动大本营赣州仅有20公里,赣州城驻有国民党军刘士毅师两个团。潭口距南康县城仅15公里,县城也驻有反动地方武装,且地势开阔,既无险可据,也不利于退却和隐蔽。当时,潭口虽然党的基础和群众基础比较好,但有组织的群众只有五六百人,仅有四支步枪、一支短枪和少量子弹。敌我力量悬殊极大。临时县委的同志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向特委代表丛允中分析了上述形势,建议特委重新考虑立即举行暴动的决定。但特委代表执意坚持立即暴动。于是,临时县委只好通过在潭口举行暴动的决议,并成立了由兰广孚、罗贵波等七名同志组成的潭口工农武装暴动委员会,任命兰广孚为总指挥。

面对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客观情况,兰广孚、罗贵波等同志对潭口暴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首先,确定武装暴动的总目标是解除潭口靖卫团武装。其次是组织一支工农武装队伍;其三,把暴动计划传达到全县各个党组织,并调集各地党的领导干部和部分秘密农协会员参加暴动。他们还具体制定了作战计划:兵分三路,两路分别从马房岽、下街向潭口真君庙正面攻击,一路埋伏在真君庙后截击,农协会员在外围呼应。

2月16日深夜,兰广孚、罗贵波等率领100多人的武装队伍,向驻真君庙的敌军发动猛烈攻击。喊杀声、土枪、土炮声划破长空。经过激烈战斗,击毙警察和靖卫团员数人,缴获步枪12支。工农武装占领了潭口圩,鲜艳的镰刀、铁锤红旗飘扬在潭口真君庙广场的上空。

潭口暴动消息,传到南康县城。国民党南康县政府惊慌失措,一面责令公安局长立即率领警察前往镇压,一面电请赣州国民党驻军派兵“进剿”。17日下午正当潭口工农革命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之际,前来镇压的赣州国民党驻军一个营赶到,包围了潭口圩。兰广孚、罗贵波、廖贵潭等指挥暴动武装掩护群众分散转移,随后他们也突围转移到县境上元、温田等地。当晚,兰广孚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所有暴动队员迅速分散,隐蔽活动,以保存革命力量,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

潭口暴动失利后,敌人加紧对兰广孚等人的缉捕。兰广孚、罗贵波等辗转于南康、赣县及广东,到江西大余西华山、荡坪、半边山等矿区,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他们秘密发展了一些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在大余省立13中学建立了秘密交通站;领导工人袭击了钨矿局的矿警。由于敌人对他们严加追捕,兰广孚、罗贵波、廖贵潭等和赣县的朱如红等同志会合。此时,赣南特委已被敌人破坏。他们决定前往井冈山参加中央红军。行至途中,他们被“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敌军所阻,改往南昌寻找中共江西省委。由于当时南昌党的机关被破坏,他们便辗转江苏、山东等地寻找党的组织。

1928年7月,兰广孚由山东返回赣南,回乡后,又到大余半边山继续坚持地下革命活动。

1929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安远的茶梓圩、信丰新田的赤卫队、游击队合编工农红军第十九纵队,兰广孚任纵队长。由于地主豪绅靖卫团和驻赣军刘士毅部的一个连的突然袭击,兰广孚率领部队与劲敌发生遭遇战,在茶梓圩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7岁。

兰广孚一生虽然短暂,但其对革命的忠诚却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