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麟:一腔热血向光明的抗联将领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李行知2014-01-16 14:53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转入了全面抗日。日本侵略者更加疯狂地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反复“讨伐”抗日联军,搞“匪民分离”,制造无人区,不断“蚕食”游击区,企图将北满抗联聚歼于松花江下游地区。

为了粉碎敌人“各个击破”的阴谋,抗日联军主力于1938年冬突破了敌人包围,开始向黑嫩平原东北部、小兴安岭西麓的海伦西征。李兆麟以北满临时省委代表、联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身份,负责协调松花江下游各抗联部队之间关系,统一指挥联合作战。

在西征途中,李兆麟及其将士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行军中,李兆麟和战士们的手、脚都冻裂了,胡须和眉毛上挂着厚厚的冰霜。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所带的干粮吃完了,每日里从倒木上找一些干蘑菇吃,有时将皮带剁成小碎块煮了吃下去。一次,他们在第二批西征部队的宿营地找到一些已经发霉的马皮,大家用火烧烤后切碎,当干粮弃饥。马皮放到嘴里难嚼难咽,李兆麟鼓励战士们说:“同志们,为了抗日,我们必须保住生命。”他一边说,一边和大家一同吃掉了烂马皮。有时,他虽然也饿得全身无力,但他还乐观地给战士讲殷代伯夷、叔齐二人宁肯饿死首阳山也不食周粟的故事,鼓励大家战胜困难,去夺取胜利。

夜晚,部队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森林里露营,大家围着烤火,有的劳累过度,烤着烤着便睡着了,一头扎到火堆里。当战友们急忙把这名战士救出来时,他已经牺牲了。此后,每当宿营时,李兆麟总是提醒大家不要离火堆太近,以免再次发生意外。当战士们都入睡以后,李兆麟却坐在篝火旁,一面加柴,一面和其他负责同志研究第二天的行动计划。

在西征的艰苦岁月里,李兆麟编写了著名的革命歌曲《露营之歌》: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

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

起来哟,果敢冲锋!

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

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

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

携手吧!共赴国难,

振长缨,缚强弩,山河变,

万里息烽烟。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

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

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

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

奋斗呀!重任在肩,

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

黑暗一扫完。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

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

伟志兮,何能消减!

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

夺回我河山。

1938年12月底,部队到达海伦县境内,在白马石后方基地与先头部队会师。西征的胜利,保存了北满抗联的一部分主力部队,为后来在广阔的黑嫩平原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