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兴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4-01-03 11:28

汪林兴,1908年出生于福建省崇安县岩后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少时,他曾到私塾读过几天书。不久,父母又让他跟一个老中医学医,3个寒暑过后,他掌握了一套治病的本领。

1926年10月,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的崇安进步青年徐履峻回到家乡,创办平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国民革命。汪林兴受其影响,认识到医术医治不了中国农民的真正疾苦,决心投身到国民革命的激流中去。

1928年初,中共崇安县委根据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决定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把工作重心由县城转入乡村。这时,已独立行医的汪林兴毅然回村参加了农会。由于他识字懂文化,所以很快就成了岩后村农会的农运积极分子。1929年,第二次上梅武装暴动成功后,岩后村正式成立了村苏维埃政府,汪林兴被选为政府主席。同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此前后,上梅武装暴动的影响已波及闽北各县,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农民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共崇安县委决定率领农民武装,展开游击战争,创立游击根据地。当时,上梅区是中共崇安县委机关驻地,汪林兴在这里走村串户,宣传和组织群众,一心扑在创建崇安革命根据地的事业上。1930年初,他调任中共白水区区委书记。白水一带村庄分散,但他不辞辛劳,深入群众,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宣传动员工作。3月,他在白水区率先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后来闽北革命根据地全面施行土地革命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1930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反革命“围剿”的同时,也大举进攻崇安苏区。汪林兴和同志们一起转入大山之中打游击。翌年4月,方志敏、周建屏率领红军第十军3000余人挺进闽北,粉碎了敌人对崇安苏区的“围剿”。6月15日,闽北红军独立团第一次解放了崇安县城,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闽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此前后,汪林兴担任了中共崇安县委书记。1932年9月,红10军第二次入闽北,在闽北红军独立团的配合下,消灭了大批敌人,开辟了大片新苏区。至此,崇安全境只剩下靠近浦城西部边界的几个村庄尚未解放。这以后,在闽北苏区首府崇安任县委书记的汪林兴,开始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崇安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上。经过汪林兴和同志们的努力,1933年,全县粮食比常年增产三成;兵工厂、农具厂、造纸厂等10多个小型工厂相继建成投产;普遍开征土地税,使之成为苏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此外,崇安苏区还设立对外贸易处,输出茶叶、笋干、纸张、粮食、木材,输入食盐、布匹、药品等。文化教育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各乡村都办起了小学,大乡还组织了业余剧团。汪林兴为发展崇安苏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国民党反动派集中了新编第十一师、第五十六师、独立第四十五旅、第二十一师、第十二师、第七十九师和江西、福建两省的保安部队共10万之众,重新开始了对闽北苏区的猖狂进攻。敌人北起铅山、上饶、南自崇安、建阳,东起广丰、浦城,西自邵武、光泽,将闽北苏区包围起来,并采取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战术,不断缩小包围圈,形势相当严峻。1935年1月,闽北党组织和红军被迫撤往崇山峻岭,开展游击战争。汪林兴时任中共建阳县委书记兼县独立营政委,他率部辗转战斗,先后在大安、曹墩附近的高山地带和白塔山、程墩、毛岭等险峻山地隐蔽。他和同志们一起,常常只能在夜间隐蔽地用脸盆、杯子煮野菜充饥,过着极端艰难的游击战争生活。

1935年,是闽北三年游击战争最艰难的年头,在国民党10万兵力的“清剿”下,党组织和红军不得不转入深山老林。正在这时,汪林兴的孩子出生在游击队的营地。他和妻子想把孩子寄养到群众家里,但这时游击队转战区域荒无人烟,敌人天天来搜山,游击队天天要转移,汪林兴担心敌人会因孩子的啼哭声跟踪而来,那将给革命造成多大的损失!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不久就寄养到群众家中,但不到一岁就因病救治不及时而夭亡,第二个孩子也没有能活下来;这是他和妻子的第三个孩子,是他们心头的肉啊!但是,为了革命利益,汪林兴还是强忍着剜心的痛苦,和妻子一道用衣布裹了孩子,轻轻地放在了山涧旁……

1936年4月,中共闽赣省委成立。省委下辖4个分区委,第一分区委领导崇安、广浦、建阳、上铅等4个县委,汪林兴任第一分区委书记兼崇安县委书记。

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围剿”闽北红军游击队的国民党正规部队相继撤离,闽北斗争环境有所好转。10月间,为了促进闽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汪林兴以闽北第一分区军政委员会主席和崇安县委书记的名义致信国民党崇安县长,提出合作抗日的谈判建议。但国民党顽固派不仅干扰破坏谈判,而且向红军游击队大举进犯。汪林兴被迫率部反击,攻打崇安北乡,狠狠教训了坚持反共的顽固派,使国民党崇安地方当局陷入了窘境,不得不接受了汪林兴提出的谈判条件。谈判达成协议后,闽北党组织利用这个时机大力扩充部分,壮大武装力量,在短短的3个月里,闽北红军游击队由300多人扩大到1000余人。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开始改编为新四军,准备北上抗日,闽北红军游击队1200多人由崇安长涧源开抵江西铅山石塘,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汪林兴任第三支队副官。部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后,新四军第三支队留守处在崇安坑口成立,汪林兴以新四军三支队留守处副主任的身份回到了崇安,同国民党顽固派地方当局的反共“磨擦”行为作了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他领导人民群众普遍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许多乡村组织了工人、农民、青年和妇女等抗日救国会,并经常把抗战前线的战况告诉群众,公开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事迹,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闽北重新成立,汪林兴任省委民运部长。翌年7月,在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汪林兴又被选为省委委员,兼中共闽北特委书记。

1941年2月,国民党顽固派成立“闽浙赣边区剿匪指挥部”,重点进攻崇安和建(瓯)松(溪)政(和)根据地。从此,闽北游击根据地的斗争环境更加险恶。但汪林兴和同志们仍然满怀革命必胜的信心,顽强地活跃在闽北的崇山峻岭之中。1944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派遣大批特务到闽北对闽北党组织和游击队进行渗透和破坏,连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也到闽北督战。国民党顽固派以军事、政治、特务三管齐下的手段,猖狂进攻游击根据地。这时,中共闽北特委只剩下汪林兴、王文波等领导人,游击队也只有30多人。汪林兴等同志带领游击队从江西资溪经光泽来到邵武,经过几次战斗,由邵武撤回到崇发,转移到崇安与铅山交界的大山中隐蔽。但因为粮食缺乏,难以坚持,汪林兴决定亲自下山筹粮。8月间的一个夜晚,汪林兴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悄悄摸进附近的一个村庄,不料遭到顽固派武装的伏击,汪林兴胸口中弹,当即壮烈牺牲。

全国解放后,闽北人民将汪林兴烈士的骨灰安葬在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内,供后人瞻仰、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