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

来源:中华英烈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2-31 17:13

戴安澜,字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1904年11月21日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父亲戴礼明以农为业。戴安澜在兄妹6人中排行第三。7岁破蒙,1922年9月考入在南京的安徽公学高中部一年级读书,次年秋辍学回家乡当塾师。

1924年初,戴安澜应时任广东粤军第四师团长、远房叔祖父戴端甫的函召,南下广州,报考黄埔军校。3月,戴安澜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的考试,虽成绩优良,但因身体瘦弱而未被录取。于是他径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当了二等兵。这时,他立志救国,力挽狂澜于既倒,易名为“安澜”。同时,自号“海鸥”,决心像海鸥那样,搏风击雨,翱翔长空。是年底,参加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接受术科训练。1925年7月,由入伍生队升入学生队,正式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被编在步兵队学习。1926年1月毕业,分配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排长。

1928年,戴安澜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连长。后升任营长、团副、团长。1932年奉命参加了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戴安澜对这种同室操戈的行为,一直引以为憾。次年春,调任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第一四五团团长,移驻北平。

1933年3月,戴安澜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冒着日军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在通讯联络中断,全线战事日渐恶化的情况下,激战3昼夜,连续多次击退日军进攻,造成日军重大伤亡。戴安澜荣获五等云麾勋章一枚。

1937年8月18日,戴安澜升任第十三军第七十三旅旅长,奉命守备保定西部满城漕河南岸。9月19日,日机从早到晚十多次轰炸保定地区。21日,日军逐渐接近第七十三旅漕河阵地,七十三旅顽强抵抗,英勇杀敌,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利。保定、石家庄相继失陷后,日军又以两个师团及一个旅团的兵力沿平汉线南下,直犯冀南的漳河。10月18日,戴安澜率领第七十三旅官兵日夜兼程120余里,赶赴参加抗击日军的漳河战斗。激战数日,伤亡甚重。10月22日,戴旅奉命撤出阵地。11月5日,在河北省磁县彭城镇,他领取了五个月的奖金1500元,慷慨捐赠1000元给国家,为国分忧解难,受到师长的赞扬。在他的带动下,全师长官捐款约两万元。

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安澜率第七十三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迫使台儿庄之敌后撤,功绩卓著,荣获华胄劳誉奖章(一说宝鼎勋章)一枚。5月,擢升第八十九师副师长,兼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部干训班教育长,主持举办第三十一集团军干部训练班,培养训练军官。8月,戴安澜奉命率部南下,投入保卫武汉的外围战,阻滞日军于瑞昌至阳新一带,迫使敌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1939年1月,戴安澜升任第五军第二○○师师长。第二○○师是装甲兵师,装备精良,官兵训练有素。5月,戴安澜率第二○○师参加随(县)刺(阳)之战。9月,又率第二○○师参加长沙保卫战,将敌军击退。11月23日,他奉命率第二○○师参加昆仑关之战。25日,第二○○师第六○○团在南宁城郊二塘与日军遭遇,血战周余,敌人进占昆仑关。12月17日,戴安澜指挥第二○○师第五九九团在战车掩护下,夺回了昆仑关。19日,敌人又将昆仑关占领。接着,戴安澜率部同日军争夺,又夺回了昆仑关。在这次战斗中,戴部击毙了日军前线指挥官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25日,昆仑关得而复失。第二○○师在激烈争夺中伤亡很大。31日,戴安澜指挥第二○○师和荣誉第一师第三团第三次收复昆仑关。1940年1月,在坚守昆仑关的战斗中,戴安澜率部确保了四一二高地,毙敌百余人,毁敌坦克两辆、炮4门,缴获枪械百余支。1月11日,戴安澜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转赴柳州治疗。蒋介石、白崇禧等纷纷派人前去慰问。戴安澜在昆仑关大战中的功绩深得国民政府的赞赏,颁授他四等宝鼎勋章(一说青天白日奖章)一枚。何应钦赞扬他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2月11日,伤愈回到部队。4月1日,戴安澜率第二○○师去湖南祁阳整训。1941年春夏,他率第二○○师驻贵州安顺、曲靖一带补充训练,蓄锐待命,其练兵成绩被评为国民党军队全国第一。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迅速占领了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各国后,积极准备占领缅甸,以保障其进攻南洋军队右翼之安全,切断滇缅公路这条我国惟一的国际通道。

12月16日,驻守昆明的第二○○师奉命开赴缅甸,协同英军作战。17日,在云南保山附近,接到“暂时毋庸入缅”的命令,停止前进,在板桥整训待命。

12月下旬,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中国方面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组成滇缅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2日,派罗卓英为司令长官。

1942年初,根据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以蒋介石为统帅,组成中国战区,组织抵抗日军对中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家的侵略。应中国政府的请求,美国政府派史迪威中将担任中国战区最高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蒋介石命令中国远征军部队统归史迪威指挥。

3月1日,赴缅英国盟军电话通知戴安澜,要他速赴缅甸腊戍,接受蒋介石召见。2日,戴安澜急速赶到腊戍,蒋介石命令他当日开一个团到腊戍,接着把其余部队开到平满纳、东瓜,占领阵地。3日,蒋介石一天内三次召见戴安澜,对第二○○师孤军深入尤为关心,问戴安澜是否可以坚守东瓜。戴安澜坚定地回答:“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海外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东瓜是从缅甸首都仰光向北到全国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铁路线上的重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6日,戴安澜率第二○○师到达东瓜,与英军第一师师长斯高特会晤,共商防务交接事宜。

东瓜以南30多公里处有一条皮尤河。3月11日,戴安澜派第五军摩托化骑兵团和第二○○师五九八团步兵一连到皮尤河担任警戒任务。19日,日军进到皮尤河南岸,双方展开前哨战,日军遭受重创。20日,日军以步兵和骑兵联合组成约五六百人的先头部队,外加4门山炮,向第二○○师前沿阵地发动攻击。第二天增配山炮两门继续轰击,同时,敌机还轮番轰炸东瓜城。22日拂晓,日军一一二、一四三两个联队,配置12门大炮,用战车、装甲车作掩护,向第二○○师前沿警戒阵地猛扑,并用20多架飞机连续投弹轰炸。第二○○师官兵不顾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以步兵和骑兵互相配合,给敌人以重创。战斗中,当敌人骑兵绕道突然袭击指挥所的时候,双方相距只有50米,戴师长和所有参谋人员都拔出手枪,英勇地参加了战斗,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到23日黄昏,共击毁敌人战车、装甲车各两辆,击毙敌人300多人,第二○○师也伤亡140多人,坚守了阵地。

24日黄昏,日军利用缅奸带路,派出1000多步兵、一中队骑兵,附火炮两门,偷袭并占领了城北的克岩冈飞机场,同时切断了交通线,包围了东瓜。戴安澜誓与东瓜共存亡,召集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预立遗嘱,指定代理人。然后,调整部署,放弃各前沿阵地,集结全部兵力保卫东瓜。25日晚,敌人联合步兵、炮兵和空军,共约一个师团的兵力对退守东瓜的第二○○师实行了南、西、北三面包围。第二○○师官兵利用阵地工事与敌人顽强抗争,大量杀伤敌人。26日,敌人又增派了一四四联队,重兵围攻东瓜。争夺激烈,双方伤亡都比较大。27日,因为双方已成短兵相接之势,敌人炮火无法施展威力,第二○○师官兵沉着固守,终使敌人败退。28日,日军悍然施放糜烂性毒气。第二○○师官兵虽有少数人中毒,但依然英勇战斗。晚上,敌人派一些士兵伪装成英缅军人及缅甸土人,驱赶着牛羊,暗带枪械弹药,妄图混入东瓜城内,里应外合,消灭第二○○师。但是这伙人的伪装迅速被第二○○师官兵识破,并一网打尽,计虏获迫击炮7门、步枪100多支,机枪6挺,还有很多防毒面具。

戴安澜率部队坚守东瓜12天,援军仍未到,补给中断,情况十分危急。为了保存这支光荣的部队,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经报告蒋介石同意后,命令第二○○师撤退。在保卫东瓜的战斗中,戴安澜亲自指挥第二○○师在没有空军协同作战的情况下,同4倍于己、配备步兵特种兵和空军的日军第五十五师团苦战了12天,不但掩护了英军第一师的安全撤退,而且争取了时间,歼敌5000余人,实现了战役的胜利,在中国军队远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3月29日,蒋介石驰发“寅艳奖电”,嘉许戴安澜挥师保卫东瓜的战绩。4月6日,蒋介石在梅谋召见戴安澜,询问东瓜战役经过。7日,蒋介石召开中英双方高级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由戴安澜报告东瓜战役的情况,英军将领异口同声啧啧称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分析各次战役的成败,认定进攻东瓜的战斗是“最艰难的战斗之一”,是旅顺攻城以来未有之苦战。

4月19日,史迪威和罗卓英根据英方情报,说在克遥克柏当发现3000多敌人,命令第二○○师火速开往那里,向敌人发动进攻。杜聿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判断英方的情况没有根据,史迪威、罗卓英仍一意孤行,定要杜聿明派第二○○师西去,否则以抗命论处。杜聿明无奈地接受了命令。戴安澜率第二○○师急驰克遥克柏当,果然没有发现敌人,才知上了英国人的当。而此时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乘虚北进、形成对远征军的大包围。戴安澜又率部日夜兼程赶往棠吉,经过3天的艰苦行军,4月24日抵达棠吉城郊,敌人已于前一天进占了棠吉。25日拂晓,戴部第六○○团沿公路向棠吉攻击前进,第五九九团从侧面高地包围棠吉的侧背。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争夺,下午4时,第五九九团一营已占领棠吉到雷列姆的公路,二营、三营已占领棠吉四周的高地,完全控制了棠吉城。第六○○团攻进城内,与敌巷战,无比英勇。在远征军装甲部队火力掩护下,黄昏时克复了棠吉,第五九八团对城内残敌进行了清扫;到深夜,在棠吉东南隘路凭险据守在建筑物内的敌人也被肃清。在克复棠吉的战斗中,戴安澜亲临前线,同官兵们一道进行血战,他的随身副官孔德宏负伤,卫士樊国祥等牺牲,他本人经常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克复棠吉后,蒋介石对第二○○师颁发奖金100万元进行犒赏。罗卓英司令长官也颁发奖金50万元。史迪威将军赞誉说:“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之声威者殆以戴安澜将军为第一人。”第二○○师攻占棠吉以后,罗卓英却连下四道命令,要杜聿明集中兵力,准备所谓“曼德勒会战”。杜聿明迫于命令,只得令第二○○师转移,自动放弃棠吉。敌人第五十六师团经雷列姆大胆向北攻击,28日占领腊戍。29日,当敌人一部分兵力附战车由腊戍西南的细包向曼德勒扑去的时候,敌人已完成对远征军的战略包围,罗卓英惊慌失措。30日,他急令驻曼德勒的中国远征军各部队向伊洛瓦底江西岸退却,并进而往北,向八莫、密支那撤退。从此,中国远征军陷入了被动。戴安澜和他的部队不得不忍辱负重,艰难举步,向北方撤退,再撤退。

腊戍被日军占领以后,日军猖狂进逼,局势急转直下。5月4日史迪威退入印度。5日,罗卓英也弃军撤入印度。中英美联军解体。中国远征军10万人马群龙无首,分散混乱,各自寻求自己的归宿。

第二○○师放弃棠吉之后,撤回祖国心切。北进的线路山势崎岖,森林密布,缺乏给养,敌人又设置了一道道封锁线。全师官兵每通过一道封锁线,均需与敌人展开血战;每走过一段路程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5月18日夜间,第二○○师在郎科地区通过细(包)摩(谷)公路的时候,与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敌人第五十六师团的两个大队遭遇,戴安澜亲临前线指挥,双方发生混战,全师官兵经过一夜的激战,摆脱了敌人的袭击。在这场战斗中,第二○○师伤亡惨重。第五九九、六○○两团都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第五九九团团长、副团长阵亡。战斗结束后,官兵们经多方搜索寻找,才在路旁草丛中发现师长戴安澜,他胸部、腹部各中一弹,伤势十分严重。

5月,缅甸已进入雨季,终日大雨滂沱。戴安澜由担架抬着随部队后撤。这时,部队不仅没有粮食,没有药物,甚至连药棉都没有,他的伤口溃烂,无法治疗。5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五九八团驻地,戴安澜将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年仅38岁。

戴安澜是抗战时期第一位在国外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6月17日,第二○○师到达云南腾冲,戴安澜的遗体由第五九八团护卫,回到祖国。7月14日,戴安澜灵柩运抵昆明,各界恭迎致敬。15日,1万多人举行公祭。从7月27日到8月7日,戴安澜灵柩经贵阳、柳州、桂林等地,所经各地一一举行公祭,最后运抵第五军留守处所在地、第二○○师发祥地全州,并在这里暂厝。戴将军夫人王荷馨及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守护灵旁,涕泪不止,悲不可抑。10月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16日,第五军在全州举行追悼戴安澜大会。29日,美国国会授权美国总统罗斯福颁授戴安澜懋绩勋章一座。戴安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人。12月31日,国民政府颁布命令,批准戴安澜因抗战殉职,入祀首都忠烈祠,并同时入祀省、县忠烈祠。1944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1万多人参加的国葬仪式。国共两党领袖均亲撰挽诗、挽词、挽联,哀挽戴安澜以身殉国。

毛泽东的挽诗是: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蒋介石的挽词是: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如何?

1948年1月2日,戴安澜灵柩迁抵安徽省芜湖市。5月2日,戴安澜将军卜葬于芜湖市小赭山,举行灵柩引发典礼。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10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向戴安澜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197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30周年,台湾方面印制发行了一套六方的抗日英烈纪念邮票,其中一方面值5元的邮票,票面上刊印着戴安澜将军的肖像。这方邮票发行了200万枚。

1982年5月26日,是戴安澜将军殉国40周年纪念日。根据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提议,民革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了大型座谈会《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了北京大型座谈会的消息。

(高令家)