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兴文县
“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烈士纪念碑”

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纪念馆坐落在兴文县古宋镇白塔山,由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整个纪念馆占地2400平方米,陈列着200余幅珍贵的革命斗争历史图片和部分资料。
纪念碑的整体形状为杜鹃形,碑高约27米,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兼游击纵队司令刘复初题写碑序;新制作了“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历史雕塑,能接待瞻仰群众、学生开展扫墓等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兴文县是革命老区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点之一,也是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的策源地和转战地。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南扎西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成立“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特委率领纵队于2月底转战到兴文与宋兴特支领导的红军南六游击队合编,1935年7月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抗击三省敌军的多次会剿,纵队最多时人数达到2000余人,最少时仅有数百人。纵队的顽强战斗,有力牵制了敌军对中央红军的围追堵截,掩护中央红军及红二、六军团北上,沉重打击了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的反动统治。该游击纵队在兴文境内及川滇黔结合部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游击武装斗争遍及兴文县15个乡镇,斗争中牺牲群众和游击队员约900人。1937年春,终因敌众我寡,加之叛徒出卖,纵队主体以失败告终,其所属川南游击支队继续战斗至1947年。1935年3月至1947年秋,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及川南游击支队在兴文活动近15年,全县参加游击队人数前后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