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原名王隆恩,1908年1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三跃乡翁家塘一书香之家。父亲王声甫是一位乡村塾师。王龙自幼随父攻读古文,勤奋好学,天资聪慧,才思敏捷,所作诗文立论新颖,文笔流畅,深得师长赞许。1928年,他在一所私塾任教。
青年时代的王龙,为人正直。1934年,国民党扬中县三区区长鄂振声假借名义搜刮民财,中饱私囊,百姓怨声载道。血气方刚的王龙出于义愤,向县长告了鄂振声一状。鄂恼羞成怒,诬告王龙为1933年扬中农民暴动首犯之一。王龙遭到县政府的通缉,避难至靖江县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龙从靖江回到家乡。不久,上海镇江、南京相继失陷。1938年2月,日军开始骚扰扬中,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溃散,汉奸建立起伪维持会。王龙目睹国民党派至扬中的贾长富团,不积极抗日,反与伪军及当地土匪串成一气,鱼肉乡民,于是不顾个人安危,相约了几位有志青年准备前往江南与新四军部队联系,要求出兵扬中,为民除害。后因坏人告密,未能成行,王龙却因此被捕入狱,后经人多方营救获释。
1939年4月,王龙奔赴溧阳参加新四军一支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新四军里,王龙先后担任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官处招待科副科长,新兵站站长等职,经常为运送枪弹物资和入伍战士往返于大江南北。
1940年秋天,王龙调回扬中,任县抗敌委员会主任;同年12月,任扬中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龙在扬中工作期间,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依靠群众,粉碎了日伪陆续进行的几次大“扫荡”,从而巩固和发展了扬中的抗日民主政权。王龙在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十分关心人民生活。他走家串户,同农民促膝谈心,给他们讲团结组织起来,一致抗日的道理。当他了解到普济乡长年农业歉收,农民生活困苦,就亲自深入调查,倾听群众意见,决定发动和组织群众兴修水利,从封头坝开一条新河,引长江水灌溉普济乡农田。他一面组织群众开河,一面领导群众同下乡骚扰破坏的敌人作斗争,终于使新河在插秧前竣工。当年普济乡因开凿新河获得了农业大丰收。当地群众赞不绝口,为了表达对抗日民主政府的感激之情,送了一块“为民造福”的横匾。
1941年秋天,王龙调任中共京沪路北特委敌伪军工作委员会主任,后相继担任丹北中心县委书记、苏中五地委敌工部长。他坚决执行党的有关政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利用敌伪顽军相互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警告他们不要危害人民、破坏抗日,尽力做一些有益于抗日的事。不少伪顽人员在他的教育下,有的起义,有的为抗日民主政府送情报,帮助营救被捕人员。对于顽固不化与人民为敌的汉奸,王龙则坚决予以打击、镇压;同时派遣一些意志坚定的抗日人员打入敌伪特机关,搜集敌方情报。
1942年,丹徒县黄墟镇驻有一伪军连,王龙亲赴黄墟找其连长罗云高,要他不要为日军卖命。从此,罗云高在共产党领导下掩护抗日活动,并于1944年起义。扬中县伪警察中队长崔振华,依仗自己手下有百余人枪,鱼肉百姓。王龙先派人警告他,后又亲自登门,指出他是本地人,要为自己留点后路,不要欺负百姓,应为抗日做点事。崔表面上应承,愿意为抗日效力,转眼就投靠伪第十九师,变本加厉地反共反人民,王龙立即派人将其镇压。
扬中县伪警察大队长季广根是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作恶多端的汉奸,王龙与扬中县委研究决定用“反间计”,利用敌人之手,除掉这个汉奸。他先指使打入伪警察大队担任秘书的韩国良盗出几张盖有伪警察大队印章的空白信笺,然后利用这些信笺伪造出季广根与新四军的来往信件,其内容有季广根与抗日民主政府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季带部队反正后,新四军允诺季为团长职务的内容。而后他又借机将这些信件转至日军和伪县长之手,使季广根以私通新四军的罪名,被日伪斩首示众。
1944年,日伪在“清乡”中失败后,加强重要集镇的伪化工作,丹徒县姚桥镇既设有伪区政府,又设汪伪特工组。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勾结伪军政人员进行反共,派特派员到姚桥活动。王龙通过打入敌特机关的翟嫦文、许瑞林等人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击毙了伪区长张克刚和汪伪特工组长蒋启文,驱走国民党顽固派的特派员。
1945年5月,中共苏中五地委城工部长的交通员姚怀宝叛变投敌,偷了城工部两支手枪,准备投靠汪伪94号特工站。王龙知此消息后十分焦急。因为交通员是熟悉地委活动地点的人物,对隐蔽在敌占区的地下工作人员也知之甚多,投敌后必使抗日工作蒙受损失,并影响镇江城里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为迅速处理此事,王龙不顾个人生命安全,亲赴镇江城里,找到打入敌人内部担任日军宪兵队侦缉队长的鲍海珊,要他立即帮助镇江城里的地下工作者搜捕姚怀宝。当他得知叛徒已在半小时以前抓获时,才放心离去。
长期的工作劳累和艰苦的斗争生活,王龙患了严重的肺病和胃病。疾病无情地折磨着他,有时大口大口地吐血,但他心里仍牵挂着党的工作,坚持战斗。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时,王龙被任命为镇江市市长。他更加忘我地四处奔走,开展工作,为解放镇江城日夜奔波。1945年9月7日晨,驻镇江伪军发生内讧,有一个排伪军携枪出城,经丹徒镇渡长江往和尚洲投诚新四军。王龙闻讯即从谏壁王家花园出发,于上午10时赶到丹徒江边,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刺刀,王龙毫无惧色,痛骂无耻的敌人,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牺牲在丹徒镇江边的芦滩上。
噩耗传来,人民无不悲痛。9月14日,苏中五分区党政军民4000余人参加追悼会,隆重公祭王龙,痛悼镇江人民的好市长!
镇江人民为了纪念王龙,将他殉难处附近的小桥,命名为“王龙桥”。1986年,镇江市人民政府又在“王龙桥”附近建了“王龙亭”,树碑刻石,以兹永久纪念。
(陈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